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腎病又患肝炎該怎麼辦?如何透析?可以吃類固醇藥物嗎?

2022-03-07     荊山浮屠話健康

原標題:既有腎病又患肝炎該怎麼辦?如何透析?可以吃類固醇藥物嗎?

3月10日是第16個世界腎臟日,今年的主題是:人人關注腎健康,其實從國人的角度來看還是比較關注腎臟健康的,不過可能認知方面有些差異,比如很多人考慮的更多是中醫的「腎」而不是西醫的腎臟。

近幾年,由於腎臟病有上升的趨勢,不少人開始學習腎臟健康方面的知識,不再將對腎的認知停滯在「腎虛」、「腎不好」、「強腎」這類的名詞,開始關注「慢性腎病」、「尿毒症」、「腎衰竭」,對於基本的腎臟病也有一些認知,但有些人尤其是有其他一些嚴重慢性疾病的患者來說,如果也出現了腎臟病,則會感覺比較棘手,那麼這類患者該怎麼辦呢?

這裡,我們講個肝腎同病的例子,50歲的劉女士,因為腎病的緣故近年裡進展到了腎衰竭、尿毒症階段,開始進行透析治療,因為平時養護比較好,身體狀態不錯,家人前兩年給她申請了腎臟移植,想讓她的生活更有質量,但問題在於她還有慢性肝炎感染,在感染沒有治療的過程中是無法進行移植手術的。

鑒於她的肝炎是慢性的C肝,可以通過治療達到治癒水平,她也咬牙堅持治療,雖然經過了各種副作用,但在努力下,終於達到了腎臟移植的標準,可以進行相關的準備工作,這讓她感覺很欣慰。

血液透析人數逐年增加,糖尿病、慢性腎病是主因

根據統計資料,我國2020年除台灣省外,接受血液透析人數接近70萬人,當年新增透析人員14萬人,呈現逐年加快增長的態勢,而在這些透析患者中,其中40%的可能是糖尿病引發的腎病變,三分之一是慢性腎小球腎炎導致的腎臟病,其餘則是其他原因而起,也就是說超過70%以上的人是因為這兩大原因導致的。

一般來說,大部分接受血液透析的透析患者,必須每周3次到醫院做透析治療,一個月就得去12-13次,每次透析都需要花半天時間,已經非常累了,如果還感染慢性肝炎病毒,真有說不出的苦。

肝腎同病,保肝也要保腎

實際上,同時有肝炎和腎病的患者不在少數。這兩種疾病的關係可以分兩個層面來談,一是本身為慢性腎臟病患者,因免疫力較為低下,而且較常需要接觸醫療院所環境與接受各種治療,感染到慢性肝炎病毒的幾率較常人為高。第二種情形則是,如果本身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部分患者有可能發生慢性腎小球腎炎,影響腎臟功能,如果不治療有可能腎功能逐漸惡化,甚至需要透析。

另一個現象則是慢性C肝患者也比較容易患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又是腎病透析的高危人群。也就是說,有慢性肝炎,最好積極治療並同時跟蹤檢查肝、腎功能,才能避免腎功能惡化而成為透析的患者。

透析人群中,C肝感染率偏高

根據統計,需要進行透析的患者中B肝患者大約是10%左右,並不是特別高。至於透析患者,C肝的發病率相對較高,雖然有醫療相關的防範措施,但依然超過了15%以上,這跟透析的特殊性有關係。

早年透析患者感染到慢性肝炎有幾個可能,一來是當時尚未做好病人之間的接觸隔離,二來是透析機與管路未徹底消毒乾淨,加上透析患者本身可能常需要輸血及住院,以致於感染肝炎病毒的幾率偏高。

不過,這種現象在十年前已經大幅改善,一旦發現患者有相關的問題,都需要分區管理的,而且嚴格規定透析機與管路消毒處理過程,近年來已少見在透析過程中不慎感染肝炎病毒的病例,不過,一些私立機構或者個人進行的透析行為,還是有這種可能性的。

此外,如果真的很擔心透析過程感染到肝炎,可以選擇腹膜透析的方式。統計發現,腹膜透析患者的感染C型肝炎的幾率,較血液透析少了近一倍左右。

透析液不幹凈,會導致透析患者感染慢性病毒性肝炎嗎?

過去有研究發現,透析出來的廢水或透析機器管路內可以檢測到肝炎病毒部分結構顆粒。因此,就理論上來說,如果透析機器消毒不幹凈,確實有可能讓病患在透析過程中感染肝炎病毒。

不過,目前國內合格的血液透析醫療院所,都接受相關部門的嚴格管制與監督,且採用標準的化學消毒處理方式,透析患者不至於在透析過程中遭到感染。

透析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應積極治療

既然透析患者合併患肝炎的比率偏高,不少患者也同時接受B肝或C肝的治療。根據臨床統計,以干擾素來治療急性C肝感染,可以得到不錯的治療效果,和非透析患者差不多。

當C肝從急性轉為慢性後,使用干擾素的單一治療,大約可以得到三分之一的持續病毒反應率,和非透析患者效果差不多,甚至更好。然而,這些透析患者無法耐受干擾素相關的噁心、嘔吐等副作用而中途退出治療的情況也比較多,而且可能比沒有進行透析的患者高不少。

此外,可以採用其他的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不過這些藥物都會有其他的副作用,比如貧血等等,這會給透析患者帶來更嚴重的問題,如果貧血可能就需要輸血進行治療,不過如果能堅持下去,治療效果還是不錯的。

相較於透析患者並有C肝,用干擾素治療效果不錯,但用干擾素來治療B肝的效果就不太好,且副作用也大,所以透析患者治療B肝仍以口服藥物為主。

如果有B肝肝炎,又有腎臟病,可以吃類固醇藥物來治療腎臟病嗎?

這個需要謹慎用藥,類固醇會抑制體內免疫系統,有可能加速B肝病毒的複製,或是逃脫免疫系統的控制,造成B型肝炎的急性發作,服用此藥確實要小心點。

不過,並不是所有腎臟病患都需服用類固醇,只有少部分患者在特定狀況下,才需服用類固醇來避免腎臟功能惡化。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患者首先要跟醫師仔細討論是否真的需要服用類固醇,如確實需要使用,我們建議同時使用抗病毒藥物來壓制B肝病毒複製。

治療慢性肝炎的藥物,應該在透析前吃?或是在透析後吃?

最好在透析後吃,如果透析前吃,這些抗肝炎病毒藥物口服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後,或多或少會被血液透析給排出來,進而影響藥效。

透析患者如果沒有B肝抗體,建議接種疫苗

為了避免透析患者感染到B肝,增加治療的困難度,一旦檢驗出透析患者並非B肝病毒攜帶者,也無抗體,醫生通常會建議接種B肝疫苗。但因透析患者的免疫功能較差,不容易對疫苗產生反應,接種疫苗產生有效抗體的幾率不到60%,要先有心理準備。

面對這些特殊患者,可能需要增加疫苗劑量及增加接種次數,或更改注射的接種模式,以有效提升抗體的產生率。此外,透析患者每隔半年至一年就跟蹤B肝抗體濃度,一發現血中抗體濃度降低,即追加接種B肝疫苗,也是一個方法。

腎臟移植前,應先治好肝炎

如果有慢性肝炎的嚴重腎衰竭的患者,需要進行腎臟移植,最好提前把肝炎治好,因為換腎後要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可能會讓肝炎病毒逃過免疫系統的控制,引發急性肝炎,造成肝功能急劇惡化。此外,如果未先治好肝炎,腎臟移植後用干擾素來治療肝炎,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甚至導致移植腎臟的排斥反應,影響移植腎臟的功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7288d4f0a6ad8bea85a22495110f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