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emia,AA)作為一種骨髓造血衰竭綜合徵(BMF),根據血象可分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SAA)及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NSAA)。其中,SAA進展相對較快,死亡率僅次於白血病等惡性血液病,治療難度較大。儘早明確診斷,進行干預治療,是改善患者預後的關鍵。
精彩搶先知
AA的診斷過程,其實就是明確AA特點,排除其他具有類似特徵疾病的過程。但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MDS)這類與AA具有較多相同症狀疾病的存在,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AA診斷的困難。
近年來,學界逐漸明確了免疫機制在AA的發病中具有關鍵作用,在此基礎上,免疫抑制治療(IST)成為AA的一線治療方案,極大改善了AA患者預後。但欲進一步提高IST的療效,準確的診斷仍是重要前提。那麼,如何加強理解AA與MDS的鑑別診斷?除鑑別診斷,在提升AA IST療效方面,臨床還應注意什麼?還可從哪些方面進行優化?
此外,在實際臨床診療中,無同胞全相合供者及老年SAA患者,又應如何適當優化IST方案,使患者獲得良好預後?
本期AA雲醫療網絡會議,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聊城市人民醫院、煙台毓璜頂醫院、宜昌市中心醫院等多中心將連線,通過研究進展、臨床實際診療病例的交流、探討,深入交流AA的鑑別診斷思維、AA的IST治療等內容。
相關信息
課程時間:2020年4月27日16:30-19:10
特邀嘉賓
講者介紹:
主持介紹:
MAT-CN-2004487
Approval Date 20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