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何一見到乾隆就很喜歡他?乾隆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2019-10-17     不忘初心腳踏實地

康熙為何一見到乾隆就很喜歡他?乾隆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提到愛新覺羅這個姓氏,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愛新覺羅是歷史上清朝皇室的姓氏,正因如此,這一姓氏就變得無比尊貴起來。

實際上,在滿族的姓氏中,愛新覺羅只是個小姓。我們常說滿族有八大姓,分別是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絡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鈕祜祿氏,其中根本沒有愛新覺羅。

清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一共有十個皇帝,在愛新覺羅統治天下的將近三個世紀的時間裡,愛新覺羅家族子孫繁衍十分迅速。現如今,姓愛新覺羅的人已經高達30——40萬。

乾隆是清朝歷史上最為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和他的祖父康熙都非常有名,而康熙之所以一見到乾隆就很喜歡他,就和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有關。

乾隆的生母熹貴妃鈕祜祿氏實際上並非雍正的寵妃,在嫁給雍正的二十多年裡,她始終居于格格之位,等同於侍妾,地位卑微。

據說,熹貴妃後來倒是得了寵,卻也是拿命博來的寵愛。

原來,康熙年間,雍正曾患過一場大病,差點死掉,鈕祜祿氏不顧個人安危,悉心照顧雍正,事事親力親為,由此雍正才對她另眼相看。

除了捨命照顧的恩情,雍正對鈕祜祿氏另眼相看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鈕祜祿氏之子弘曆深得康熙的寵愛。

弘曆十歲時,曾跟隨父親雍正初侍康熙,在圓明園牡丹台參加了一場宴會。

據說當時康熙一見到弘曆就非常喜愛,稱弘曆「是福過於予」,連聲稱讚鈕祜祿氏是有福之人。

在那之後,他就對弘曆喜歡得不得了,還把弘曆接進皇宮讀書,親自撫養他,其餘諸孫都沒有這樣的待遇。

康熙對乾隆的喜愛自然不會是毫無緣由的,那天,他曾就愛新覺羅這個姓氏問了弘曆一個問題,他說:「你知道愛新覺羅的意思嗎?」

弘曆回答:「是金子的意思。」滿語的「愛新」就是金,弘曆這樣回答也算答對了。

但康熙隨即又問道:「那你覺得這世上最寶貴的東西是金子嗎?」

這問題不可謂不刁鑽了,若弘曆回答為是,因金即為「愛新覺羅」,承認金子最寶貴,則相當於承認他們皇族的姓氏是這世間最珍貴的東西,他以此為榮。

可若弘曆回答為否,萬一觸怒了康熙可怎麼辦,必須得找個萬無一失的答案。

當時,弘曆年紀尚幼,卻不假思索的回答到:「不是,世間萬物屬仁義最為寶貴。」

康熙聽到這個答案十分滿意,也難怪他一直那麼喜歡弘曆了,甚至坊間傳言,康熙之所以讓四阿哥胤禛即位,就是為了將來把皇位交到他最愛的孫子弘曆手裡。

但最終立誰為儲君都是雍正說了算,雍正最終選擇了弘曆,還是說明弘曆自己有真本事,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雍正的選擇,弘曆成為了可比肩康熙的傑出帝王,使清朝達到了全盛!在中國古代歷史中,能被稱作千古一帝的皇帝不多,漢武帝劉徹就是最為著名的一個。

漢武帝15歲登基為帝,共在位54年,在他的統治下,漢朝國力空前強盛,威名遠震匈奴。

自古以來,每個皇帝在位時,都不得不面臨同一個問題,那就是選一位合格的繼承人。

就算是漢武帝這樣的千古一帝,在選繼承人時,也有為難的時候。他不是只有一個兒子,他的兒子們也不是不優秀,但他最後卻立了年僅7歲的小兒子劉弗陵為繼承人,給後世留下種種疑團,他為什麼這樣做呢?

漢武帝一共有六個兒子,劉弗陵並不是最優秀的一個,他年紀最小,武帝將皇位傳給他時,他還只是個孩童,那他憑什麼打敗五個哥哥,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呢?

民間有句話叫「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這句話放在漢武帝身上,都挺合適的,因為他既器重長子又寵愛小兒子。

漢武帝的長子就是衛子夫所生的劉據,史稱戾太子、衛太子。劉據為政寬厚,聰明能幹,武帝對這個大兒子寄予厚望,可最後父子倆卻因一場誤會而兵戎相向,最終劉據起兵失敗,自殺而亡。

劉據死後,衛子夫自盡謝罪,衛氏外戚遭受重創,地位直線下降。後來,武帝終於得知了劉據之死的真相,他後悔不已,還殺了江充為子報仇,但依然無法挽回愛子被逼自盡的事實。

經過劉據這件事,武帝在選擇繼承人上變得很小心,等他垂垂老矣以後,仍然沒決定好繼承人。

除了劉據,武帝還剩五個兒子,劉閎就是他的二兒子,其生母王夫人還是武帝非常寵愛的妃子。按照立嫡立長的古訓,皇位本該輪到劉閎來坐,只可惜劉閎太短命,18歲就死了。

老大老二都死翹翹以後,武帝的三兒子劉旦開始不淡定了,這個不淡定不是指他怕下一個死的就是他,而是皇位近在眼前,他的內心蠢蠢欲動。

劉旦做了什麼呢,在兩個哥哥接連去世之後,他寫了份奏摺請求入宮宿衛。宿衛本是太子職責,劉旦的意思已經表達得十分清楚了,他就是想要當太子。

誰知道,漢武帝看到這份奏摺後非常生氣,直接削了劉旦三個縣的封地,把劉旦痛罵了一頓。

其實劉旦恰恰是武帝剩下的幾個兒子中最出色的,他文韜武略俱全,只可惜他的急功近利惹怒了武帝,否則皇位還真可能落在他頭上。

劉旦之後則是漢武帝四兒子劉胥,劉胥和劉旦同時封王,但他們兩個人的性格和做事風格卻是完全不同,如果說劉旦是最出色的,那劉胥必定是最「草包」的,此人只喜歡貪玩享樂,行事沒有法度,唯一的優點就是力氣有點大,一看就是個莽夫,讓他做皇帝,武帝是絕對不放心的。

至於五兒子劉髆,武帝倒也挺喜歡他,畢竟他的母親可是美貌傾國傾城的李夫人,只可惜劉髆是李廣利的外甥,李廣利投降匈奴之後,他就和皇位無緣了,比漢武帝還早死一年。

最後只剩下一個小兒子劉弗陵,漢武帝沒得選,那就他吧。當然,武帝也做了雙重保險,一是「殺母立子」,殺了劉弗陵的母親趙婕妤,以防呂后之事重演;二是同時找了四位輔政大臣,他們互相牽制,就不會讓年幼的皇帝大權旁落。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作為父親來講,武帝還是心疼孩子的,如果他傳位給除劉弗陵以外的任何一個兒子,其餘的兒子都要遭殃。

正因劉弗陵年齡小,沒有捲入皇位爭鬥,和哥哥們也沒有嫌隙,他才不會為難他的哥哥。

武帝在選繼承人上實在是用心良苦,劉弗陵成為了一個明君,唯一可惜的就是他身體差,二十出頭就病死了。提到愛新覺羅這個姓氏,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愛新覺羅是歷史上清朝皇室的姓氏,正因如此,這一姓氏就變得無比尊貴起來。

實際上,在滿族的姓氏中,愛新覺羅只是個小姓。我們常說滿族有八大姓,分別是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絡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鈕祜祿氏,其中根本沒有愛新覺羅。

清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一共有十個皇帝,在愛新覺羅統治天下的將近三個世紀的時間裡,愛新覺羅家族子孫繁衍十分迅速。現如今,姓愛新覺羅的人已經高達30——40萬。

乾隆是清朝歷史上最為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和他的祖父康熙都非常有名,而康熙之所以一見到乾隆就很喜歡他,就和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有關。

乾隆的生母熹貴妃鈕祜祿氏實際上並非雍正的寵妃,在嫁給雍正的二十多年裡,她始終居于格格之位,等同於侍妾,地位卑微。

據說,熹貴妃後來倒是得了寵,卻也是拿命博來的寵愛。

原來,康熙年間,雍正曾患過一場大病,差點死掉,鈕祜祿氏不顧個人安危,悉心照顧雍正,事事親力親為,由此雍正才對她另眼相看。

除了捨命照顧的恩情,雍正對鈕祜祿氏另眼相看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鈕祜祿氏之子弘曆深得康熙的寵愛。

弘曆十歲時,曾跟隨父親雍正初侍康熙,在圓明園牡丹台參加了一場宴會。

據說當時康熙一見到弘曆就非常喜愛,稱弘曆「是福過於予」,連聲稱讚鈕祜祿氏是有福之人。

在那之後,他就對弘曆喜歡得不得了,還把弘曆接進皇宮讀書,親自撫養他,其餘諸孫都沒有這樣的待遇。

康熙對乾隆的喜愛自然不會是毫無緣由的,那天,他曾就愛新覺羅這個姓氏問了弘曆一個問題,他說:「你知道愛新覺羅的意思嗎?」

弘曆回答:「是金子的意思。」滿語的「愛新」就是金,弘曆這樣回答也算答對了。

但康熙隨即又問道:「那你覺得這世上最寶貴的東西是金子嗎?」

這問題不可謂不刁鑽了,若弘曆回答為是,因金即為「愛新覺羅」,承認金子最寶貴,則相當於承認他們皇族的姓氏是這世間最珍貴的東西,他以此為榮。

可若弘曆回答為否,萬一觸怒了康熙可怎麼辦,必須得找個萬無一失的答案。

當時,弘曆年紀尚幼,卻不假思索的回答到:「不是,世間萬物屬仁義最為寶貴。」

康熙聽到這個答案十分滿意,也難怪他一直那麼喜歡弘曆了,甚至坊間傳言,康熙之所以讓四阿哥胤禛即位,就是為了將來把皇位交到他最愛的孫子弘曆手裡。

但最終立誰為儲君都是雍正說了算,雍正最終選擇了弘曆,還是說明弘曆自己有真本事,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雍正的選擇,弘曆成為了可比肩康熙的傑出帝王,使清朝達到了全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sdc620BMH2_cNUg7AT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