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鄉村,蓋一棟森林中的房子

2020-02-02     歲友空間


回鄉村,

造一棟森林中的房子,

周圍是茂密的森林,

房前最好還有一汪溪水,

清晨在鳥兒的啼鳴中醒來,

揉揉懵醒的眼睛,

窗外溪流的潺潺聲清脆悅耳,

伸個懶腰,做個深呼吸,

嗅到了新鮮泥土的味道。


在夏日的中午也不會太熱,

微風從森林間隙里偷偷的鑽出來,

拂過臉龐,是清涼的。


說起與大自然共生的建築,

必定要提到賴特的流水別墅,

教科書式的典範,

歷經幾十年都堪稱經典,

室內外空間自由延伸,相互穿插;

內外空間互相交融,渾然一體。

流水別墅在空間的處理、體量的組合,

以及與環境的結合上均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為有機建築理論作了確切的注釋。



木材是最有「人情味」的材料,

因為它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自然屬性,

與自然的貼合度很高,

再搭配以鋼材做骨架,

所形成的鋼木結構建築顯得非常靈巧,

能夠很好的與自然融為一體。



如果說與自然共生是這些建築的靈魂,

那麼一扇大大的落地窗便是心靈的窗口,

讓房子和森林真正的融合在一起。

有時甚至把樹都「種」在了屋子裡,

那又有何不可?



鄉村的房子不一定非得是「鄉土」的,

有人愛自然的原始味道,

有人卻喜歡有設計感的現代式樣,

不論哪一種風格,

透過靈巧的設計手法,

總能找到與環境相融的辦法,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居住場所。



傍晚,

點起暖黃的燈光,

讓小屋子有了溫度,

成了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一切都更加安靜,

人也安靜了下來。



回鄉下

蓋一棟自己喜歡的房子,

這是每個人的夢想。

但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

或許,目前也就只能是個「夢想」,

有人會說,因為我沒有地,

有人會說,我還囊中羞澀,

.......

沒事,現實雖然骨感,

但是理想可以很豐滿,

好在我們還年輕,

有時間,有體力,也有精力,

而且有很多人已經在返鄉建宅的路上,

做的很不錯,已然自得其樂,

相信在不遠的將來,

會有更多的人擁有自己的林中美宅,

包括你、我、還有TA。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p40B3AB3uTiws8Ky-L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