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朱元璋將其次子朱樉封秦王鎮守西安而建,明秦王府城牆遺址

2022-07-11     歷史新視角

原標題:明初,朱元璋將其次子朱樉封秦王鎮守西安而建,明秦王府城牆遺址

明秦王府城牆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省人民政府周邊及新城廣場上,明朝統一中國後,朱元璋於洪武三年(1374年)將其次子朱樉封為秦王鎮守西安,並指令西安府長興侯耿斌文和指揮使史濮英修建西安城牆和秦王府。歷6年,於洪武九年(1380年)營建完畢,洪武十一年(1382年)朱樉正式來西安就藩。秦王府也就成為歷代秦王居住、辦公之地。

明末,1643年底,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占西安,俘獲末代秦王--朱存樞,結束了秦王在西安長達270年的統治,並在秦王府成立了大順農民政權。1645年,清人入陝後,拆除了秦王府內所有的建築和東、西、南三門,將秦王府改建為八旗教武場。1921年,馮玉祥在西安修建督軍府時,拆掉內牆的包磚用於修建督軍府等處。民國時期,秦王府有成為陝西軍政活動的重要場所,現還存黃樓、西安事變指揮所等遺址。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為陝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

南面城牆:在四面城牆中南面城牆保存應該屬最好。南新街於新城廣場接口東西兩側有已進行砌磚修復後的兩端城牆,長300米左右,另在東段殘存兩端夯土牆,分別為廣場小區前殘存長7、8米,厚1米多一段和東亞銀行院內殘存3米左右一段,兩端殘存夯土相距30米左右。

東面城牆:緊鄰皇城東路,南從省政府幼兒園起、北至西安市體育場西門止,有兩端保存較完整夯土牆,各長150米左右,中間間隔10米,為省政府後勤中心大門,城牆下部有修復砌磚。

北門城牆:北門城牆較隱蔽,都隱藏在居民小區和省政府辦公樓之間。在省政府北門兩側發現兩端,東側夯土長約20米,西側夯土長約50米左右,下部有後來修復的砌磚。根據《考古與文物》2000年第二期《明秦王府北門勘查記》記載,1995年之前,應該還殘存原廣智門東墩台,此次沒有發現,估計改造省政府北門時勘查後就已經平毀。西面城牆:夯土基本不存,但是內側砌磚保存較完整。2003年,明秦王府城牆遺址被列為為陝西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c486d838544cab3f2867796fdf587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