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張無忌,可能是金庸先生武俠小說中知名度最高、最讓人羨慕的主角之一了,他是一個性格複雜的人,有堅毅有懦弱、有果決有猶豫,有博愛有痴心,但總體說來,在一眾口不對心的江湖人士中,張無忌算得上是一個善良的人了。
按照江湖常理來判斷,善良之輩在江湖上存活的幾率很小,更不要說功成名就了。可張無忌偏偏因為性格的溫和,收到了武林中很多人的敬佩和青睞,很有些「好人有好報」的既視感。可能金庸先生就是要創作這樣一個人物,讓我們在物慾橫流的現實中為自己的良心找到個安靜的角落,在這裡,我們真的可以因為人性的閃耀獲得人間的名利,以安慰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受挫的心。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貌似走上了人生的巔峰,他是天下第一大幫派明教的教主,明教還是反抗封建朝廷的中堅力量,大江南北風頭無量;他在所謂正派江湖人士中口碑爆棚,以弱冠之齡便在江湖上出人頭地,武林泰斗張三丰也是對他恩寵有佳;還有幾位貌美如花的紅顏知己對他死心塌地,寧願放棄一切也對他痴心不改。在如上種種因緣際會下,張無忌成為了讓所有人羨慕的少年豪傑,試看金庸武俠小說諸多男主角,年少時達到他這樣高度的也不常見。
張無忌看似成功的人生背後,也有著失敗。最大的失敗便是明教大權旁落,善良之人終究無法在江湖中笑到最後,再者就是和周芷若、趙敏糾纏不清,愛情上不夠專一,而江湖最後也沒有像張無忌期許的那樣有任何改觀,依舊清濁混流。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張無忌的成功與失敗皆因性格的善良所致,以下我們就來聊一聊張無忌,以作笑談。
少年時父母雙亡的慘痛經歷並沒有使張無忌有仇必報,是他性格的優點也是缺點
單從《倚天屠龍記》開篇來看,很容易讓人混淆誰是主角。開始時我們以為張三丰是主角,畫面一轉,到了張翠山,當我們又認為張翠山是主角時,他自刎身亡,主角落到了他的兒子張無忌身上。張無忌可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人物,其後必有大作為。
張無忌的童年是不幸的,他出生在荒涼的冰火島,在惡劣的環境中長成了少年。這一段經歷,雖然他沒有見識中原的繁華和舒適,但是有父母和義父的疼愛與陪伴,也算是有愛的時光。當終於有一天,張無忌一家三口可以迴轉中原,剛剛回家凳子還沒捂熱,那些義正辭嚴的江湖正派人士便尋上門來,強詞奪理的逼問謝遜和屠龍刀的下落。幾番為難過後,張翠山為了忠義自刎在眾人面前,殷素素也殉夫身亡,張無忌瞬間成為孤兒。
當我們讀到殷素素臨死前對張無忌的一番話時,我們都會認為,張無忌定會在心中埋下仇恨的種子,將來會在江湖上掀起血雨腥風。
可張無忌的成長過程並沒有如讀者所料,他背負家仇依然天真,身遭險惡依然願意親信別人。從人性上講,這是符合最完美狀態的品格,從為人處世上說,這也是他性格上致命的缺陷。
在江湖上,家仇是必須要報的,俠之大者如郭靖也逃不開。而作者沒有讓張無忌走上復仇之路,是想要在元明交會之際,塑造出一個為了大義而不拘泥小義的人物形象。可惜的是,隨著故事情節的走向和作者對世情的剖析,張無忌始終沒有擺脫性格上的缺陷,最後於大義上功敗垂成。
張無忌執掌下的明教,表面一團和氣,實則分裂依舊
在一系列因緣際會之下,張無忌當上了明教教主。這個職務張無忌是不想做的,原因簡單,他善良單純的性格實在是應付不來複雜的教務。可是,張無忌為了明教的團結,還是做了教主。
明教有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以謝遜、楊逍等人為代表的高層不和,下層各旗壇卻極有凝聚力。這樣的組織方式,使得明教高層對下層的控制力十分有限,即便是人人都信服的張無忌做了教主,也沒有絲毫改觀。
其實,張無忌能夠坐上明教教主之位,也是因為他的善良,明教中的各個派系正是看中了他這一點,才會推他上位。這樣做的目的很明確,張無忌當教主,不會損害任何一方的利益,大家都樂意為之。張無忌當上教主之後,更多的關注點在於對幫眾的人文關懷上,教中的實務還需要依靠楊逍等人去做。那些與楊逍不對付的人真的願意嗎?不見得。他們只是在一團和氣的表象下,盡力的維護著己方的勢力,明教高層的鬥爭改明爭為暗鬥,反而明教下層有了統一的領導,起義事業更是一層樓。
在張無忌只講人情不講權謀的領導之下,明教高層徹底失去了對下層勢力的控制,那些奔波在戰場的明教教眾們,也失去了對明教高層的信任。張無忌在離開明教時,又出了最後的昏招,讓楊逍接任教主。楊逍這個人,當個軍事還湊合,當明教教主就顯得力不從心了。他的自負和刻薄最終把明教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在下層領導掌握天下大局之後,明教的覆滅就不可避免了。
張無忌是個好人,但他絕不是一個好的教主,優柔寡斷和善良掩蓋下的懦弱,是明教失敗的主要原因。
張無忌在愛情上的善良,使得他成為了一個「渣男」
張無忌一路走來,遇到的女子眾多。殷離、小昭、周芷若、趙敏,甚至朱九真,他究竟愛哪個?恐怕張無忌自己都不知道。
愛情中張無忌是這樣的人:對每個女子都很好,讓每個女子都認為是他的愛,而他,不做選擇,不做了斷。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張無忌的愛情道路,那一定是「曖昧」了。
從張無忌的本心來講,他是不忍心傷害任何一個女子的。可正是他的不忍心,無形中傷害了所有人。好在那些女子們畢竟是封建王朝背景下的人物,可以無限的忽略張無忌的「壞」,只記得他的好。
愛情是美好的,也是殘酷的,我們不可能一生只遇到一個心動的人,但最後長相廝守的,一定會有一個人。愛情最大的錯誤不是拒絕後傷害了誰,而是沒有拒絕。周芷若和趙敏對張無忌是情根深種,張無忌模稜兩可的態度,使得周芷若心灰意冷,也讓趙敏有若即若離之感。小說的最後,周芷若找上門來,是因為她已經放下,張無忌吃驚一下,是因為他到此時內心中仍然不知道,究竟是愛趙敏多一些還是周芷若多一些。
愛情里這樣的「善良」,不要也罷。
作品均為原創。
請關注風舞鷹翎,歡迎批評指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m1T9G4BMH2_cNUg-Ux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