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秦川最宜居的城市,有山有水,歷史比西安還悠久

2020-05-18     行者老張

原標題:八百里秦川最宜居的城市,有山有水,歷史比西安還悠久

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夕陽下的小城,遠處群峰起伏,面前碧水蕩漾,靠山面水,風水俱佳的寶地。這裡是陝西寶雞,古稱陳倉,山是秦嶺,水是渭河,八百里秦川最西邊的城市,規模不大不小,人口不多不少,環境優良,空氣清新,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優秀旅遊城市,一座宜居小城。

關中平原,八百里秦川由西向東分別有寶雞、咸陽、銅川、西安、渭南五座城市,地形基本相同,幾座城市南邊都是秦嶺,北邊都是渭北台塬,渭河經過每座城,是所有關中人共同的母親河,只有銅川偏北一些,另外幾座城市都處於關中平原的中部。

若論規模,當然西安最大,省會城市,又是古都,知名度也是最高的。在城市環境方面,寶雞就更勝一籌,秦嶺與渭河「偏愛」寶雞,城區就在秦嶺腳下,渭河從市中心穿過,形成了有山有水的城市格局。

由於關中平原的地形是一個「扇形」,越往東越開闊,所以另外幾座城市都距離秦嶺較遠,渭河在咸陽算是離城區較近,西安、銅川和渭南都距離渭河較遠,所以這幾座城市都缺少了山和水的優勢。

十三朝古都西安的歷史毋庸置疑,不過和寶雞比起來,西安的建都史要晚好幾百年。寶雞是周秦兩朝的發祥地,西周和早期的大秦帝國曾在寶雞岐山和鳳翔一帶建都數百年。西周在岐山和扶風兩縣交界處的「周原」延續了四百多年後才遷到西安南郊的鎬京。而春秋戰國時期秦國以雍城,也就是現在的鳳翔縣為都城,歷時近三百年。

上圖左邊的建築是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右邊的叫石鼓閣。寶雞境內出土的青銅器為全國之最,青銅器之鄉,「周原遺址」從漢代就開始出土青銅器,至今還在發掘。青銅器博物院是國內陳列青銅器數量最多,最專業的青銅器博物館。石鼓閣是為了紀念國寶重器「十面石鼓」而建,著名的先秦文物石鼓在唐代出土於石鼓閣下面的陳倉山。

寶雞是一座被忽略了的「歷史文化名城」,炎帝姜水聚族而居,佛骨聖地法門寺、六月積雪太白山、姜子牙釣魚台、張三丰修道金台觀、丘處機棲真龍門洞......

古蹟遍布,文化綿長的靈秀之地寶雞歡迎你!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行者老張

【作者簡介】:行者老張,摩旅愛好者,當代徐霞客,用腳步丈量地球,隨時分享旅途見聞。歡迎關注、點贊、評論,不吝賜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8fOKXIBfGB4SiUwKMx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