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央1號文件:這些農機發展潛力大

2020-02-08     農業機械

2020年中央1號文件《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 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於2月5日正式發布,這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1號文件連續17年聚焦「三農」問題。

作為農機人,小編自然關心2020年中央1號文件中涉及「農機」的內容,裡面蘊藏著哪些農機發展的機會呢?小編梳理了一下,為相關單位研發產品提供參考。

1. 保護性耕作系列機具

中央1號文件提出,「推廣黑土地保護有效治理模式,推進侵蝕溝治理,啟動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

保護性耕作模式在我國已推廣多年,雖然在推廣過程中遇到不少問題,也遭遇多種質疑,但實踐證明,保護性耕作目前依然是水土保持最有效的耕作方式,而且作物產量也高於其他耕作方式。

如美國每年組織的玉米高產競賽中,保護性耕作模式屢創世界高產記錄。我國吉林省梨樹縣高家村採用秸稈覆蓋免耕技術的高產攻關田(核心區)種植的玉米,2019年的產量比一般地塊增產20%~30%。

2019年,農業農村部組織對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問題進行深入調研,形成了《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國家行動計劃(2020—2025年)》,提出用5~6年時間,在東北適宜地區實施高質量保護性耕作面積933.3萬hm2(1.4億畝),占比達到70%,找到一條運用機械化手段解決東北黑土地保護問題的有效路徑。

「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被寫入2020年中央1號文件,說明國家對於黑土地保護的重視,以及對於「保護性耕作技術」的認可。可以預計,與保護性耕作技術相關的農機具必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這些機具主要包括各種聯合整地機、深松機、免耕(施肥)播種機、中耕除草機、高效植保機械、秸稈粉碎還田機和秸稈打捆機等。

2. 生豬養殖機械

中央1號文件以很大的篇幅強調「加快恢復生豬生產」,指出「生豬穩產保供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一件大事,要採取綜合性措施,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在環境政策趨嚴、食品質量安全要求提高以及人力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生豬養殖向規模化、高效化、機械化、無污染方向發展是必然趨勢。而在這個過程中,生豬養殖機械起到重要的裝備支撐作用。

為了支持生豬生產,2019年9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力度支持生豬生產發展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將全國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範圍內的所有適用於生豬生產的機具品目原則上全部納入本省補貼範圍」,並「對生豬養殖場(戶)購置自動飼喂、環境控制、疫病防控、廢棄物處理等農機裝備應補盡補」。

預計2020年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將進一步向生豬生產相關機械設備傾斜。

這些政策措施,對於農機企業轉型升級以及研發新型生豬養殖裝備,尤其是智能化裝備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生豬養殖相關機械裝備主要包括飼料加工調製裝備、自動化飼喂裝備、環境控制系統以及廢棄物處理裝備等。

3. 草原、畜牧機械

中央1號文件提出,「以北方農牧交錯帶為重點擴大糧改飼規模,推廣種養結合模式」,「支持奶業、禽類、牛羊等生產,引導優化肉類消費結構」,「研究本輪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到期後的政策」。這些對我國畜牧業的發展都是利好。

其實,近些年,國家一直在大力推動草業、畜牧業的發展,出台了多項政策措施,包括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調整糧經飼結構、實施奶業振興行動等。

草原、畜牧業的發展離不開先進機械的支撐。國外畜牧業發達的國家,其草原畜牧機械都處於國際先進水平。近幾年,在我國農機行業整體處於低谷運行的情況下,畜牧機械下滑幅度較小,個別品類逆勢增長。

草原畜牧機械的種類比較多,包括草原建設與改良設備、飼草料收穫儲藏設備、飼草料深加工設備、畜禽飼養設備、畜產品採集加工機械以及檢測儀器設備等。隨著我國畜牧業向集約化經營、規模化方向發展,草原畜牧機械將有巨大的市場需求。

4. 智能農機裝備

近幾年,我國農機產品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無人駕駛、自動換擋、變量施肥播種、遠程控制等智能技術得到應用,各種智能農機裝備受到用戶青睞。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說明國家領導對農業、農機發展的高度重視。

2020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加快大中型、智能化、復合型農業機械研發和應用」。這對智能農機裝備的發展是重大利好。

首先在研發生產方面,國家相關部門及各地政府,會部署相關的重大科技項目,支持智能農機關鍵核心技術、產品研發與生產。如智能傳感器系統、智能收穫系統、農田機器人及大數據平台等技術的研發,各種智能農機產品的研發與生產等。

其次在推廣應用方面,國家相關部門及各地政府,也會出台一系列相關政策措施,推進智能農機產品的落地應用。比如對於農機主機前裝定位裝置的補貼,購置補貼實施「三合一」模式,鼓勵農業專業合作社、農場等經營主體對農業生產、農機設備運用大數據平台進行監控與管理等。

5. 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機械

中央1號文件強調「治理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提出「大力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基本完成大規模養殖場糞污治理設施建設」,「深入開展農藥化肥減量行動,加強農膜污染治理,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穩步推進農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複利用」等。

這對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相關機械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如畜禽糞污處理相關機械,包括清糞機械、分離機械、有機肥加工機械及有機肥撒施機械等;高效低污染植保機械;農田殘膜回收與處理機械;秸稈綜合利用機械,包括秸稈粉碎機、還田機、打捆機、顆粒機、壓塊機及炭化設備;農田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機械等。

6. 農產品加工機械

農產品加工是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優化供應鏈、構建利益鏈的關鍵環節,促進農產品加工高質量發展,對於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農產品加工技術裝備提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20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國家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產地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等設施」。

這對各種農產品加工機械的發展是一種良好的機遇。

7. 其他機械

2020年中央1號文件中蘊藏的農機發展機會,遠不止上面提到的各類農機產品,還有更多的產品也會迎來不錯的發展機遇。

如丘陵山區所需機械,1號文件指出「支持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所需機械,1號文件指出「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農田排灌機械,1號文件指出「如期完成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加大農業節水力度」;棉花生產相關機械,1號文件指出「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cwoNXABgx9BqZZIEN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