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搖滾樂隊主唱,畫家丁武在想什麼?

2021-05-05     TimeOut北京

原標題:不做搖滾樂隊主唱,畫家丁武在想什麼?

不做搖滾樂隊主唱,畫家丁武在想什麼?

+ + + +

高個,黑西裝,中分齊肩長發,細長方形墨鏡,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 丁武來了

這一次他暫時不做「唐朝樂隊主唱」,而是以畫家的身份出現。 「買得起藝術周」展出了三幅他今年創作的作品—— 《粉塵》《五色》《世紀末之夢》

自從有了家庭後,這些年丁武更多地回歸生活,創作主題亦是如此。參展的這三幅畫靈感便源自女兒, 把女兒去外面淘回的小沙粒、小石頭子等等大自然的產物融合在畫里

丁武說,不知怎麼的,女兒對音樂不是很感興趣,反而從小就很喜歡美術,喜歡畫漫畫、畫插圖,常常往那一趴,一畫就是很長時間,「廢寢忘食」。於是,丁武開始教她畫素描,也帶著她做手工,這次的作品就是鋪一張畫布,把所有的材料都放在邊上,讓女兒選,無形地讓她參與到了創作中。

色彩之下,是這個搖滾「老炮兒」柔軟的一面——音樂之外的丁武不總是「硬核」的,平和、娓娓道來,偶爾開句玩笑,在與他的交談中亦能感受到。

#1

關於音樂

Q&A

Q:最近有正在創作新音樂作品嗎?現階段哪些話題或事物會激發你的創作靈感?

A:這段時間還陸陸續續在寫一些新東西。今年下半年應該會發第二張專輯,現在已經混完音,還有一些細節的東西要處理。因為唐朝(樂隊)的音樂基本上輪廓已經比較定型了,帶有破壞性的東西不多,所以 我的個人作品可能更注重試驗性,比如音色更黑暗、更重一些,會在這些方面做一些嘗試。

Q:《一念》其實已經融合有電子、工業的元素。

A:對。 時代造就了電子音樂,它流動性強,跳躍性大,不是特沉重,帶有一點娛樂輕鬆的感覺,所以大家尤其是年輕人比較能接受。作為音樂人來說,我覺得

電子音樂掌握起來也比較快,靈動性更強,

隨便敲個杯子「梆梆梆」或者是地鐵里的聲音,采完樣以後加個riff和delay,就可以把它變成一種律動去表現出來。

Q:平時會和新一代音樂人有交流麼?覺得他們身上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A:有交流,像我(合作)《一念》的樂隊都是年輕人,有的20多歲出頭。他們都接觸音樂非常早,有一些小時候就聽搖滾樂。我非常喜歡跟他們在一起聊天,因為他們的 感知度非常強,而且有衝勁,有激情去做事。當然,

好的音樂需要用你背後的知識量和對音樂的把控度去豐富它,這是需要一點時間的。

Q:在樂隊中,如果不做主唱的話,還想擔任樂隊中的什麼「職位「?為什麼?

A:吉他手貝斯手我覺得還都能勝任。經紀人……經紀人可能不行,還是得在藝術上做點什麼。

#2

關於藝術

Q&A

Q:現在音樂和畫畫分配的比重大概是怎樣的?

A:我覺得這兩者並不矛盾,因為我最初是在畫畫的時間聽音樂,所以才開始做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像水一樣的,延續三分鐘、五分鐘,一段音樂表述完了你才能夠得到(一個完整的故事),但畫是靜態的,一秒鐘、一個瞬間你就可以捕捉到的,所以兩者之間有共通之處,但表現方式不一樣。所以

我正好在這兩者之間互補,聽音樂的時候有畫面感,下次可能就用畫畫來嘗試能不能把它表現出來。而且我在畫畫聽音樂的時候其實又捕捉到了另一段音樂,刺激了我在創作音樂方面的一種靈動,就是這種感覺。

Q:這次參展作品創作的理念以及想要傳達的內容是什麼?

A:每張畫其實都是我和我女兒的一段生活故事,比如樂高的小玩具、一塊老的手錶,還有從手機、音響、電腦上拆下來的電子元件。平時覺得這些都是垃圾,但在和女兒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當把它們融入作品裡的時候,就賦予了它全新的生命,主要的概念就是從這個角度出發。我運用水泥砂漿作為畫畫的重要輔料,擺脫過去的水彩、油畫、顏色、畫架這些基本傳統,大部分是即興創作,混合身邊的材料, 把一個大的環境濃縮在一幅小的畫上。

Q:早期唐朝樂隊創作的獨門秘籍是「死磕、憋、張揚,不太認知自己的這種張狂」,畫畫呢?

A:畫畫也是死磕,這個詞其實是表示一種態度,

鍥而不捨,畫畫也一樣也需要這種精神。

當然得先保證自己有一個好的狀態,科學的「死磕」。

Q:不設任何限制,最想和哪位藝術家以什麼形式合作?

A: 我認識很多藝術家都非常棒,要說合作的話,我想和宋永紅。因為他曾經是蒼蠅樂隊的吉他手,和我有契合的部分。他有像陝西人直來直去的性格,什麼事不掖著藏著,也懂得和別人相處。他也是很風趣的一個人,而且真的是畫他自己的故事,每張畫都是想像出來的。我們是好朋友,經常在一塊兒聊天。

丁武作品

左上:世紀末之夢

右上:五色

右下:粉塵

#3

關於「丁武」

Q&A

Q:你曾在採訪中說自己興趣太廣了,大家對你的了解只有20%,那其他80%是什麼?

A:其實就是感興趣的事情太多,每個階段不一樣。

我有一陣突然喜歡 古琴了,在裡頭一鑽就是三年,去拜師學藝。後來又去 學蕭,堅持練了十幾年 書法最近比較迷騎自行車,被賣自行車的給我誤導了,買了一輛巡航40公里的——我原先說我這歲數騎不了,他說他們隊裡頭80歲老頭都能騎。結果回家我就照著50公里先騎,沒想到累趴了三天在床上。

Q:騎車的時候聽歌嗎?

A:手機裡面有一些重金屬(音樂)什麼的,反正都是一些 比較怪的音樂,能有速度感。因為騎車我的一副耳機還壞了。

有時候也會一邊騎一邊唱歌,瞎唱瞎編能編出一張專輯來,雖然到家可能忘了,但是過程中其實挺好玩的。

Q:北京對你來說比較重要的地方有哪些?

A:其實還是一些比較有文化底蘊的地方,比如說 宋莊、海淀,順義也非常不錯,因為順義馬路寬空氣好,人們的「急速」能馬上降下來。

當然還是要多出去走一走,

我還是比較羨慕那些能夠離開自己的老家,去另一個地方生存的這樣一種生活軌跡,
能有這樣勇氣的人,我覺得他們一定能成大事 ,不能總禁錮在自己的方寸之地。

你看我就是一直走不出去,曾經想去塔什庫爾干,但是還沒到就給餓回來了,哈哈。

Q:想對時下沉不下心來過生活、做內容的年輕人說什麼?

A:其實他們現在被如此大如此廣的信息量包圍,已經非常累了,生活本身的標準就是壓力,所以他們容易手足無措,做起事來不太容易瞄準一個點,自己是不是那個「股」,能把持的度很難說。所以對於年輕人我還真不好說,只能說有希望,因為
再怎麼樣大的環境,大自然的數值不會變,小宇宙再怎麼轉,10%到20%的含金量還是有的,咱們人多,咱們不怕。

Q:分享一個近期的小目標吧!最想完成和實現什麼?

A:希望專輯能夠順利發行吧!

創作不易,拜託鼓勵。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內容還不錯,

歡迎 轉發,歡迎 留言

也不妨點亮 在看,別吝嗇 點贊

編輯、採訪 / 莫蘭

協助 / Marina

圖 / TEAMCHEN陳韋辰工作室,部分由採訪對象提供

或許你還想看

五一假期,京城還有一處不可錯過的藝術市集!

陶身體 時代越往前趕,我們越往回收

與藝術家零距離,大師課名額限定開搶

收藏

舉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uw5QHkBDlXMa8eqb8v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