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
欄目|考研錄取
不出意料,2020年考研,很多考生和家長又在抱怨:初試成績太低,考研壓分,某些學校不近人情。
果真如此嗎?冷絲每次看到這樣的抱怨和一些網絡上的消息,總是感覺不可思議,高校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為何要壓分?因為,壓分過頭了,部分專業沒辦法招滿,今後將面臨縮減招生指標。最重要的是,各大高校也有講求面子的習慣,一個專業如果需要通過調劑招生才能招滿,該專業會被嫌棄的!
所以,從高校的角度來看,他們可不願意壓分。
以2018年到2019年研究生考試成績和複試線來看,4所頂級高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部分專業的複試線過了400分,這就說明,這些高校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的成績普遍偏高,而且不是一般的高!
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的金融學專碩每年初試成績都普遍偏高,複試分數線曾經達到402分,該校稅務專碩的複試線也達到400分。北京大學的應用統計學專碩一度高達400分。華中科技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複試分數線為405分,這更是高得離譜。2019年的碩士研究生複試,北京師範大學很多專業複試線超過390分,該校過去幾年很多專業的複試分數線也很高。
也就是說,這4所高校的很多專業初試成績都很高。現在的問題是:那些抱怨壓分的考生,你們為何不報考這些高校呢?你有本事報考這些名校嗎?
不僅僅是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這樣的一流高校,很多一流高校,比如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頂級高校,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成績普遍偏高,冷絲還是那句話,你不要抱怨壓分,你有本事報考這些初試成績偏高的高校。
對於高校和其他研究生招生單位來說,考研壓分存在可能嗎?又如何操作?
冷絲用這種解釋方法來說明,可能容易讓你聽懂。
比如,某所高校的某個大類專業需要招生20人,報考和參考人數200人,按照教育部規定,參加複試的人數必須達到25人,該專業才能展開正常的複試。那麼,該校的某個專業該如何展開初試試卷的閱卷工作呢?
一般而言,無論是國家複試線、自劃線,還是某所學校的複試線,每年的變化並不大,而公共課政治和英語每年的成績變化也不大,唯一變化大的是專業課考試成績。而為了讓最為優秀的學生進入複試,這所高校某專業的閱卷教師都會本著負責任的態度閱卷給分,因為,畢竟學生是自己招進來的,如果把關不好,最終麻煩的還是碩士研究生導師。
如何是負責任的態度呢?統一評分標準,客觀公正對待每一份試卷,既然是同一個標準,那麼,如果考分低,那就是普遍低;如果是高,那就是普遍高,這就即不存在「壓分」,也不存在「提分」。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所謂的「壓分」是不可能存在的。
再就是,如同高考閱卷一樣,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閱卷,也是採用流水作業的方式,30分以上大題,大部分高校都會採用兩人閱卷取其綜合分的方式,由此保證公平公正。從具體操作流程來看,壓分也是不可能存在的現象。
因此,冷絲認為,與其抱怨被壓分,考生還不如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是不是自己學藝不精?考生最好還是多多反思總結自己,多多吸取本次考研的經驗和教訓,這樣才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