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口罩我們不賣!」疫情爆發近一個月,這群人一直在被忽略

2020-02-18   青年文摘

作者:李月亮

來源:李月亮(ID:bymooneye)

總有一種力量,能讓我們淚流滿面。

武漢疫情爆發以來,我們看到太多感人的故事。

而最近,我一直在關注另一個很少被報道的群體:海外華人。

這些天,他們的日子並不好過。

少數國外激進分子覺得華人都可能攜帶病毒,並因此排斥他們。

而在這樣的無妄之災下,這些海外華人依然想著祖國,從世界各地募集捐款、買口罩、發物資,想盡辦法,支援祖國。

看看下面的故事,你會有不一樣的觸動。

口罩緊缺——疫情全面爆發以來,這一直是全國人民的大難題。

有網友算過一個帳:中國目前的口罩產量專供醫院都還不夠,再分給14億國人,肯定是遠遠供不上。

知道國內「口罩荒」,海外華人發力了。

2月3日,南方航空CZ634航班,一個普通的商業航班,從肯亞飛往廣州。

飛機前艙里的景象卻讓人驚訝:一排排座位上,「坐」的不是客人,而是一箱箱口罩!

這上千個大箱子,裡面都是醫用物資: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醫用手套、防護服……

這些物資全是肯亞華僑華人捐助的,它們會被送到湖北、安徽等地。

這奇特的「口罩航班」,我們都還是第一次見到。

這裡沒有中國人,但滿座儘是中國心。

感謝你們,遠方的遊子!

萬里之外的阿根廷,有兩個華裔小朋友:9歲的陳昀皓和6歲陳昀晗。

他們不太明白髮生了什麼,只是聽到大人們說,祖國疫情嚴重。然後兄妹倆一商量,決定把自己攢的壓歲錢拿出來捐了。

大人們欣然同意,幫他們訂購了2.5萬隻醫用口罩,寄回國內,送到他們的祖籍:福建省福清市。

「母親加油」四個字,讓人淚目。

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

一位華僑說:

「我看到有的華僑孩子,拿著自己的壓歲錢去藥店買口罩。這麼小的孩子,也知道要捐給祖國。

「很多華僑開著小店,自己忙不過來,就讓家裡的孩子去買口罩。口罩限購,一天買幾個,累積起來,交給當地的華僑社團,捐給中國。」

這些孩子,大多不是在中國長大的,有的甚至都沒有回過中國。

但他們知道,他們的根,在那裡。

孩子們很棒,但我猜,他們的父母更棒。

父母有一顆中國心,孩子才會懷一片中國情。

謝謝你們,遠隔萬里,依然愛著祖國母親。

1月31日,中國駐馬來西亞檳州總領事館門前,忽然出現了3個可疑包裹。

工作人員不知裡面是何物,不敢拆開,找來了警察。

警方和消防人員初步調查後,決定引爆箱子。

排爆機器人啟動,箱子爆了。

結果,裡面炸飛出來的,居然是大量口罩!

警方調查後才知道,這3個包裹,是幾個華人之前放置的。

一場令人感動的誤會。

你們的一箱口罩沒了,但這份對祖國的愛,我們會小心收藏。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我還不知道,在世界各地,活躍著很多淘寶全球購的「買手協會」。

買口罩,他們是專業的。

所以這一次,他們第一時間沖了上來,發揮了巨大能量。

這是泰國的一位會長。

這位神勇的會長,居然搞來了30萬隻口罩、3000套防護服,從曼谷空運至浙江。

這是另一個淘寶全球購買手——「老鍾駕到」的成果

很多人看他口罩多,都想來買。

但他嚴正聲明:「只捐不賣。」

原因他沒說,我們替他說吧:因為,祖國比生意重要。

這是美國買手的戰果,其中一部分:

這是日本買手的輝煌戰果。

這一箱箱口罩直接從大阪「飛」到武漢天河機場,由醫院派人直接到海關簽收。

可想而知,這些物資會發揮多大作用。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這是絕對的雪中送炭!

巴西,是距離中國最遙遠的國家之一。

但當疫情的消息傳來,當地的華人群里炸開了鍋。

巴西湖南同鄉總會迅速行動,號召華人援助祖國。

很快,各路人馬到位,有的找貨源,有的負責統計,有的聯繫運輸線路。

大家都很急,活兒乾得也很快。

沒幾天,巴西工廠第一批N95醫用口罩就準備好了。

他們整理好包裝,準備運回國內。

空運手續煩瑣,最好的辦法是託人帶回。

1月31日,他們從早晨到下午5:30,電話聯繫了100多人,但沒有一個人準備回國。

正萬分焦急,忽然來了個電話,對方說,他今晚回國。

眾人特別激動,立即頂著狂風驟雨,開車把貨拉到機場。

各種手續辦好,已是晚上11點,大家都還沒有吃晚飯。

會長說:「真是饑寒交迫,但每個人都很高興。」

我能感受到那種快樂。

這就像一個孩子,給他生病的母親買回了藥。

他滿心都是要為母親做點兒什麼,又怎麼會在乎自己的一頓飯。

有俄羅斯華僑,為此次疫情捐贈了很多醫療物資。

N大箱物資,不好託運,要找回國的遊客幫忙「人肉」帶回來。

幫忙往回帶的人,其實也不認識捐贈的人。

他們看見有箱子上寫著「潘總」,便在群里好奇地詢問:潘總是誰?

另一個人回:好人唄。

是啊,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你是個善良的中國人。

謝謝你,好人潘總,也謝謝每一位為疫情付出的人。

你們可能在異國小有成就,但我們也知道,獨自在外打拚的人,哪一個是容易的呢?

千言萬語不說了,一句「好人」,是素不相識的我們,給你們的最真心的讚譽。

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了。

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會長梁冠軍講:

「你看華僑華人的微信朋友圈,捐款捐物的各類消息一直在刷屏,大家都關注著疫情。

「很多華人都在想辦法,利用自己的個人關係,向自己認識的美國醫院、診所、醫生訂貨,每個地方訂100個、幾十個,積少成多,再成批發回國內。

「大家都在積極參與,平時不冒泡的會員也都出來捐錢。

「很多華僑華人,都是不惜代價去找物資的。有人約定好的廠家臨時變卦,有時物資緊缺價格飛漲,談成的每一次交易都讓人精疲力竭,但華僑們就是這樣不斷地出錢、出力,找貨源,運回國。

「祖國有難,需要幫忙,我們海外華僑華人要盡微薄之力,義不容辭。」

於是,在這樣的努力下,世界各地的醫療物資,紛紛湧向中國。

這是寮國湖南商會運回來的:

這是卡達中資企業的戰果:

這是芬蘭華人的戰果:

醒目的五星紅旗背後,是一顆顆拳拳的赤子心。

這是埃及華人的戰果,有差不多10噸:

很多外包裝箱上都沒有品牌圖案,因為時間太緊張,廠家來不及印。

就這樣,一批批物資裝上航班,帶著一顆顆中國心,飛回祖國。

所以,你懂了嗎?什麼叫「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這些海外華人,平時散落在世界各地,背井離鄉,辛苦打拚,各有各的不容易。

但是,當祖國有難,他們聽到號令,立刻齊齊回身望向祖國,千里萬里送來「糧草」。

拳拳遊子心,殷殷報國情,令人感動。

有一個原本想回國過年的華人,因為疫情不得不放棄了計劃,他寫道:

一夜之間,祖國成了我們回不去的故鄉。

而當太陽再度升起,我們卻發現,自己和祖國的距離,從未如此接近。

都說血濃於水,平時我們其實並不覺得。

就像一家兄弟,平日裡也不會多麼親密。只有遇到了事兒,情分才見分曉。

這次國家有難,那些海外華人的義舉,讓我們切身感受到:無論男女老幼,無論生活何處,「中國」兩個字,都深深刻在每個中國人的基因里,不會因時間或距離而消失,更不會褪色。

我們也忽然發現,「中國人」三個字,原來分量如此之重。

那麼今天,就讓我們站在一起,手牽著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

我們同心協力,沒有什麼難關過不去!

雖然我們分散於世界各地,

但我們的心連在一起。

【言之有「禮」,天天贈刊】小編將從本文選取1則走心留言,贈送2020年第5期《青年文摘》雜誌1本~

作者簡介:李月亮,高人氣專欄作家,新女性主義者,紮實寫字的手藝人。解讀情感,透視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萬千女性成長。新書《婚戀心理學:愛過你,不如愛著你》熱賣中。微信公眾號:李月亮(bymooneye)。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

老人捐款該不該收?這是我看過最好的答案

凈說大實話!張文宏這個硬核醫生我是迷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