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病也有大煩惱!孩子總在啃指甲?專家教你怎麼破

2024-08-23     青島市情

本網訊 孩子為什麼會咬指甲呢?兒保專家介紹,咬甲癖又稱作慢性習慣性咬甲,多見於學齡期兒童,青春期加重,少數成人也會出現。病因可能與缺某種元素、心理(緊張、焦慮)等因素有一定關係。

咬指甲在醫學範疇上被認為是異食癖的一種,而異食癖被認為有可能和缺鐵性貧血或者鉛中毒相關。當孩子頻繁地啃咬指甲,且伴有缺鐵性貧血(例如鐵攝入量不足、嚴重偏食)的話,專家建議給孩子做血常規的檢查,確診是否有外缺鐵性貧血。如果孩子存在鉛暴露的風險的話,專家建議給孩子進行血鉛水平的檢查,已確診是否有因鉛中毒引起的啃咬指甲。

咬指甲的發生與情緒緊張不安心和焦慮有關。兒童開始咬指甲前往往有誘因,如入幼兒園、父母關係不好、學習成績不理想、家長或老師對自己的批評等。他們通過咬指甲這種行為減輕這些因素導致的緊張不安,長此以往便形成習慣。

此外,有些兒童的咬指甲與未養成剪指甲的習慣有關,也有兒童是在模仿他人咬指甲,還有部分兒童是由於遺傳性因素形成咬指甲行為。

「兒童常咬指甲產生生理及心理上的不良影響。」兒保專家說,指甲頂端凹凸不平,不能覆蓋指端,影響雙手美觀,反覆咬指甲可能導致手指受傷、皰疹、甲溝炎或甲床炎,咬下來的指甲進入消化道,有可能會引起腹痛、闌尾炎等。值得注意的是,咬指甲不一定是寄生蟲感染所致,卻是兒童感染寄生蟲的主要來源。

為了讓孩子不再咬指甲,家長們真是煞費苦心,「苦甲水」「小手套」紛紛上陣。但是,不管家長怎麼威逼利誘,孩子就是改不了。專家介紹,最簡單的破解辦法就是陪伴,家長多陪陪孩子做親子遊戲,轉移下注意力,千萬不要簡單粗暴地打罵,也不要直接把孩子的手從嘴裡拉出來。

兒童保健科專家提示家長們,試著搞清楚是什麼原因讓孩子感到壓力,幫助他們緩解壓力,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和你談談他們有什麼擔心,注意眼神交流,用心聆聽,並改善學習和家庭環境,減輕生活學習中的各種壓力。

家長還應試著忽略這些行為、不要對孩子大聲喊叫,過分關注和懲罰一般起不到阻止行為的作用,甚至可能負面地強化這個壞習慣。每當發現孩子又不自覺在咬指甲時,家長應不聲不響地走過去,抱抱他,親親他,或者用一個需要嘴巴和雙手共同參與的遊戲來吸引孩子,拉起他的小手去玩遊戲、做手工、拼拼圖,讓孩子的手裡有活,眼裡有事,將注意力從咬指甲轉移到別的地方。

家長應抓住孩子表現好的時機進行表揚,告訴孩子指甲沒有被咬、挺好看的。如果孩子咬指甲行為很嚴重,已經影響到了學習生活,那就需要及時就醫。

來源:觀海新聞 編輯:高齊 責任編輯:張致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418bbe65fc068807dd4badb0dd116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