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男性,因「突發心悸和頭暈」入急診室就診。
最初的心電圖顯示了一種不規則的寬QRS波心動過速,如圖1A(圓圈),與伴房顫的Wolff-Parkinson-White綜合徵(預激綜合徵)一致,最短的預激RR間期為160ms。患者出現低血壓和出汗,故進行同步直流電復律。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復律後的心電圖顯示,正常的竇性心律伴預激(圖1B,箭頭),提示左側旁路,並進行導管消融治療。通常由於輔助旁路的快速傳導,房顫伴順行傳導輔助旁路增加了心臟猝死的風險。房顫期間最短的預激RR間期<250ms,提示惡化為室顫的風險增加。
圖1 房顫伴Wolff-Parkinson-White綜合徵
A:初始心電圖顯示,預激綜合徵合併房顫伴快速心室反應。最短的預激RR間期為160ms,提示有惡化為室顫的可能性。紅色圓圈顯示出多個不同的QRS波,提示通過旁路下傳。
B:同步直流電復律後的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律伴QRS波、δ波(紅色箭頭),為典型的左外側旁路預激。
如何治療?
由於房室結傳導阻滯的藥物會增加房室旁路優先傳導的風險,並使患者向室顫惡化,因此應避免使用此類藥物。尤其是維拉帕米,它可以增加血管的舒張性能,因此可能對患者有害。
對於血流動力學穩定的預激伴房顫患者,可以靜脈注射伊布利特(延長房室結和旁道不應期)或普魯卡因胺(由於其對心房肌的作用)。當伊布利特和普魯卡因胺不可獲得時,可靜脈注射胺碘酮。由於胺碘酮對房室結的影響,因此應密切監測此類患者。
對於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患者,應立即進行心臟復律。
醫脈通編譯自:Andy Kieu, Vikram Nangia, et 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JACC: Case Reports. 2019; 1(3). DOI: 10.1016/j.jaccas.2019.07.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