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當年沒人覺得我像主席(圖)

2019-10-07     不忘初心腳踏實地

古月:當年沒人覺得我像主席(圖)

點擊此處查看其它圖片

古月的突然離世,使得世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這位從影22年、只扮演過毛澤東的特型演員,上月中旬接受了鳳凰衛視《魯豫有約》節目的專訪並在今天播出。古月在與陳魯豫的對談中,敞開心扉談及了不堪回首的童年、人生的轉折———被葉帥欽點為扮演毛澤東的特型演員以及與張燕的相識相戀。

「我絕不是主席當年丟掉的孩子」

由於主席當年曾經丟過一個孩子,再加上古月又是孤兒出身,所以報紙上曾有過很多傳言,說古月就是主席當年丟的孩子。對此,古月透露,當年曾有個人給他寫信,說和他是兄弟,都是賀子珍生的。甚至當時湖南一個研究黨史的部門,還派人向古月了解情況,說毛主席曾經在武漢丟失了一個孩子,而古月又是在武漢出生的,年紀很小就沒了父母。但他堅稱這是不可能的,「我是湖北人,毛主席是湖南人,湖北跟湖南相差很遠哪。長得很像,很巧,但絕對不是他的兒子。」

童年往事不堪回首

1939年,古月出生於湖北漢口。解放後,熱愛繪畫和文學創作的他喜歡在作品上署名古月,這個名字也就一直延用了下來。由於從小失去父母,在五六歲的時候,他和姐姐被收容到廣西桂林孤兒院。隨後的10年,他就在一次次的打罵、一次次的處罰中度過。曾經有一次古月和幾個小朋友違反了院規,管教的老師不僅打手心,還把瓦敲碎了讓他們跪在上面。「那種滋味啊,很難受,把膝蓋都跪出血來了,我姐姐站在旁邊,敢怒不敢言,她只能哭。所以往事啊,是不堪回首。」「沒有媽媽、沒有爸爸的孩子很可憐,那個時候看到一些媽媽帶著自己的孩子,給他們買糖吃,我們很羨慕。我就問姐姐,我的媽媽在哪裡?她也說不清,我們姐弟只能抱在一起哭。」古月說。

跟著姐姐進軍隊文工團

後來孤兒院從桂林遷到了南寧,正巧遇到十三軍文工團要人,古月的姐姐入伍了,離不開姐姐的古月也要求參軍,於是就跟著文工團向雲南進軍。每天聽著文工團團員練唱、練樂器,古月感覺那是個全新的世界,非常嚮往。可是那個時候古月太小了,學拉二胡學不會,於是就敲木魚為其他演員打節拍,古月常常敲著敲著就睡著了。

20歲前沒人覺得我像主席

20歲以前,沒人覺得古月長得像毛主席,直到「文革」期間,有一次古月出差,坐在火車上,一個男同志老盯著他看,然後從旅行包里拿出《毛主席去安源》的畫,說古月像毛主席。旁邊的人過去看看畫,再看看古月,都說像,那是古月第一次發現自己像毛澤東。「後來,我也到新華書店買了一張《毛主席去安源》,回去又對著鏡子反覆照,照來照去,覺得真有點意思。」後來在辦公室,古月還有意識地想證實一下,看是不是像,於是就把頭髮中分,還要支煙抽起來,於是古月像毛主席的消息就在他們機關傳開了。

被葉帥欽點扮演毛澤東

20世紀70年代,新中國的開國元勛們相繼去世,當時國務院文化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發出了關於挑選特型演員的通知。總政文化部等領導視察古月他們軍區,還指派他跟隨,後來古月發現領導們總是對他進行議論,事後才知道是對他進行考察。不久之後,古月就接到了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的通知。可是古月卻一直拖著沒去,心裡特別矛盾,怕演不好主席,但姐姐最終說服了他。結果扮演毛主席的30多個人中選出了3個,其中包括古月,照片被送到葉帥那裡,葉帥看了以後,在古月的照片上畫了個圈,就算圈閱了。

與夫人相識頗有趣

古月演毛澤東,贏得了鮮花、掌聲、榮譽,也通過這個贏得了愛情。夫人張燕是內地最早扮演宋慶齡的女演員,實際上張燕成名比古月更早,但為了丈夫的事業,她甘願低調淡出影壇,全心全意輔佐著古月的演藝事業。「我嫁給了古月以後,就覺得上帝是公平的,不可能什麼都讓我得到,我得到了古月,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安慰和幸福。我和古月的愛永生永世伴隨著古月和我。」兩人的相識頗有點戲劇色彩,當時張燕正在八一廠拍片,住在招待所,古月也剛調到八一廠,兩人樓上樓下住著。有一天張燕拍完戲,在洗碗筷時,古月上樓來了,「我一回頭,緊張得不得了。那個時候的古月很清瘦,很帥。有著剛里有柔的、成熟男人的面孔。」就這麼一來二去,兩人很快走到了一起。由於古月拍片子常常顧不到家,張燕把家裡的事全攬了下來,有什麼怨氣就記在日記里。她說,「這麼多年來,古月把我磨得越來越有女人味了,我很感謝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k4pqm0BMH2_cNUgfC4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