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檢察工作,「破題」之後如何「解新題」「答難題」?

2019-11-04     仁壽縣人民檢察院

新時代檢察工作開局良好,但還只是「破題」,必須持之以恆「解新題」「答難題」!7月20日,在大檢察官研討班上,張軍檢察長的講話通篇圍繞「解新題」「答難題」展開。檢察工作有哪些「新題」和「難題」?檢察機關該如何一一破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檢察官既是犯罪的追訴者,也是無辜的保護者,更要努力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和法治進步的引領者

檢察官履職立場是什麼?張軍在講話中首先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闡述。

新修訂的檢察官法首次以立法形式對檢察官履職立場作出規定:客觀公正。這體現了檢察機關的憲法定位,體現了新時代對檢察官職業的根本要求。

從客觀公正的履職立場出發,檢察官的角色定位應是怎樣的?張軍回答說:「進入新時代,我們必須始終牢記:檢察官既是犯罪的追訴者,也是無辜的保護者,更要努力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和法治進步的引領者。」

堅守客觀公正立場,「要」在轉變觀念。檢察機關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這一憲法定位決定了檢察官決不只是單純履行「國家律師」只重或更重追訴的職責,而應把客觀公正作為履職的本質要求。

堅守客觀公正立場,「重」在提升能力。這個能力,既體現在捕與訴、引導偵查取證、判斷運用證據、準確適用法律規定、正確運用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等過程中,也體現在訴訟監督、發現案件事實真相、指出糾正錯誤、監督糾正違法等過程中,是全方位的要求。

堅守客觀公正立場,「旨」在維護權益。檢察機關辦理的一切案件,旨在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別無其他。

「檢察機關在履行各項法律監督職責時,只有秉持客觀公正立場,才能真正當好公共利益的代表、公平正義的守護者。」張軍強調。

辦案是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的基本方式

辦案是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的基本方式。如何把握檢察監督與檢察辦案的關係?

「『辦案中監督、監督中辦案』,重在監督要精準、辦案要優質,把監督做實、把案件辦好。」張軍回答說。

一方面,要切實提高對刑事訴訟監督重要性的認識,充分發揮「捕訴一體」優勢,優質高效辦理捕訴案件;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更加自覺將刑事訴訟監督融入捕、訴工作中,一體提升辦案、監督質量和效率。最高檢將通過案件質量指標評價體系加以引導。

在「捕訴一體」推進過程中,尤其要堅決糾正形式上「捕訴一體」、實質上捕訴由一個部的兩個辦案組、一個辦案組的兩名檢察官分別辦理的錯誤做法。要肯定並推行一些地方市、縣兩級檢察院在工作中以新的檢察官辦案組織實行「捕訴一體」機制。

檢察官在刑事訴訟檢察環節承擔主導責任

今年的最高檢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要切實履行檢察官在刑事訴訟中的主導責任。對此,該作如何理解?

「從我國檢察機關的憲法定位和刑事訴訟制度設計看,檢察官在整個刑事訴訟中的檢察環節是承擔主導責任的。」張軍解釋說。

修改後刑事訴訟法確立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十分典型的以檢察官主導責任為基礎的訴訟制度設計。落實、發揮好檢察官主導責任,貫徹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不僅需要檢察官法庭上有較強的指控證明犯罪能力,更需要檢察官整體司法能力的提升,包括釋法教育安撫、做群眾工作的能力以及與律師的溝通能力等。

「需要特彆強調的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全面鋪開後,防止被『圍獵』是對檢察官的一個新的現實考驗。」張軍認為,必須進一步完善、嚴格司法責任制和內部監督,堅決懲治可能出現的司法腐敗,讓人民群眾、社會信任,讓黨中央放心。

案例工作決不僅僅是案件辦完以後的工作

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目前,最高檢已經發布5批改版後的指導性案例,修訂了關於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加大指導性案例編髮力度,旨在通過典型案例規範、指導各級檢察機關辦案,同時以案釋法,促進法治社會建設。

如何深化案例推選、運用、指導工作?張軍首先談到了地方檢察機關的「案源」問題。

「各級檢察機關都辦理了大量案件,但能成為典型案例僅屬個別,這說明案例意識不強,政策指導意識不強,案例敏感性不夠。」張軍明確要求,最高檢可以發布指導性案例,省級檢察院也要收集、篩選、發布典型案例,加強對下指導。市、縣兩級檢察院作為案例的「富礦」,要注重總結、積累、報送。

案例工作決不僅僅是案件辦完以後的工作!

「受理的典型、影響性案件,要有『培養』意識,一開始就按指導性案例、典型案例的標準去辦,努力辦成精品案。」張軍說。

案例發布了就要學、用,不能束之高閣。圍繞案例「運用」問題,張軍提出了具體要求。

「最高檢制發的指導性案例,都經案例指導委員會討論、篩選、修改,再報送檢委會認真研究、取捨、決定,是全國檢察機關辦案精品中的精品,是指導各級檢察機關辦案的『樣板』。各級檢察機關檢委會都要認真學習、研討,對照本院已辦過的典型案件總結得失,不斷提升監督辦案能力和水平。」張軍說。

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

目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已進入考驗韌勁、啃「硬骨頭」的重要階段。檢察機關如何在當前專項鬥爭持續深入推進中充分履職、依法推進?

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要在確保辦案質量前提下,提高辦案效率,把案件更好更快辦出去。要始終把「破網打傘」放在頭等重要位置。

「省級檢察院要落實涉黑案件和重大涉惡案件統一逐案把關的要求,對案件質量負總責,切實做到『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張軍說,「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辦案質量這根弦一定要繃得緊而又緊!」

就在上周,最高檢選編了5起掃黑除惡典型案例,有體現「不放過」的,有體現「不湊數」的。「各地要組織學習,不僅內部要作為辦案參考,還要印送本地政法委、法院、公安機關參閱,促進形成共識。」張軍說。

群眾信訪7日內回復3個月內答覆是全國檢察機關的共同責任

目前,檢察機關開展群眾信訪工作,已經基本實現7日內程序性回復,3 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覆工作也推動了一大批積壓信訪案件得到集中辦理。7日內回復、3個月內答覆,一時間增加了大量的檢察工作量,這樣的付出和辛苦,其價值在哪裡?

「做到件件有回覆,增加了我們的工作量,但為老百姓辦了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是我們的初心、使命嗎?老百姓不是更加信任我們了嗎?更要看到,通過努力,檢察機關整體信訪形勢不斷向好,尤其是重複來信大幅下降,人民群眾滿意度提升。我們付出的辛苦,很值!」張軍說。

做好這項工作,是全國檢察機關共同的責任,是各業務部門共同的責任,控申部門責任尤重。

做好這項工作,優化、完善信訪案件受理和初步審查機制十分重要,其關鍵是要做好繁簡分流工作。

常態化開展公益訴訟「回頭看」,推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行穩致遠

今年上半年,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態勢良好。如何強化公益訴訟檢察,推動解決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問題?

——保證數量是基礎。公益受損現象到處都是,檢察機關只要真正去摸排,有大量案件可辦。

——提升質量是關鍵。上級檢察院要明確數量、質量並重的鮮明導向,對案件量陡升的要實地抽查,案件少的要加強督導。

——優化結構是重點。重點是深刻領會公益訴訟法律賦權本意,敢於擔當、善於作為,加大行政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力度。

為把公益訴訟檢察從一開始就抓得很實,最高檢專門部署了公益訴訟「回頭看」,發現了訴前檢察建議質量不高、制發不規範、整改落實不到位、起訴及判決後跟進不力等問題。

「近幾年要堅持『回頭看』,推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行穩致遠。」張軍說,如果發現沒有落實或者落實不到位的檢察建議,要加大督促力度,或者做實工作、直接起訴。

持續把檢察建議做成剛性做到剛性

今年以來,各地對檢察建議工作更加重視。但也有檢察人員抱怨檢察建議剛性不足。

「問題是我們自己是否努力去做到了剛性?」張軍的一句反問,點出了問題關鍵所在。他說,檢察建議本身必須高質量、真管用,可行性、操作性強;發出之前還要主動協調、溝通,被建議單位才能從心底接受;發出後必須以有效舉措盯住不放、確保落實,「落實工作自己不去督,誰能幫助我們把檢察建議做到剛性?!」

張軍舉例說,去年,最高檢向教育部發出「一號檢察建議」,各方面評價很高,期望也很高。今年上半年,最高檢會同教育部組成調研組,到一些地方督導,發現一些問題,主要還是檢察機關自己沒有抓落實,導致落實效果參差不齊,「下一步還要會同教育部『沒完沒了』抓好督促落實。」

檢察機關最優「案-件比」是1:1

面對老百姓一個「案子」,檢察機關如何辦理才能讓當事人的感覺相對更好?

張軍認為,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科學構建以人民群眾獲得感為評判標準的案件質量評價體系。最高檢提出「案-件比」評價指標,就是要「跳出檢察看檢察」,站在國家治理層面評判檢察辦案質效。

「檢察機關最優『案-件比』是1:1——老百姓一個『案子』,進入檢察程序後一次性辦結,檢察辦案質效最高,司法資源投入最少,當事人感受相對更好。」張軍說。

遵循「案-件比」指標,要下大力氣降低辦案中的「環節」「件」數,這就要求檢察機關必須樹立「整體質量意識」: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每一個辦案環節都要堅持最高質量標準,努力做到極致,否則就可能生髮出下一個環節本不該有的案件。

領導幹部辦案不是把自己當成簡單辦案力量

今年4月,最高檢下發了《關於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辦理案件有關問題的意見》,大檢察官是落實第一責任人。

與普通幹警相比,領導幹部辦案有何更高要求?

「不是把自己當成簡單辦案力量,而是要通過辦理疑難、複雜、影響性案件,總結辦案經驗,發現深層次問題,預防、解決檢察管理、司法辦案中的問題,帶動整個隊伍提升能力水平。」張軍說,領導幹部要以主辦檢察官或者獨任檢察官的身份直接辦案、完整辦案。

張軍還就幾個具體事項提出明確要求:

——案卷是所辦案件的載體,辦案就要閱卷。不僅辦案要閱卷,上級院領導下基層調研,不能只聽彙報、開座談會,也必須抽出一定時間認真閱卷,從中會發現許多問題,直接有助解決實際問題。

——檢察長列席審委會是履行法定職責,也是領導幹部帶頭辦案的重要方式,要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

——領導幹部兼任法治副校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各級檢察院要注意落實、發揮實效,促進法治進校園,促進少年強、奉法者強、法治國家強。

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微信公眾號

【免責說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公眾號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U5ONW4BMH2_cNUgzJF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