女大不避父,後果不容忽視,有兩條「底線」,爸爸不要輕易逾越
眼瞅著女兒就到了青春期,孩子爸突然emo,覺得女兒開始「疏遠」自己。基本不會像小時候一樣,放學之後熱情地擁抱自己。
而且還再三警告,未經允許不得隨便進入她的房間。就算在家,也要先敲門再進去。
聽著孩子爸的「怨言」,我只能說一句:「你得接受她已經成長為一個大姑娘的事實。」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確實,伴隨著孩子的成長,與異性父母之間多少會有些「避嫌」,老人們也常說「女大當避父,兒大要避母」,這句話並非是封建,背後有一定的道理可言。
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討論一下關於「女大避父」這件事,也算是給老公一點安慰。
女孩要比男孩更早接受「性別」教育
研究發現,孩子到了1歲半以後,開始進入性別的萌芽期,他們開始好奇男女的身體為何不一樣,這時父母要有意識地給他們灌輸「男女有別」的性別觀念。
而到了3歲,小孩往往就已經開始有性別意識,異性父母要注意避嫌,脫衣、上廁所、洗澡的時候要開始避開,同性父母也要開始教育孩子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隱私部分,不能隨便讓異性看到。
特別是女孩,因為認知能力和心理的發育都比男孩要快一點,所以更需要灌輸性別意識。
特別是女孩,因為認知能力和心理的發育都比男孩要快一點,所以更需要灌輸性別意識。
而最迅捷的方式就是從轉變與父親的相處模式開始,從「避父」開始。如果沒有做到這一步,後果不容忽視。
女大不避父,後果不容忽視
1、破壞孩子心理正常發育軌跡
兒童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隱性性侵害」。它指的是沒有底線的親密接觸,往往容易影響孩子的判斷力以及心理的正常發育軌跡。
兒童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隱性性侵害」。它指的是沒有底線的親密接觸,往往容易影響孩子的判斷力以及心理的正常發育軌跡。
對於兒童而言,很多行為都是通過觀察和模仿而來的。他們對於親密關係的認知,也是從父母那學習到的。因此父母早期的行為舉止,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方向息息相關。
如果在她們「性別意識」萌芽的早期,父親作為一個異性,與女兒過度親密接觸,往往會阻礙她對於異性交往的正確認知,以後與異性相處時可能也會失去「邊界感」。
如果在她們「性別意識」萌芽的早期,父親作為一個異性,與女兒過度親密接觸,往往會阻礙她對於異性交往的正確認知,以後與異性相處時可能也會失去「邊界感」。
2、沒有邊界感的相處,孩子更容易受傷
接著上面來講,對於女孩來說,往往要背負更多的輿論壓力,所以在與異性相處時,如果不懂得保護好自己,其實相對來說更容易受傷。
雖然現在女性意識慢慢覺醒,社會輿論相覺以前更加寬鬆,但這個社會依舊有很多對女性不夠友好的聲音,作為女生我們平時在與異性相處時,還是儘量保持邊界感和分寸感,以免自己吃虧或者受傷。
3、讓孩子背負太重的心理壓力
其實有時候如果父親失去了分寸,孩子的心理壓力會比較重。
之前就看過一檔綜藝,裡面的一位女孩已經上高中,明明已經有了獨立的人格,明白男女相處的界限,可父親卻經常打破這條界限。
要像小時候一樣嘴對嘴親親,甚至有更過分的舉動,有時候還當著孩子同學的面,父親的「逾矩」令女孩異常痛苦,還感覺到害怕。
我們要明白:女孩到了一定的年齡,她眼中的父親,不僅僅只是父親這一個角色,更是一個成年男性,即使我們之間是血濃於水的親子關係,在相處時也該注意分寸和尺度。有分寸感的愛,才是對對方獨立人格的尊重。
看完上述內容,想必大家也知道了「女大避父」的重要性,那麼究竟該如何避,避到哪種程度呢?注意把控好以下幾條「底線」。
爸爸別輕易逾越的兩條底線
1】親密的肢體接觸
基本到了3歲以後,洗澡、換貼身衣服這些事情,就可以交給媽媽,爸爸避而遠之。平時也要灌輸給孩子,身上的一些隱私部位,不能隨便給陌生人看。
到了上小學階段,親吻、同床睡覺這些親密的舉動,也不妨儘量避開,因為這會兒孩子慢慢長大,而且到了社交穩定期,在學校也會跟異性相處。
父親在家裡做好榜樣,掌握好與女兒相處的分寸感,可以幫助孩子明白與異性相處的邊界感。如果想表示親昵,不妨用擁抱和擊掌等來代替。
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身體的第二性徵開始發育,這時候就需要避免一些貼身的肢體接觸,進入小孩房間時最好敲敲門,以免讓她尷尬。
2】太過隱私的話題
美國教育專家西爾斯說過,愛孩子需要恰如其分,表達愛也要有尺度和分寸,只有如此,愛才不會成為變態的掩飾。
美國教育專家西爾斯說過,愛孩子需要恰如其分,表達愛也要有尺度和分寸,只有如此,愛才不會成為變態的掩飾。
即使我們是孩子的父母,也要允許她們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有屬於自己的小天地,畢竟孩子也需要空間,有些隱私的話題她們可能會跟朋友傾訴,但不會跟父母開口。
所以,作為父親,要尊重女兒的想法和意願,沒必要什麼事情都刨根問底,特別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後,自我的意識比較旺盛,不要試圖去監控她的一切。
【總結】
上面所說的「女大避父」,並不是讓女兒遠離父親,只是說要掌控好兩人之間相處的界限,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與你之間建立良性、正向的關係,也有助於完善她的人格。
如果爸爸們有感覺到女兒長到一定年齡後,有些「疏遠」自己,也不要太過難受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