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汗,還需要洗澡嗎?關於冬季洗澡的 4 個糾結

冬天,是一個起床靠爆發力,洗澡靠耐力的季節。

這對我們老母親來說,真的很不友好,催老公孩子洗澡,就變成了一場游擊戰役,真是有苦在心口難開……

圖片來源:giphy.com

每次叫他們洗澡,他們瞪眼跺腳,撒嬌嚎哭,總能給你拿出一百個拒絕的理由——

我昨天洗過了,為什麼還要洗澡?

冬天經常洗澡,皮膚會脫皮的

又沒運動又沒出汗的,為啥還要洗澡?

天氣太冷了,能不能不洗了!

冬天真的可以不用重視洗澡嗎?這可未必

沒出汗,是不是不用洗澡了?

冬天到了,出汗確實減少了,再加上穿得厚,好像並不像夏天那麼容易髒。於是,家裡總有一種聲音要求:「能不能一周洗一次澡?」

其實,皮膚表面的髒東西除了外來的灰塵粘附,還有人體新陳代謝掉落的皮屑、分泌的油脂,加上環境溫暖、微微出汗……皮膚要遠比我們想像中容易髒。

長期不洗澡,就容易滋生細菌,皮膚發癢、毛囊炎等問題就會接踵而來……

特別是很多家長擔心寶寶在冬天著涼,就給他穿得特別多,寶寶稍微活動就容易出汗。長時間不洗澡,小寶寶的皮膚的褶皺部位,比如咯吱窩、尿布區,就很容易感染真菌、細菌,就可能出現膿皰瘡、間擦疹、尿布疹等皮膚問題。

那到底幾天洗澡一次比較好呢?可以參考這個表格——

圖片來源:丁香媽媽設計團隊

這裡要提一點,患濕疹且流黃水的寶寶適當地清潔皮膚,反而有利於皮疹的恢復哦。

水溫多少比較合適?

冬天洗澡,總有不同的說法會左右我們的決定。有人說冬天洗澡,水涼一點比較適合鍛鍊體質;但也有人說,洗燙一點對身體會更好。

其實洗澡水溫如何,大多數人可以根據自身習慣來調整,並沒有定論。總的原則就是不能太燙,也不能太涼。

過高的水溫,容易引起皮膚毛細血管的擴張,人在洗澡的時候,就可能頭暈,洗完之後,皮膚也會瘙癢。而過涼的水溫,不僅會讓洗澡時不舒服,還容易讓人產生感冒的症狀。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那麼,具體水溫多少比較合適呢?我們可以參考這張圖——

圖片來源:丁香媽媽設計團隊

洗澡洗多久比較好?

冬天越過了脫衣服的坎,泡澡其實是一件很舒服的事,特別是享受盆浴或者坐浴的小朋友,好不容易能解除冬天厚衣服的束縛,一旦開始洗澡就停不下來。

那是不是洗澡時間長一點也沒有大問題呢?

並不是哦,長時間泡澡會導致心跳加快、血液循環加快,身體能量消耗比平時快了很多,對心臟的負荷會很大。

一些體質虛弱的人,比如老人和小孩就容易出現頭暈、胸悶等症狀,甚至暈厥。

所以,一句話概括就是:對於一歲以內的小寶寶,洗澡時間控制在 5 分鐘左右比較合適。而青少年和成人的洗澡時間控制在 5~10 分鐘左右,最長不要超過 20 分鐘。

天天洗澡,身體會不會幹?

除了我們前面說的,很多人一到冬天就怎麼也不想洗澡,對於一些「勤快」的人來說,就還是會保持和夏天的習慣一樣,天天洗澡。

這時候,就會有老人家跑來告訴你說「冬天用不著天天洗澡啊,洗澡多了,皮膚會幹。」

這句話,還真說對了一半。

除了油脂分泌旺盛的新生兒,對於絕大多數皮膚健康的人來說,冬季氣候乾燥,天天洗澡,或總是使用清潔力強的肥皂或是沐浴露,就容易洗掉我們皮膚表面的保濕油脂,破壞了皮膚天然屏障,皮膚就會變得乾燥。

聲明:圖片及文字均來源網絡,感謝分享,如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Qj-qG4BMH2_cNUgGmg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