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號房」可能離你並不遠,三種孩子是潛在目標,警惕虛擬性侵犯

2020-03-25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最近,韓國的「N號房」事件持續發酵,隨著越來越多信息的紕漏,讓所有人都為之震驚和憤怒,這次事件不僅把人性的醜惡拉低到了極致,更重要的還是傷害的對象中有很多未成年人,得知其作案的方式和手段,不少家長直呼「沒人性」……

01「N號房」事件始末,未成年「關鍵點」

所謂「N號房」,指的是有人在一款即時加密通訊軟體中組織的「網絡聊天室」名稱,而這個聊天室內所進行的則一場「泯滅人性」的X犯罪。

多名犯罪嫌疑人會在聊天室內傳播、售賣「X影片」,被拍攝的受害者大多數都是在「脅迫、利誘」拍下這些影片,然後供聊天室內成員「欣賞、交易」。而這些受害者據統計,有很多都是未成年人,甚至最小的受害者才僅僅25個月。

因為受害者年齡較小,這則事件引起了全球的關注,隨著案件的細節和真相被逐漸揭開,大家的認知底線也不斷被刷新。

這個虛擬的網絡空間,從最開始的「X逼迫視頻」逐漸轉變了「奴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會利用手中獲取到第一批「視頻」,威脅受害者後續繼續被「奴役」,假若不從就會把他們手中的「影片」發到家長和朋友手中。

就這樣,受害者們一步步邁入了惡魔設好的圈套從最初的L拍、到接受各種指令拍攝、到自殘、再到被計劃現實X侵、奴役。

甚至在最近的警方調查中,爆出了曾有人組織策劃對被奴役女童進行殺害,但所幸這沒有最終演變成實際犯罪。

所有受害者在長時間的虛擬「奴役」的過程中,所遭受到的非人對待,無法以文字描述,那些未成年孩子所遭受的「侵犯」和「傷害」也無法用形容,這場醜惡人性的虛擬性侵犯,值得無數家長反省、警惕。

02「N號房」可能離你並不遠,虛擬世界的惡魔可能正盯著Ta們

隨著網絡時代的興起,網際網路的世界也算是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新大門,可就在這扇門中,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罪惡和誘惑,若是孩子的意志力不強,或是有其他需求很可能掉入漩渦,很難安全逃脫。

「N號房」事件之所以備受關注,除了受侵害的人以未成年居多以外,更可怕的是26萬「觀賞」會員中,也同樣有不少未成年存在,就連這起案件最初的嫌疑人godgod,也只是一名高三學生。

而目前被指為最「罪惡」房間的主犯「博士」,身份被曝光後也顯示出了什麼叫做「人面獸心」,這名25歲主犯在生活中學習優異,多次獲得獎學金,還曾經寫過如何防止性犯罪的文章,但就是他在虛擬世界卻策劃了令人髮指的種種「奴役」。

受害者=未成年、觀看者=未成年、嫌疑人=未成年……

這一系列關聯的背後,不得不讓我們對孩子們的虛擬世界進行關注,因為,也許你認為孩子是在靠手機學習或玩耍,但有可能,手機的某個虛擬開關,已經把Ta們帶入了一地獄內,可能有很多惡魔正在盯著她們,開始準備誘導、恐嚇她們。為此,身為家長我們不得不防。

03三種孩子是潛在目標,警惕虛擬性侵犯

網際網路的好處是即時社交,可正是這種方便快捷的方式,就讓一些「性無知」的孩子因為好奇而踏入了本不該踏入的區域,而這些區域往往有著「精美偽裝」。

要知道「惡魔」很會鑽空子,他們會利用一切方式達成自己的目的,根據全球往年爆出的種種未成年被侵犯案例,我們總結出了一些「高危場景」以及惡魔的「潛在目標」:「性無知」、「性好奇」、「年紀小」這幾個標籤往往是孩子們中的高危人群。

一:藏在利益、好奇中的引誘

因為是預謀行為,一些惡魔會給自己披上「偽裝」潛伏在未成年常常出現的網際網路場景中。

比如:一些孩子們愛玩的「網絡遊戲」、「裝扮遊戲」、「聚集社區」等,這其中說不定就有一些非法者,利用年齡差異,用「道具誘導」、「金錢誘導」等方式來尋找目標。

當孩子因為好奇或是渴望得到某種虛擬物質,就會被盯上,且可能造成犯罪行為的發生。


二:藏在脅迫、利誘中的引誘

生活中不乏一些乖孩子,而這些乖孩子很容易被網上的一些「惡魔」所欺騙,威脅,他們可以冒充孩子身邊的家長、老師等身份,以此來引誘孩子。之前也有類似的真實案例發生,所以家長們更需警惕。

三:藏在虛榮、夢想中的引誘

很多孩子們都有一個夢想,尤其是近年來的「童星」、「童模」的興起,讓不少孩子有了屬於自己的夢想,並且他們會為之努力,主動尋找,而這個過程就容易被「惡意偽裝」騙到。

很多犯罪者會偽裝成童模公司,來誘導孩子從最初的才藝展現視頻開始,一步步完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孩子們的年齡較小,不會識別真假,往往但凡中招很難逃脫。

04小編的叨叨:

總之,身為家長永遠要憂患意識,要學會先預知風險,在風險發生前把其捏滅在萌芽中,不然因為自己的疏忽而讓孩子置身於危險之中,那種傷害是無法輕易抹去的。

身為家長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去掉孩子身上的「隱患標籤」,儘早對孩子展開性教育知識的普及,別讓孩子處於性無知和好奇中,要大方的和孩子解讀其真正含義,告訴孩子自我防護的方式,避免受到侵害。

同時要定期檢查孩子的手機瀏覽、聊天記錄,及時發現孩子在虛擬世界的動態,不要放過任何細節,尤其是孩子高頻使用的軟體、遊戲、APP等。

寶媽們,你們覺得孩子身邊的安全隱患多嗎?如何才能更好的排查,幫孩子掃雷?分享你的觀點一起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WI_FHEBrZ4kL1ViRH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