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的時間過得飛快,剛喝完了臘八粥,馬上就要到小年了,坐在溫暖的寫字樓里,整齊的座位空空蕩蕩,我的鍵盤在寂靜中跳動著,雖然樓層很高依然能聽到外面熙熙攘攘的人流,快過年了,街上的人明顯過於平時,迎來送往,購買年貨……
母親的電話在這個加班的下午撥了進來:什麼時候放假?孩子考試了吧?過年回來別買東西,老家什麼都有,什麼都買足了……前幾天剛說過的話再次傳來,卻不覺任何多餘,老人的嘮叨反而讓一股溫暖在我的心裡緩緩蕩漾開來,舒服地伸展著疲憊的身體,傾聽著滴滴答答的鐘表聲,看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流走,聞著越來越濃郁的節日味道,我知道新年就要來了……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漂泊他鄉,遠離本屬於自己的世界,妻子和孩子雖然在身邊,但是只有回到父母身邊,那才是過年,那才是團圓,那才是完整的家。每年我都是選擇提前加班,然後可以早同事幾天回農村老家過年,每年那個時候都是我最開心的,都會早早收拾好行囊,與愛人孩子踏上回家的路程,這樣的行程每年都在延續,卻從沒有感到過乏味。
鄉間的小路,小時候我走了N多年,從未感覺到如今的幸福,就連蒼穹都盛滿柔和,盛滿了寧謐,那絲絲縷縷的月光透過繁星,勾勒出參差不齊的光亮。這是在我棲身的那個繁華城市永遠看不到的美,璀璨的繁星、皎潔的月光屬於故鄉,只屬於每一個遊子的的故鄉。
每次走到村口,都能看到遠遠佇立的母親,她或許已經在村口張望了很久,但看到我們卻說:我剛出來,你們就到了!看到母親的那一刻,我心底的那份充實,還有父母看到兒孫時臉上洋溢的喜悅,大概世上的幸福莫過於此吧。妻子是個感情豐富的人,我偷偷地看了她一下,果然她的眼角有了些濕潤。寒暄擁抱,這是親情的禮儀;一家人幸福地坐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吃一頓年夜飯,就是團圓的意義。
妻子、弟妹和母親往往在廚房裡烹調美食、包餃子,做年糕,我和父親、兄弟則在一邊張羅著接待親朋的酒水,老白乾、王老吉、味道濃烈的茉莉花茶,這三樣是必須要有的,兒子和弟弟家的孩子雖然許久未見,卻因為骨子裡的那種親緣只有三兩分鐘就形影不離,其樂融融這個成語大概就是形容這個場景的吧。飯菜做好了,全家人都圍坐在桌子上,沒有拘謹,只有快樂,沒有山珍海味,只有記憶里家的味道。醋溜的白菜、清蒸的魚、紅燒的牛肉、自製的扒雞……每一道菜都是我的最愛——儘管這些菜在其他地方都能買到,但卻永遠沒有自家的那味美,舉起筷子,似乎撥開了溫馨生活和甜蜜日子的帷幕;端起酒杯,仿佛淹沒了一年中旅途的艱辛和工作的奔波。老人的臉上掛著暖暖的微笑,一邊慈祥地注視著兩個孫子玩鬧,一邊和我們閒話家常。兩個孩子則將歡呼雀躍的心情表達在他們的嘴巴上,又是大咽大嚼又是嘰嘰喳喳,很輕鬆就能把一大人逗得哈哈大笑。
而我,卻在靜觀這一切的時候,發現父親的白髮又多了一些,母親的皺紋又深了一些。因為工作關係,一年之中我們很少有時間能這樣放鬆地陪伴他們,他們也很少要求我們回來,這是做為子女的失責,這時做老人的一種愛,他們雖然天天想,但是卻從來不去說。「來,一起喝一杯,在家吃不了幾頓飯,又都要走了!」看著我發獃,滴酒不沾的母親這時放下飲料,自己倒了一點酒,我知道老人是開心……不知何時,窗外的煙花點亮了夜空,農村的新年都是被煙花拉開的序幕,五彩的煙花透過窗戶照在每個人臉上,心情變得更好起來,過年了,遊子歸家,父母笑了,心也就暖了。
人生長路漫漫,我們奔波忙碌,總要記得前行的方向和回家的路,因為唯有家的溫暖,才是新一年的力量之源。從古至今,無論回家的路多遠、多難,但是每一個國人的卻都心向團圓,因為總有一根看不見的線,牽著我們的心,連著我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