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등골브레이커」這個詞?
「등골브레이커」是一個韓國新造詞,指的是強迫父母給自己購買昂貴產品的攀比式彎腰族。
該詞語首次出現於2011年,那時在韓國10代學生之間正流行THE NORTH FACE的夾克外套。毫不誇張的說,THE NORTH FACE的夾克外套幾乎就像校服一樣人手一件。
圖片來源:NAVER
但是,儘管都是THE NORTH FACE,10代學生們也根據價格的差異將其分出了三六九等,網絡社區上出現了所謂的「THE NORTH FACE階級圖」......
穿25萬韓元(約合1477元人民幣)的是「不合群」;穿30萬(約合1773元人民幣)韓元的是「中上位圈」;穿60萬韓元(約合3546元人民幣)的是「有錢公子哥」;穿70萬韓元(約合4136元人民幣)以上的是「大將」。
圖片來源:NAVER
因為根據穿著的衣服價格確定了這所謂的等級,於是學生們爭先恐後的要求父母給買著昂貴的衣服。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一件6、70萬韓元的衣服無疑是昂貴的,但是為了讓孩子在學校不受排擠,還是有父母選擇了妥協。由此,「등골브레이커」——攀比式彎腰族一詞也應運而生。
THE NORTH FACE的夾克外套流行了兩年,加拿大鵝羽絨服正式登場了。
圖片來源:NAVER
加拿大鵝羽絨服的價格比起THE NORTH FACE更上一層樓,普遍在100~125萬韓元(約合5909~7386元人民幣)之間。甚至還有售價200~300萬韓元(約合11818~17727元人民幣)更昂貴的MONCLER品牌羽絨服。
加拿大鵝羽絨服被戲稱為「江南校服」在江南區附近的學校中開始流行。本來受著THE NORTH FACE價格困擾的父母們看著價格更高的加拿大鵝羽絨服,又開始懷念起THE NORTH FACE。
近兩年,長款羽絨服又在韓國成為了潮流。
尤其是去年平昌冬奧會官方發售的售價僅為15萬韓元的長款羽絨服更是遭到了哄搶,同時,韓國本土品牌也開始售賣價格相對親民的長款羽絨度。
圖片來源:NAVER
如果大家以為隨著長款羽絨服的流行攀比式彎腰族會減少,那就太天真了......
前不久,A某高三的兒子回到家抱怨20萬韓元的國產羽絨服讓自己很丟臉。兒子說:「在學校穿MONCLER都是理直氣壯的,而穿20萬韓元羽絨服的我在同學中顯得非常低檔。」
在10代學生之間依然有著「長款羽絨服階級圖」。
像BURBERRY、MONCLER、BALENCIAGA這樣的售價在50萬韓元以上的海外品牌為第一梯隊;與之相比相對低廉的30~50萬韓元的本土品牌為第二梯隊;網上或者市場上賣的10~20萬的普通長款羽絨服為第三梯隊。
圖片來源:NAVER
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手機和平板電腦也加入了攀比式彎腰的行列。
在10代學生之間,會根據手機品牌來分「乞丐」和「富豪」,如果使用的是價格低廉的手機的話就會受到同學們的排擠與歧視。最近,在韓國某網絡社區就有位家長提出了這個問題~
圖片來源:NAVER
前不久,B某正在上小學5年級的女兒回到家後對她說:「覺得用20萬韓元的中國產低價手機的自己很丟人。」
B某的女兒用的是小米手機,在學校被同學們稱為是「乞丐手機」,所以女兒請求B某給自己買一個三星手機。
但是,這個小米手機剛買了不到一星期,是給女兒的生日禮物,現在就要更換的話經濟上有一定壓力,所以B某就勸女兒:「上初中再買吧。」
圖片來源:NAVER
據悉,在10代學生之間,像B某女兒這樣因為使用低價手機而被排擠的情況很多。他們認為用LG、小米手機就屬於乞丐,用蘋果手機就屬於富豪,用三星手機的話就是普通。
甚至還會有學生為購買最新款的手機而故意丟失或損壞舊手機。
顯然,手機在這群學生之間並不是單純的通訊工具,而變成了彰顯「身份」的東西。
圖片來源:NAVER
其實,互相攀比追求昂貴產品的現象比比皆是。
在韓國女高中,化妝品就是攀比的對象。住在首爾瑞草洞的女高中生鄭某表示:「化妝品的品牌決定了我們在班級的地位」、「如果使用雅詩蘭黛、SKII等高價進口化妝品,就會被稱為妖精;使用國產高價化妝品,那就是普通人;如果使用低價化妝品,就會被稱為怪物」。
圖片來源:NAVER
不僅是在韓國,也不僅是10代學生,攀比式彎腰族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就像我們現在,男生要買AJ、椰子,女生要買迪奧、香奈兒......甚至有些人為了買這些名牌產品平時省吃儉用,用吃泡麵省下的錢來買鞋買包,這不也是「為了攀比而彎腰」嗎?
不是說攀比心理不好,有攀比才有上進。每個人都想過精緻高貴的生活,這無可厚非,但是為了追求名牌而吃糠咽菜真的有必要嗎?
圖片來源:NAVER
孩子們還小,他們還不了解一件幾千上萬的羽絨服會給父母帶來的壓力,但是作為家長有責任教導他們。
還是說,當你的孩子來抱怨這些的時候,也激起了你心中的那股攀比的慾望呢?
當孩子來跟你說「同學們都用***,就我用***很丟臉」的時候,你是不是也覺得「我絕不能讓我家孩子輸給其他孩子呢」?
圖片來源:NAVER
家長如果只會一味「妥協」,這樣只會助長這種攀比風氣。正確的做法是樹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知道,他們花的一分一毫都是父母辛苦掙來的,一定樹立孩子有原則花錢的消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