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不像我們想像那麼強大,西方工業也沒有衰退到依賴中國

2020-04-30   國機展覽

「在全球製造業的四級梯隊中,中國還處於第三梯隊,而且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要成為製造強國至少要再努力30年」。


「「中國製造」不像我們想像那麼強大,西方工業也沒有衰退到依賴中國。我們的製造業還沒有升級,但製造業者卻已開始撤離。」 ——工信部部長苗圩



新冠病毒是未來的信使,它強行按下全球經濟的暫停按鈕,帶來強烈的信息:人類文明已變得過於擁擠、過於躁狂、過於膨脹,正在奮不顧身地沖向沒有未來的懸崖。病毒提醒我們,回歸平實,人類什麼時候都不能妄自尊大!


這個時候,我們聽到了工信部長苗圩的聲音,平實,冷靜,謙虛,敬畏,真實,悲憫。這是我們與人類文明和諧的前提。忘記這個前提,動輒偉大……偉大是毒藥。回歸平實吧!


新冠病毒還帶來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靠複製別人的東西,是不可能有前途的。中國製造業還處於第三梯隊,這表明中國製造還有巨大的上升空間。中國人的聰明才智還有巨大的奮發創造的領域。


新近「逆全球化」、「中美脫鉤」與「美歐日產業遷移中國」的鼓譟日多。這有點過於杞人憂天。理由有這樣幾條:


1)經濟有其基本經濟規律,而不是聽憑政治化的鼓譟。資本是逐利的。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的大蕭條是不可避免的。而中國巨大有支付能力的購買力,將不可避免地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市場在哪裡,機遇就在那裡。歐美日資本不會迷失本性。


2)投資者看好中國。目前,美國《福布斯》雜誌公布了一年一度投資領域的「奧斯卡」—— 2020年「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The Midas List)。美國的上榜者數量最多,有73位。所在國為中國的上榜者為20位。上榜者中有五分之一的所在國為中國,這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中國在投資界和科技界的影響力。


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連續三年蟬聯全球第一,再次刷新了由他創造和保持的華人投資家最高紀錄。《福布斯》在評選中稱:「作為曾經的創業者,沈南鵬已連續三年蟬聯榜首,宇節跳動、拼多多、美團、阿里巴巴等諸多領軍企業背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中國本土產業創新,成為世界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3)世界不是平的。全球產業鏈在疫情後註定會重塑。中國也會建立健全自己的產業體系。高端產業將是中國人奮進的領域。而中國領軍公司,也會更加注重國內供應鏈的比重。以前美歐日公司別國投資,往往帶著一個龐大的企業群體。而中國公司則會更簡單地選擇已開發國家已經成熟的供應商。逆全球化趨勢,將使華為等領軍企業,拿出更多份額培植國內供應商。比如,華為如果一年拿出3000億元,配置國內供應商,肯定會有新的創新型供應商湧現。


4)中國人的基礎產業素質在日漸提升。製造業的基礎能力,以及通暢物流的基礎設施,都會展現著對國際產業資本的巨大吸引力。


自主與依賴、開放與封鎖將會不斷達到新的平衡。逆全球化與深度全球化同時挺進。世界由此變得更加複雜,但同時也更加穩定。這起初會使人摸不著頭腦,但之後則顯示出其內在意義:具有未來能力意味著能在全新的層面,將矛盾與悖論相互聯接。


從未來前進到當下,那些對未來的疑慮驚恐和不安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站在未來「我」的方位上,用「未來意識」透視當下,一種內在的、新的自我意識在覺醒。如果中國企業各個以創造大美絕活為己任,中國產業重置和升級,前景不可估量。


疫情期間,很多國家連口罩都生產不了,必須依賴中國進口,這讓很多國人覺得歐美都不行了,關鍵時期還是中國強大,自信心開始無限膨脹。


不過,政府還是很清醒的,只是民間反應太狂熱。


工信部部長苗圩說:「中國製造」不像我們想像那麼強大,西方工業也沒有衰退到依賴中國。我們的製造業還沒有升級,但製造業者卻已開始撤離。在向服務業轉型的口號聲中,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按捺不住,站出來說了真話。


苗圩在對《中國製造2025》進行全面解讀時指出,在全球製造業的四級梯隊中,中國還處於第三梯隊,而且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要成為製造強國至少要再努力30年。


作為主管製造業的中央大員,苗圩的觀點基本上代表了國家認知。


苗圩說,全球製造業已基本形成四級梯隊發展格局:第一梯隊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第二梯隊是高端製造領域,包括歐盟、日本;第三梯隊是中低端製造領域,主要是一些新興國家,包括中國;第四梯隊主要是資源輸出國,包括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非洲、拉美等國。


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今天,許多人為服務業超越製造業成為國民經濟第二大產業而歡呼,甚至認為中國可以逾越工業化發展階段,直接進入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對此,苗圩認為,不管是從歷史經驗還是現實情況來看,這都是脫離實際的一種觀點。


看看全球科技實力排名,中國還差多遠:


第一名:美國


迄今為止,美國的大學彙集了全球70%以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在全球最頂尖的20所大學中,按科學貢獻度計算,美國占了17所(清華大學大約排名在600名左右)從麻省理工到加州理工,培養了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師和最頂尖的科學家。


全球十大科技頂尖公司,美國占據了八家!英特爾向全世界提供晶片,微軟公司和甲骨文公司占據了軟體業的基礎市場(從百度到騰訊到中國各個政府部門,都使用甲骨文提供的資料庫軟體和技術)。



美國甲骨文公司Oracle辦公區。Oracle是全球最大的信息管理軟體及服務供應商,成立於1977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Redwood shore。


美國擁有全球最頂尖的實驗室,在軍工領域,在航空航天領域,在醫學技術領域,在信息科學領域……美國以無可匹敵的實力和壓倒性的技術優勢雄居世界之首。


假如明天美國說他們研究出了一款飛碟,也沒人會奇怪。


第二名:英國


羅羅發動機。這樣一個發動機,牽動的是材料、機械、動力諸多的領域。而中國的大飛機夢,還剛啟程。


我們眼前所見的,滿眼都是日本和德國的設備,但是卻很少有人關心,這些機器設備最核心的部分大多使用了由英國ARM公司設計的晶片。


總部設在劍橋的ARM公司無疑是英國科技上皇冠上最珍貴的寶石


諾獎獲得人數,英國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在世界最好的200所大學中,美國占據了75所,英國占據了32所,遠遠超過其它國家。


儘管英國在工業規模上有所衰退,但它仍擁有世界頂尖的航空發動機企業羅羅,在鋼鐵、製藥、生物育種、航空航天、機械、微電子、軍工、環境科學等方面都處於世界一流之列。


由於英國擁有世界上不少最好的大學(僅次於美國),英國依然保持著世界第二的科學技術,對世界科技做出了傑出貢獻(如世界第一隻克隆羊)。


第三名:日本


美國國家專利局的專利申請數中,日本是僅次於美國自己本身的第二大國,這一直被視作是日本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全球大學的排行榜和對世界科技貢獻度上面,日本的大學僅次美英。


日本擁有很多大集團和大公司,如東芝,三菱等等,這些公司都擁有很強悍的科研實力,日本注重細節的精神讓他們的產品在市場上擁有更好的用戶體驗,從而占據市場,這也讓他們擁有更多研發經費。從開始的仿造到後來的技術創新,日本的崛起成為亞洲的一個神話。


在20個關鍵科技領域,日本的排名都很不錯,在材料科學,尖端機器人等等,日本都擁有巨大科研實力。


日本未來科學館的巨型OLED地球儀


日本經濟近年來或許出了些問題,但絕對沒有停止科技升級的步伐。


第四名:法國


巴黎擁有相當多的知名大學,法國大學一般分為高等商學院和工程師學院,是典型的精英教育模式。


與英國不同,法國保持科技優勢是通過國家的高投入來實現,法國擁有五十多名諾獎獲得者,十多名菲爾茲獎獲得者。在20個關鍵科研領域,法國都居於世界前列,儘管浪漫的法國人似乎比日本人和德國人都更慵懶,但在科學研究上面,他們更富有創新精神和冒險精神。


法國在航天,能源,材料科學,空間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均比較明顯!


法國出產了全球首款商用無人駕駛汽車


第五名:德國


說到德國,大家就會想起德國的工具機,德國的精密機械,德國人一絲不苟的精神! 迄今為止,德國有七十多位獲得諾貝爾獎,要多於法國和日本。


不得不說一下,與大多數人想像的不一樣,科研其實也是一種體力活(雖然創新精神很重要),一種既枯燥又乏味的體力活。一個實驗可能要重複一千次,找出一個錯誤可能需要幾天幾夜,哪怕你想的全部是正確,但只要一個微小的錯誤,就足以阻擋科研的步伐。德國人的品質在這方面就具有優勢。


與法國一樣,德國的大學也是按照專業排名,而不是學校排名的。每一個學校都有自己擅長的專業。


德國的科技來源於德國的教育,更來源於德國的製造業。


工業4.0,中國的夢想,德國的現實。


第6到19名分別是:芬蘭、以色列、瑞典、義大利、加拿大、荷蘭、丹麥、瑞士、澳大利亞、挪威、比利時、俄羅斯、新加坡、韓國。


即使是新加坡,它不只是擁有和香港一樣的金融和貿易中心,事實上新加坡在科技和工業上花的心思比服務業還要多。


南洋理工大學是世界前三十名的大學。新加坡製造業有四大支柱產業:石化、電子業、機械製造、生物醫藥。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和石化中心。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自升式石油鑽井平台製造國。從謀篇布局的角度看,新加坡比香港的眼光高遠太多。


工信部長苗圩說,在科技實力的5個級別里:


第一級,核心,美國。


第二級,發達,英國,德國,法國,日本。


第三級,登堂入室,芬蘭、義大利,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亞,挪威,韓國等中等已開發國家。


第四級,在大門口,中國,印度,墨西哥,南非等發展中國家。


第五級,落後,其餘發展中貧窮國家都在此列。


中國在製造業上要走的路有多長?


工信部部長苗圩說,在全球製造業的四級梯隊中,中國還處於第三梯隊,而且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要成為製造強國至少要再努力30年。


30年真的不算長。國人成天還沾沾自喜於第二大經濟體,殊不知還差得太遠太遠!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關注注最新技術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工具機工具展覽會(CIMES2020)將於2020年8月17-21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順義)舉辦,歡迎您蒞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