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可藏!醫院「人臉識別」打擊號販子...

2019-11-06     壹生

記 者:杜 燕

來 源:中國新聞網

號販子剛進醫院,系統就會報警閃爍...

近日,據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介紹,今年7月22日至10月31日期間,北京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開展改善醫療服務百日行動攻堅戰,從患者感受著手,注重改善醫療服務的細節,注重提升患者的看病就醫感受。其取得的成效整理如下:

等候預約時間大大縮短

如何讓患者減少等候時間?北京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加強對患者排隊情況的監測和應對,採取疏導窗口排隊人員到自助挂號繳費機、加開人工窗口和安裝叫號系統等措施,進一步減少患者排隊等候時間。

同時,向社會發布提供無痛胃腸鏡等檢查的醫療機構名單,加強健康科普宣傳,引導患者合理就診。目前,北京市開展無痛胃腸鏡檢查的67家三級醫院中,17家壓縮比例超過30%預約周期超過3個月的10家醫院平均預約壓縮比例為28.5%開展核磁共振檢查的三級醫院平均預約周期為7天。

發揮信息化作用

北京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工作,讓民眾切實享受「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創新成果。比如,通過自助設備、微信手機APP等多種方式,為患者提供自助購買病曆本、精準分時段預約挂號、在線支付、上下午出診信息查詢、檢驗檢查預約和結果查詢推送、出院隨診等服務,開展多種形式的「一站式」服務,流程優化,減少患者排隊和往返醫療機構次數。

其中,目前已有70餘家三級醫院分時段預約精確到30分鐘;80餘家三級醫院的門急診繳費可使用移動支付、60餘家住院繳費可使用移動支付;60餘家三級醫院實現了檢驗結果的線上推送,40餘家三級醫院實現了檢查結果的線上推送;50餘家三級醫院取消了本院自製就診卡,近60家三級醫院實現了身份證直接挂號,80餘家三級醫院實現了醫保卡直接挂號。

多種措施

提高急診服務效率

北京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還持續做好急診預檢分診分級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20家市屬醫院開展急診分級就診,共接診急診患者91.92萬人次,均按照病情「瀕危、危重、急症、非急症」的順序進行分級,急重優先,合理安排患者就診順序。目前,各醫院急診就診秩序平穩。

根據近期開展的北京市屬醫院門診患者滿意度調查顯示,84.52%的患者贊同急診按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行分級。

人臉識別

打擊號販子

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在多家醫院應用。其中,北大醫院、人民醫院、朝陽醫院、北大腫瘤醫院、東方醫院、潞河醫院6家醫院在患者就診挂號時採用了人臉識別技術;北京協和醫院、北醫三院、朝陽醫院、北京腫瘤醫院等24家醫院在開展整治和打擊號販子行動時採用了人臉識別技術。號販子剛進醫院,系統就會報警閃爍...

北京市衛健委表示,今後將不斷總結典型經驗與做法,力爭形成可推廣、可複製的制度和要求,持續完善改善醫療服務的措施,讓民眾看病就醫更便捷、更安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2ciRG4BMH2_cNUgWhK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