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小孩子怪怪怪怪怪有意思的

2020-02-08   青年文摘

作者:馬路

來源:馬路青年(ID:maluqingnian)

一直以來,10後在我眼中都是一幫怪小孩。

他們說著一般人聽不懂的黑話暗語,談場戀愛就像跟網速賽跑,年紀輕輕便參透了「手裡有錢比什麼都重要」的人生哲學。

圖/10後空間

10後,有點不一樣。

微博上有個話題:

或許,這裡面的小孩能讓你更了解10後,他們當中不只有愛無理取鬧的熊孩子。

一位女司機下車後,不小心將錢包掉落在車旁,被路過的小學生撿到。

圖/微博@最走心的視頻

小朋友看到駕駛位無人後又走到另一側,敲了敲車窗,依舊沒人回應。

圖/微博@最走心的視頻

隨後,他走到車前,放下了書包,開始一邊寫作業一邊等待車主。在車主返回後將錢包交還給她,還拒絕了贈予的感謝費。

圖/微博@最走心的視頻

他本可以選擇將錢包交給警察直接離開,但他並沒有那樣做,因為知道失主一定很著急,所以寧願在並不適合寫作業的地方等著失主回來。

有時,某些事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可能會挽救一條生命。

在回家的路上,兩個小朋友看到前面窨井上沒有井蓋。

他們倆瞅了瞅井洞,從路邊搬起幾大塊氣泡磚圍在井洞旁,阻攔和警示路過的行人及車輛。

圖/微博@他只是個孩子啊

路過這個坑的人肯定有不少,但願意為此停下腳步的是兩個孩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幫助別人時,我們往往會顧慮太多,但小孩子還是保持著那顆單純的童心。

在玉林街頭,一輛三輪車撞倒一個小男孩後倉皇逃竄。

圖/中國新聞網

路邊店鋪的大人看到後,也沒有上前救助,反倒是一個穿著紅色衣服的男孩,把受傷的小男孩從車來車往的道路中間,抱到了安全的地方,還為他擦拭傷口。

圖/中國新聞網

雖然身體瘦弱,但他就是這條街上最厲害的大力士。

大人多有顧慮,畢竟網絡上救人反被誣的新聞比比皆是。孩子就沒那麼多心思,只是單純地認為:這麼做,才是對的。

類似的事,還有很多。

牽著盲人走過泥坑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為他踢開路上的障礙物。

圖/微博@他只是個孩子啊

一輛公交車在斑馬線前避讓通行的路人,一個小女孩卻突然面向公交車駕駛員鞠了兩次躬以表示感謝。

圖/微博@合肥今天

沒有誰規定,必須要向讓路的公交車表示感謝,她這麼做完全是依照本能。

孩子的善良不只傳遞給人類,還有動物。

小女孩蹲在一輛白色轎車輪胎旁,兩隻手伸進輪胎與車蓋之間的縫隙,幫一隻被卡住的小貓擺脫困境。

由於縫隙太小,不太好展開手臂,小女孩嘗試了一次又一次,直到將它救出來為止。

而此時,還在下著小雨。

圖/微博@他只是個孩子啊

這些故事沒那麼轟轟烈烈,在平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相似的情景,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像孩子一樣做出相同的選擇。

在某些瞬間,這些10後的孩子又表現得像大人般成熟。

在父母長輩眼裡,他們還是那個需要被照顧的孩子。不過,在更小的孩子面前,他們又變成了可以依靠和信賴的「大人」。

福州的一個十字路口,一個7歲的小男孩站在人行道的交叉處,來回走了好幾遍,不停地張望,應該是迷路了。

圖/微博@中國警方在線

就在這個時候,走過來一個背著書包的男孩,他看到小男孩後上前跟他說了幾句話,接著就帶著他走進了附近的派出所。

在警察跟小男孩了解情況時,男孩默默地轉身離開。

圖/微博@中國警方在線

因為他的出現,迷路也不再那麼讓人害怕了。

要是沒有被視頻記錄下來,你都不知道孩子們小小的身軀里蘊藏了多大的能量。

2019年11月30日晚,江蘇高郵的一對老夫妻開著一輛代步三輪車回家,不慎掉進了河裡,連車帶人側翻在水中。

開車的老大爺從水裡爬上了岸,腿腳有殘疾的老太太卻依然被泡在水裡。

圖/荔直播

在附近居住的一個9歲男孩陶詩浩,獨自一人從家裡拖來了一把3米多高的竹梯,之後,他的母親又搬來另一把梯子。

在兩把梯子的幫助下,警察走下岸邊,用繩索固定住了三輪車,防止它滑向深水區,給後續的救援提供了充足的時間。

圖/荔直播

我雖然沒法下水救你,但我會拖著笨重的梯子儘量跑快些。

前不久,在青海省西寧市街頭髮生了一起地面塌陷事故。一輛在站點旁停車等待乘客上車的公交車掉入陷坑。

幾秒鐘之內,路面塌陷的面積越來越大,連路邊指示牌也折斷倒落。陷坑裡開始出現火花,冒出濃煙。

而從事故現場的視頻中看到,一個身穿黃衣的男孩從地坑邊緣救起了一名嬰兒。

圖/澎湃新聞

將嬰兒放在安全的地方後,剛死裡逃生的黃衣男孩又返回陷坑附近繼續救人。

這時,地面又發生了二次塌陷,他和另外幾個幫忙救援的大人一起掉進了陷坑,緊接著地坑裡發生爆炸,燃起火花。

圖/澎湃新聞

幸好,不久後有網友發出視頻,黃衣男孩被成功救出,只是受了些輕傷。

圖/澎湃新聞

網友們一直為他的安全揪心。

當時的情況非常危險,尤其是二次塌陷後發生爆炸,嚇走了不少圍觀群眾。

饒是如此,黃衣男孩堅持去救人。

你們總說「我們」是孩子,但有時「我們」更有擔當。

在談起小孩時,大人們經常用的詞叫「少不更事」,但這不代表小孩無知。在10後中,總有一群人超出了同齡人的幼稚,很是成熟。

在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麼有人說「10後是被毀掉的一代」?

這種問題從90後提到00後,現在又有人繼續追問:「10後是被毀掉的一代嗎?」

每一代都被上幾代稱為被毀掉的一代,冤冤相報何時了。

「痛苦」的經歷更容易被刻在回憶里,而有些溫暖的細節常常被忽略,人們心中留給快樂的地方越來越少,就會覺得活著越來越「難」。

10後可能年少但並不無知,懵懂但善良,做的事情很小但非常酷。或許,能讓一直調侃自己「太難了」的老阿姨、老叔叔們看到一絲亮光。

江山代有才人出,數風流人物還看10後。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馬路青年(ID:maluqingnian)。馬路,中年少女的楷模,比男人更講道理。社會學愛好者,熱衷一切新鮮有趣的事物。

不論是在哪個戰場,女性都不會缺席

開心一刻|最近體溫、呼吸、飲食正常,精神有點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