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2歲左右開始進入到了語言爆發期,開始從說疊字、發電報,已經開始進入到說長一場句話的階段了。語言能力發展好的寶寶,已經能很流利地跟爸媽對話,變成一個小唐僧,整天叨叨叨的了。
語言能力發展好壞受家庭環境的影響非常大!
面對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很多爸媽特別是長輩容易犯以下錯誤:
1、嘲笑寶寶的發音,模仿寶寶的錯誤發音
對於牙牙學語的小寶寶來說,剛開始學說話肯定會有些發音說不標準,這跟寶寶的口部肌肉發育能力有關係。我家小早現在說話也有點H和F,L和N不分,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但她積累了大量的正確語音的發音,以及口部肌肉發育到一定程度,她自然就會糾正過來了。
最怕有的爸爸媽媽覺得寶寶說話奶聲奶氣、不清不楚地很好玩兒,總會模仿、嘲笑寶寶,一來寶寶學習不到正確的發音,二來寶寶會覺得說這些錯誤的發音,很好玩兒,就越來越喜歡發這些錯誤的音了。
所以,寶寶如果在一開始說話的時候,發音不清楚,千萬不要刻意模仿,更不要嘲笑,也不要說:「你說的不對」類似這種糾錯的話,而是要在用正確的語音再重複一遍孩子說的話就好了。
2、當你聽不懂寶寶在說什麼時,跟寶寶說:「我聽不懂」。
在第一點中,我說過寶寶在剛開始學習說話時,勢必會經歷發音不太清楚的過程,而且這個階段的寶寶,基本上只有經常陪伴他的照看人才能聽得懂寶寶在說什麼。這段時間,我帶著小早早去爺爺奶奶家玩兒,爺爺聽不太懂小早在說什麼,但是小早的傾訴慾望特彆強,她特別喜歡跟人說話,爺爺經常會說的一句是:「我聽不懂你說什麼?」
我馬上跟爺爺奶奶說,即便聽不懂,也不要強調「你聽不懂」,如果他發現自己講的話別人一直聽不懂,這會大大地打擊寶寶講話的積極性,增加他的挫敗感,慢慢地可能就不愛說話了。
所以,即便聽不懂,大人們也不要強調你聽不懂,你可以再讓寶寶複述一遍,如果實在聽不懂,就笑一笑,繼續認真聽他叨叨叨吧。
3、寶寶一歲半了,還繼續吃很稀爛的東西,不給寶寶咀嚼較硬食物的機會。
寶寶的語言發展除了受家庭環境的影響,還跟兩個能力有關聯:(1)咀嚼能力;(2)大運動能力。
現在各種料理機都能一下子把食物弄的粉碎,小寶寶的食物越來越精細了,不過等寶寶開始長牙後,我們就可以嘗試給寶寶吃各種可以咀嚼的東西,可以先從軟綿的饅頭、藍莓,再到各種小肉丁和小菜丁。寶寶通過不斷地咀嚼,訓練自己的口唇肌,促進口部肌肉的發育。
大肢體運動能力好的小寶寶,一般在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上也會優於其他寶寶,當然這個前提是這個小寶寶本身的家庭環境語言就非常地豐富,家長也很會引導。所以,對於越小的寶寶來說,運動是最好的健腦和促進語言發展的方式。所以,宅爸宅媽們,還是多帶著寶寶動起來吧!
以後會分享更多如何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發展的文章,歡迎關注哦!
歡迎留言區分享你的好方法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Ge2e28BMH2_cNUgVh_i.html清華爸爸、北師媽媽,7年top1教育學專業訓練,7年頂級母嬰媒體深耕,著有兔小悅主題繪本《有時候我不可愛》系列童書,可在當當網、京東等各大電商平台搜索。倡導「輕育兒,反焦慮」!分享關於育兒與自我成長的獨到見解,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