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大熱,有記者提問:「父親郭德綱知道你在《慶餘年》中備受好評的表現有沒有誇你?」
郭麒麟笑著說道——「他都不知道我在幹嘛。」
2019年年底,郭麒麟第一次主演話劇《牛天賜》,謝幕時,父親郭德綱突然出現在兒子面前,給了郭麒麟一個大大的擁抱,並對著兒子說了一句:「演得不錯,演得比我好。」
郭麒麟先是一愣,然後一把抱住父親哭了起來。
能夠得到父親的擁抱和誇讚,對這個孩子來說,比什麼獎牌都珍貴。
熟悉這對父子的人都知道,不同於舞台上的詼諧,郭德綱私底下是個不折不扣的嚴父。
1996年2月8日,郭麒麟出生在天津。
4歲,父母離婚,父親郭德綱獨自一人到北京闖蕩,年幼的郭麒麟則跟在自己的爺爺奶奶身邊,父子長期兩地分隔。
稍大一點,郭麒麟把兒子接到了身邊。郭麒麟是一個好的相聲苗子,但面對「嚴父」郭德綱,他卻開始逆反——「他越鼓勵我,我越不想演。」
兒子不聽話怎麼辦?郭德綱的辦法就是——高壓教育。
台詞別人背3天,郭麒麟只給兩天。郭麒麟哪裡做得不好,郭德綱在大庭廣眾之下就批評他,人越多越來勁。
生活上,父親郭德綱給郭麒麟定的「規矩」也特別多:對待老人必須使用敬語「您」;坐在飯桌上一定是長輩動筷子之後才輪到自己;吃飯絕對不能吧唧嘴;
這是一個傳統的嚴父,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
剛開始,郭麒麟覺得非常受傷,總是偷偷落淚,後來他學聰明了,順從父親就好了。
於是,在郭麒麟身上,有了少年人少見的「圓滑」,和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穩重。
2011年,還在念初三的郭麒麟作了一個決定——退學。信奉傳統教育的郭德綱一反常態地支持了兒子的決定。從此,郭麒麟離開了校園,正式全面投身相聲舞台。
郭德綱對兒子的相聲事業非常重視,郭麒麟回憶——長這麼大,郭德綱只給他打過兩次電話,第一次是郭麒麟首次「攢底」,第二次則是他首度登台說評書,兩次全都跟相聲表演相關。
2012年,16歲的郭麒麟首度登台跟岳雲鵬搭檔演出《陰陽五行》,由於設計的包袱不合時宜,節奏沒有把控好,導致現場觀眾反應冷淡。結果演出結束後,郭麒麟挨了郭德綱一整夜的痛罵。
爾後,郭德綱更是發微博稱:「犬子無知,糊塗至極。」
2016年,第二季《歡樂喜劇人》第五期,岳雲鵬回歸助攻郭麒麟奪得第一。節目播出之後,郭麒麟在網上遭受到潮水般的謾罵。
初出茅廬,就挨當頭一棒。換作其他20歲的藝人,恐怕很難承受這樣的網絡暴力,但奇蹟的是,郭麒麟卻「受住了」。
他沒有崩,反而越挫越勇。
這跟父親郭德綱一直以來的「打壓教育」也是密不可分的。
人精郭德綱知道,如果兒子以後要吃相聲這碗飯,拼爹論就會一直繞在兒子身上,輿論壓力也是難以想像的大。
與其讓兒子在溫室里成長,再一下子推到輿論前,不如打小就讓他認識到這個行業的殘酷。
而郭麒麟,也沒有讓父親失望。
很多人提起郭麒麟,第一反應就是——「他是郭德綱的兒子」。頭頂「郭德綱的兒子」這個頭銜,既是一種榮幸,也是一份挑戰。
他努力地去證明自己,正是希望觀眾們能認識到他自身的價值。
正如他曾經在舞台上說的那句話:「讓大夥看看,到底郭麒麟只是郭德綱老師的兒子,還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