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量減少外出,避免交叉感染!
2月2日,國家醫保局發出通知,明確實施「長處方」報銷政策,將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患者處方用藥量放寬至3個月,保障參保患者長期用藥需求。
國家醫保局發布通知
消息一出,北京、上海、安徽等地也相繼響應——
上海發布優化醫療保障經辦服務通知
對於「診斷明確、病情穩定、需要長期服用治療性藥物」的門診慢病患者,為保障長期用藥需求、同時減少赴醫就診次數,醫療機構可在保證醫療安全的基礎上,適當放寬處方用藥量,醫保部門應按規定對長期處方進行報銷。
不過各地的通知還是有差別的,上海、北京、杭州、安徽目前登出的消息為:一次性可開具3個月的處方量;天津、泉州給出的消息是:一次性可開具2個月的長期處方。而寧波早在1月28日就表示,儘可能按規定延長慢病單次處方用藥量,減少患者到醫院配藥次數。
儘量到社區醫院就診,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在2月4日上海市政府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醫保局副局長曹俊山表示,近幾年,上海市通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不斷落實簽約居民慢病「長處方、延伸處方」等便捷用藥服務。
因此,上海市鼓勵慢病患者儘量到社區就診,既可以方便大家配到長期治療用藥,也可避免集中到大醫院就醫,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同時個人負擔的費用比例也更低。
同時,各社區應積極發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緊密聯繫社區居民的服務優勢,利用12320家庭醫生服務專線、上海健康雲平台等多種途徑,向社區居民提供健康諮詢服務。
醫療機構也要落實處方審核責任,並指導慢病患者安全用藥,特別是告知患者關於藥品儲存、規範用藥,以及病情變化後隨時就診等安全信息。如患者存在病情不穩定等不適宜開具長處方情形的,應做好解釋說明工作。
醫保局發出的通知中也表示,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電話辦」、「郵寄辦」等非接觸式辦理方式,在新型肺炎疫情期間,推薦慢病患者若病情穩定,儘量減少前往大醫院,儘量到社區醫院就診、亦或是憑處方在網絡平台、就近藥店等購買藥物,儘可能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長期用藥遵醫囑,慢病管理靠自身
有研究顯示,我國≥60歲居民患有≥1中慢病的比例為76.3%,其中58.3%患有高血壓、19.4%患有糖尿病、37.2%患有血脂異常。
就血壓而言,高血壓得不到控制會導致中風、冠心病、心梗和腎衰等危險疾病,而控制不好,造成血壓波動較大,同樣會產生上述危害。
不僅是血壓,中國成人血脂異常患病率近10年大幅上升,血脂異常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降脂治療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心腦血管事件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以上種種均說明這樣一點——慢病患者千萬不可自行停藥!同時,對於患有「三高」的人群,要注意監測,保持血糖血壓平穩。對於在疫情期間,出現急性併發症或合併症加重的情況,也不能耽誤,需要就診的及時就近就診,就診過程中需做好防護措施。
合理營養飲食規律運動也是糖尿病高血壓治療的基本要求,疫情期間既要注意補充充足的熱量,也要注意增加新鮮蔬菜及適量水果的攝入。
高血壓、糖尿病等都是加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疾病負擔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好血壓、血脂、及時服用藥物,也是慢性疾病患者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的基礎!
截止2月5日10時,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收到31個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24363例、累計死亡病例491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897例。現有疑似病例23260例。
面對疫情,我們首先要做好自我防護,避免交叉感染、慢病患者要注意按時服藥、推薦「線上購藥」、或就近在社區醫院配藥,減少染病風險,注意血壓血糖監測、合理安排膳食提高免疫力。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們要記得儘量不出門,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餐。相信疫情的拐點,會早日到來!
本文首發: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本文整理:辣醬
責任編輯:董小雯
「講出你的故事」
抗新型肺炎故事徵集中
武漢封城,疫情擴散全國
新冠疫情、醫護再上戰場;
一方有難、全國人民支援!
歡迎一線的醫生、護士、院長、官員、患者等,
有故事的人們聯繫小編,
講述自己的故事。
小編將擇優采寫
病毒傳染力究竟有多強,牽動所有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