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餓就"心慌手抖"?可能是3種原因引起的,早改善早受益

2020-08-05     康愛多網上藥店

原標題:一餓就"心慌手抖"?可能是3種原因引起的,早改善早受益

我們知道,每天吃飯進食都是為了自身的生理需求,給予我們身體提供營養和能量,讓身體健康生活下去。每天一天三餐,按時吃飯,都是很重要的飲食習慣,但是,有時候可能錯過了就餐時間,或者是不想吃飯,身體暫時挨餓了,在挨餓的過程中,有些人身體卻是會出現心慌以及 手抖等症狀,這就會讓人非常擔心身體出現身體問題。

人餓的時候,為什麼會出現心慌和手抖呢?

1、血糖低了

我們身體內的一些能量源於血液中的糖分,這是我們身體每個細胞所必須的。而血糖主一方面是從身體代謝而來的,包括脂肪和蛋白質等等;另一個方面是從食物的攝入中來,比如每天攝入的食物,最為主要的就是糖分了。

所以,如果沒有了這些有效的提供,血糖一旦低下了,身體的代謝就會出現問題,進而產生手抖和心慌的表現。

2、腸胃有問題了

每天吃下去的食物都需要腸胃來幫助消化和吸收,身體才能補充到所需的營養物質。正常每天有規律地吃飯,身體營養充足,沒有太大的體力消耗是不會很快產生飢餓感的,更加不容易出現心慌手抖的情況,否則那就要檢查腸胃是否出現問題了。

若是腸胃有問題之後,就會影響到食物的消化,身體營養供給不足,一餓就有可能會出現心慌和手抖的情況。

3、肌肉活動

我們身體的肌肉需要不斷地進行運動,如果配合身體內肌糖原的分解,從而幫助身體提供一些能量。所以,人在飢餓的時候也會伴隨有手抖,甚至還會有全身抖的情況,這是正常的情況。

出現如此情況,平時該如何改善呢?

在飲食方面,需要合理地安排每一頓餐,保證營養是均衡的,不至於讓體內缺少某種營養物質。還能幫助調節好體內的血糖,不讓體內血糖水平偏低。飲食中也要適當增加養胃的食物,胃變好了,消化也快了,營養吸收也變好了。

在外出的時候,可在身邊備一些小零食,如巧克力、糖果等,若是出現心慌手抖的情況也能及時補充糖分,可以緩解不適感。平時自己的血糖情況也要多檢查,以便於及時做出調整。

如果自身在每次餓的時候,都會有心慌、手抖的情況出現,平時也要多留意心臟的健康。身體出現心慌、手抖,同時還有渾身乏力、虛汗的情況,大多數是體內的血糖太低了,才會影響到身體的正常運行,因此,每天的糖分也是要適當攝入的。

總之,一餓就出現心慌手抖的情況,自己要留意,及時查找出原因,這樣對自己身體健康才是最好的。

小病慢病[不排隊] 名醫專家護健康

康愛多首發線上【醫生問診】服務,陣容強大,專業廣泛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在線諮詢您的醫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7NgwHMBURTf-Dn5Cr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