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輸出技術專利,福特拿美鈔來買,雙方合作數錢,這是在當前的複雜背景下的特殊場景。
作者:今綸
2021年5月5日,福布斯實時富豪榜數據顯示,從5月4日起,寧德時代的董事長曾毓群以345億美元的身家超過李嘉誠(344億美元),成為香港新首富,位列福布斯富豪榜第42位。
當然,後來由於寧德時代的股價起起落落,曾毓群也就成了前香港首富。
不過,曾毓群對此顯然不太在意。
他是一個典型的技術男,他更在意研發有沒有進展。
他是一個企業家,他很在意產品的競爭力和區域拓展。
這兩天最勁爆的公司新聞莫過於「美國福特汽車和寧德時代計劃在美國密西根州共同建設動力電池工廠,投資35億美元」,這意味著前香港首富切到了美國電池的「蛋糕」,對於寧德時代是個大喜事。
01 曾毓群一直堅持干「傻事」
曾毓群這樣的企業家太少,他總是干那些「聰明人」看起來很傻的事情,比如在研發上投入巨資,我已經說過,在這一點上,寧德很像華為,曾董很像任正非。
2022年前三季度,寧德時代研發費用達到106億元,已許可和正在申請的專利超過1.4萬項,研發人員超過1.4萬人。
結果就是:寧德時代在電池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系統集成度等多領域實現技術引領。
如果你去過寧德時代在福建寧德市的總部就知道:
曾毓群和一眾地產商、金融投機客以及賈躍亭的不同在於,他的低調是在骨子裡的,但是他幹活的場面很大,寧德時代人幹活的節奏、走路的節奏都很快,畢竟已經是一家市場化龍頭公司。
任正非和曾毓群還有一個不同是:任正非現在有很多金句、視頻、故事流傳,而且都是正面形象。曾毓群除了有憨厚的照片流傳於坊間,他的視頻、言論都沒有什麼流量。
唯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他辦公室曾經掛過一幅字「賭性更堅強」,某次我去寧德時代問該公司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說已經換了。
後來有媒體報道說換成了「溥博淵泉」,這四字出自《中庸》的「溥博淵泉,而時出之」,寓意一個人的智慧像泉水和深淵那樣深不可測,時時湧出。
曾毓群確實做到了,一直在媒體的聚光燈之外默默幹活。
曾毓群
02 寧德時代向福特收專利許可費
福特汽車和寧德時代確實在美國合作建廠了,但是這和曹德旺在美國建廠很不一樣。
曹德旺在美國建廠花了10億美元,這個廠是福耀玻璃的。
但是福特汽車和寧德時代在美國合作建廠,這個廠是福特汽車100%持股的,寧德時代只是負責籌建和運營,在模式上,寧德時代採取的是向美國福特收取專利許可費用的方式,這是中國動力電池業對美國實施技術輸出的首個案例。
為什麼要這麼干?也是沒辦法,因為美國政府的補貼不好拿。
美國政府在去年8月曾頒布了一項《通脹削減法案》,此法案包括一項4300億美元的補貼。
想拿補貼?可以。
前提是產品在美國本土或北美地區生產和銷售,電池生產材料也必須主要在當地採購。如在美生產電動車可享有最高7500美元/輛的聯邦稅收抵免,電池生產最高可獲得35美元/千瓦時的稅收抵免。
寧德時代要在美國搞定這一系列本土化的事情,尤其是銷售,短期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時間又不等人。
行業人士曾預測,2023年歐洲和中國的電池需求預計增長40%和20%,而北美預測呈現出60%的中高增長。
中國企業(當然包括寧德時代)尚未入局北美,市場由韓國的LG新能源、SK創新、三星SDI和日本的松下主導。LG新能源曾放言,到2025年占到北美整體產能的一半以上。
你說曾毓群能不急嗎?
所以,寧德借福特入局美國市場,賺錢多少在早期並不重要,但關鍵是你得打出一塊陣地來,不然龍頭位置會被削弱。
福特也高興,因為未來會數補貼數到手抽筋。
彭博社報道截圖
建動力電池生產線是很費錢的,計算單位是10億。
比如,惠州億緯子公司湖北億緯擬在荊門高新區投資建設60GWh動力儲能電池生產線及輔助設施項目,項目總投資額約108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為80億元。
2021年2月,寧德時代也曾發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時代上汽擬在江蘇省溧陽市中關村高新區投資建設時代上汽動力電池生產線擴建項目,項目總投資不超過人民幣105億元。
現在形勢這麼複雜,萬一建好之後出點什麼波動,很麻煩。
所以,收取專利許可費用也是比較穩妥的方法。
寧德時代未來會找福特收錢,其實此前已經找日本TDK、韓國現代摩比斯、泰國國家石油旗下Arun Plus收到了錢。
靠技術,而不是靠出售勞動密集型的低端產品賺錢。
寧德時代是給我們中國人長臉的企業,值得點贊。
華為的情況也差不多,華為美國首席智慧財產權顧問史蒂文·蓋斯勒曾表示,截至2021年的三年內,華為全球專利授權收入大約為12億美元(約合84億元人民幣),每年約為數億美元。
03 如何確保技術不流失
那麼,寧德時代的技術會不會流失?
這種可能性極小,我們要充分相信曾毓群的精明,哪些東西可以公開展示,哪些細節只限於寧德時代的員工知曉、操作,肯定有一個嚴格的工作手冊。
何況還有兩重護城河:
其一,專利技術保護。申請專利,未經許可使用就是侵權,這個道理很簡單。
其二,寧德時代的技術疊代每天都在進行,這一系列的進步建立在強大的資料庫和技術積累之上,「小偷」剛偷走了A技術,寧德其實已經疊代到B技術了,A技術實際上被放棄了,這才是最牛的地方。防其實是防不勝防,但你一直跑,人家就很難追上。
你想想看,BBA用技術換中國市場40多年,咱們的燃油車趕上它們了嗎?
如果不是新能源電池、汽車這一塊,我們壓了它們半個頭,現在還在呼哧呼哧趕路吧。
所以,大膽把技術用到授權工廠里,做好保密工作,收到鈔票,都很重要。
04 民營企業是寧德的頂樑柱
寧德時代輸出技術專利,福特拿美鈔來買,雙方合作數錢,這是在當前複雜背景下的特殊場景。
中美之間其實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以前,更多的是中國依靠美國的技術來生產產品,或者組裝產品。
現在,寧德時代至少在動力電池領域實現了單點突破,福特公司要依靠中國技術來實現產品的升級疊代,我們當然不能因此驕傲或者自嗨,更不能因此口出妄語。
但我們能說的是,中國企業家的努力正在得到世界承認,包括超級大國美國。
在硬科技領域的每一點進步都不是靠吹牛或者造假,而是如寧德時代一樣,靠巨量、長期投入人力、財力、物力,在一個垂直領域努力挖掘,順應潮流,看清需求,最終厚積薄發。(硬科技指的是基於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之上,經過長期研究積累形成的,具有較高技術門檻和明確的應用場景,能代表世界科技發展最先進水平、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支撐作用的關鍵核心技術)
寧德時代生產線
寧德時代是一個民營企業。創始人曾毓群當年在東莞打工,後來回寧德創業,終獲成功,這個裡面離不開他和團隊的努力,也離不開當地政府在合理合法範圍內的大力支持。
如今,民營企業是寧德經濟發展的頂樑柱、壓艙石,民營經濟占據寧德市重要地位。
寧德官方數據顯示:
2022年,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約2735億元)占全市GDP的7成以上,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動力;
創造8成以上的稅收,成為財力增加的重要源泉;
投入6成以上的投資,成為推動發展投資的主力軍;
民營企業占企業數9成以上,吸納8成以上的就業崗位,成為就業的最大主體;
孵化出9成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全市高新技術企業中9成以上是民營企業,成為引領創新發展的新高地。
寧德
所以,寧德時代在美國能夠靠技術專利收錢,也有某種必然性。
寧德這個地方吃透了政策,看清了方向,創造出了優質的營商環境,寧德時代就一心一意努力幹活掙錢,干成了世界第一,不是靠壟斷,而是靠技術創新。(寧德時代連續六年動力電池使用量世界第一)
結論就是:
要相信民營企業,給民營企業一個寬鬆的營商環境,它們就會還我們一串亮眼的GDP、稅收、投資、就業、科技創新的數據,它們中的佼佼者甚至可以向超級大國的巨頭收專利費,事實擺在眼前,這就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