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的文章里我們曾不止一次的說到過,現如今在市場熱銷的城市SUV的鼻祖,源自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RV風潮。
如果從時間軸的角度來看,現在我們所熟悉的承載式車身結構的,基於橫置前驅平台打造而來的城市SUV的RV化起點,最早是誕生在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後,日本經濟開始出現快速下行而時尚的RV風潮依舊延續的時代,這個時間大概是在1993年到1994年之後。
那麼,在日本泡沫經濟逐漸成長到最終破滅的這個瘋狂的過程中,逐漸興起的RV概念又有什麼樣的表達方式呢?
顧名思義,RV就是娛樂型休閒車的略稱,在彼時的日本市場裡,基於小型Van打造的露營車、基於旅行車打造的玩樂套件以及專用的休閒娛樂車都被統計在了這個車型品類里。
在這其中,又以專用的休閒娛樂車最受市場的歡迎,於是也被大量的引入了各大汽車企業的產品陣營。
所以在接下來的文字里,我們就不妨把時間軸稍微的往前撥一撥,來聊聊那些更為「勁爆」的老派RV車型。我想,只有看過這些車型,你才能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自駕游」。
沒錯,普拉多。這輛在國內市場被譽為神車的產品,很少能有哪款車型可以像普拉多這樣停產了之後還能一路升值。
沒辦法,這就是市場的剛性需求,因為越來越多的硬派越野車沒有了後話,所以普拉多也就成為了國內硬派越野車市場裡不可或缺的唯一選擇。
於是,普拉多在我們的腦海里所建立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和越野車有著緊密關聯的。
然而,如果我們把時間軸撥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現在我們認為是最為硬派的普拉多,在那個時代,僅僅是一輛供玩樂的「城市SUV」,一輛僅供休閒的輕量化「陸巡(參數|圖片)Crossover」。
而在這樣一個百花齊放的年代裡,普拉多也只不過是豐田陸巡家族裡的一個針對輕型市場劃分的一款小眾車型——根據豐田的產品規劃,陸地巡洋艦一共分為三個系列,輕型系列,重型系列以及WAGON(參數|圖片)系列。
其中,輕型序列是普拉多,重型序列是LC70系,WAGON序列才是我們所熟悉的陸地巡洋艦。
在1984年,豐田發布了新一代的70系列陸巡,完成了對LC40系列的換代。
隨後在1985年,隨著日本泡沫經濟的出現,豐田正式基於70系陸巡推出了輕量化和硬頂版本的車型,以兩門版70係為基礎,並且加入了更多的沙灘化元素。
這於是也就構成了普拉多的雛形,由於價格更低而且玩樂屬性更明確,普拉多自第一代車型登場後就大受市場的歡迎,並逐漸的發展到了現在的第四代產品。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普拉多的出現,真是豐田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
▍馬自達Proceed marvie
普拉多大家都熟悉,但是馬自達Proceed marvie知道的人就不是多數了。
最近幾年馬自達留給市場的印象一直都是專注於公路操控的執著的運動化品牌,即便是旗下的CX系列SUV,也都個頂個的是各自細分市場裡最具有駕駛樂趣的車型。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馬自達也有過極為硬派的RV車呢?
在1991年,馬自達基於Prceed皮卡打造了一款全新的封閉式車廂的RV車。
從外觀上來看,這種定位倒是和二十年前在國內市場上突然流行起來的那一類採用南海福迪車身,491發動機的低端SUV有著異曲同工的地方。
但是,馬自達Proceed marvie所做的可不是單純的將皮卡的車廂進行封閉,而是全面的按照玩樂的訴求,將皮卡的大空間優勢以及通過性優勢全面放大出來的產品。
從外觀上來看,馬自達Proceed marvie將皮卡的貨箱和車廂進行了打通,並將二者在外觀上進行了封閉處理。
由於車廂依舊是皮卡的車廂,所以其後門的開口也延續了皮卡的矩形後門。新增加的後部封閉空間相較於車頂的高度有所抬高,並且在其中整合了一個後行李架的元素,搭配車頂上方的拓展區域形成了一個車頂的載物空間,用於放置衝浪板之類的戶外用品。
後部車廂的區域採用了一個巨大的弧形側窗,將側窗的面積一直延伸到了車頂,搭配前後兩塊全景天窗,形成一個極為通透的內部空間。
而皮卡車型的載物空間優勢在這個時候就變得很明顯了,額外增加的這個後部載物區域可以輕鬆的放下一輛自行車,而馬自達的工程師也極為體貼的為用戶提供了木質的後備箱包覆,並加入了包括滑軌以及固定欄等在內的空間拓展部件。
這樣一來,馬自達Proceed marvie變得尤為俊朗。如果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最具有代表性的RV車形象,那麼馬自達Proceed marvie可以作為一個典型的代表。
▍五十鈴MU/Rodeo
雖然現在的五十鈴已經成為了一家專注於商用車的企業,但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五十鈴的乘用車在市場上是絕對有一席之地的。在RV車的領域裡,五十鈴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當然就是MU,在一些國家和市場則被稱為Rodeo。
這款車型的第一代產品同樣在國內市場出現過,陸風和江鈴都進行過國產。同樣的,五十鈴Rodeo也是RV車的典型代表,尤其是三門版的車型,在這輛車身,基本上可以讀出所有沙灘車的樣子。
三門版Redeo的後部上裝採用了樹脂材料,通過快拆結構進行連接。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將後部上裝結構拆卸後形成一個敞篷的後部空間,當然,用戶也可以選擇可開閉的軟頂結構來作為後部空間的封閉。
而這個敞篷空間既可以作為乘客的乘坐空間, 也可以作為衝浪板以及戶外用品的裝載空間。
短軸的優勢再加上五十鈴的柴油發動機以及強大的四驅系統,彼時的五十鈴Redeo也確實是能夠符合沙灘車和休閒車對於陽光沙灘的所有定義。
事實上不只是五十鈴Redeo,這一時期的日系RV車大部分都採用了類似的設計,包括大發Rocky,鈴木超級維特拉(參數|圖片)等等都採用了同樣的設計。
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的休閒車概念,都是在傳統越野車的定位下,開始朝著輕裝越野的方向在轉變的結果。
雖然這一時期的RV車都在努力的去弱化野性的氣息,但是非承載式車身的越野車平台也決定了這些車不可能像隨後出現的城市SUV那樣全面的實現公路性能的提升。
所以,隨著日本泡沫經濟的破滅,這種以硬派車型為主,加入沙灘化元素的RV車理念,開始被承載式車身的轎車平台RV車理念所取代。而那些堅持著傳統硬派RV理念的產品,也在市場的帶動作用下,變成了眼下最為硬派的越野車。
嗯,也不知道這應該是越野車的退步,還是SUV的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