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強卻被不公平對待,搞不清這四點,你做再多也不會被重視

2019-10-09     秋葉書友會

一、不要在職場上談公平

前幾天朋友刀妹向我吐槽,「在公司工作了這麼久,前幾天我才無意發現,原來跟我同一個崗位的同事小莉,工作竟然比我高1000元。

我們倆同時進的公司,9月份工資調整,我沒漲,人家漲了。我乾得活不比她少,平常老闆隨叫隨到,而她就像個沒事人似的,想想就不公平,太氣人了。」

我安慰刀妹,在職場, 大部分人以為的不公平,其實很多人都會遇到,比如:

好心幫助別人,卻被人誤以為居心不良;全力以赴工作,卻被人誤解為出工不出力;忍辱負重,卻被當作尸位素餐。

更不用說同樣上班,做同樣的事情,為什麼有人工資高,有人卻工資低。

是否公平,不是一兩句簡單的解釋就能打發的。

遭受不公平對待,有一類人覺得內心很受傷, 感覺受到天大的打擊,乾脆辭職來違抗,這就是典型的玻璃心。

有一類人卻能夠理智分析:「我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是真的不公平,還是我自己以為的不公平?

記住,職場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你想要的公平,要自己創造公平的條件。

二、幹活有你,加薪卻沒你份背後的原因

在為自己創造公平的條件之前,我們先搞清楚為什麼幹活有你,升職加薪卻沒你份。

1、能者多勞陷阱

在職場,能力強當然是一件好事。

但是也會引發一些表面上看似風光,實則不合理的規定 — 你能力強, 你就得多干一點

有一個故事,小王和小強同事入職一家公司,小王的表現一直比小強好,後來老闆索性把事情都丟給小王干,於是小王整天都很忙碌,剛開始他覺得自己很充實,被老闆重用的感覺很好。

但是三年過去後,小王眼見這小強一步一步比他爬得更高,竟然升到了部門主管的職位,而他,只不過是公司的高級職員。

原來,小強雖然事情不多,但是他也沒有閒著,一直在利用空餘時間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而小王,一直忙忙碌碌,雖然有很多活干,但是這三年,他一直在原地踏步,成為了一個螺絲釘。

後來公司有一個升職的機會,小強自然而然報名了, 小王因為長期干瑣碎閒雜的工作,已經失去了核心競爭能力。

最後被提拔的就是小強。

如果不能及時扭轉這一「職場病態」,「能者多勞」終將成為職場最大一個陷阱、一場謊言。

2、努力卻無業績

朋友老K不僅是一家創業公司老闆,還是工程大學副教授。

創業期間,他不僅要負責公司的各種大小事宜,還是帶著學生做創業項目。

平時看他忙起來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但是在他帶領的學生組,在湖北省創青春大賽上,竟然有6個進入了省賽,全部入圍終審決賽。

我問他怎麼做到的!

老K告訴我,因為我效率高呀!

這跟我們在職場上一個道理:要看工作質量,而不是工作量!

而很多覺得待遇不公平的人比的是工作量,不是工作質量。

3、不懂彙報,有功都是過

這個問題是我們老生常談了。

很多人在工位上兢兢業業工作,確是幫公司創造了業績,自己也春風得意。

職場競爭的道路複雜繁多,競爭勝出的維度多,具體看綜合行為價值的高低。

這裡不得不提到彙報工作的重要性。

有些人做了很多事,但是自己就是不會彙報,不用得適時的向老闆邀功。

你不說老闆真不一定能看見。

自己不會彙報,不會爭取,不會表功,這說明你的職場能力有缺陷。

不懂彙報,有功都是過。

4、公司制定不合理制度

除非你遇到傻叉領導,這種情況很少見,但也有。

你有功,但是老闆就是無視你,無論你怎麼向領導暗示,他似乎都聽不到你的反饋,也不做任何回應,讓你一個人因不公平對待而難受。

遇到這種情況你自己認栽,想清楚前路,趕緊向前走。

三、牢記兩招,化解職場「不公平」

1、多付出,多做高價值的事情

在職場中,為什麼有些人可以被老闆視人才而重用,而有些人卻只是公司普通的一個人員呢?

關鍵在於,你要多做高價值的事情。

領導評估一個員工潛力,除了考量他的實際價值之外,其潛在的價值也是非常重要考量的點。

就是你還能為公司貢獻多少你能力之外的東西。

如果你拿著5k工資,並且希望自己在不遠的未來能實現8k或10k月薪。

那你此刻要做的事情,就是想辦法讓自己創造的價值,遠超你所拿的工資。

雷軍說:「什麼是口碑?口碑就是把事情做過頭。只有超預期把事做過頭,用戶才會有深刻印象,才會有口碑轉化的動力,也就是要從滿意變成推薦。」

什麼是職場口碑?職場口碑就是把事情做出彩。你的每一次超值付出,都在往你的職場帳戶存錢。

這個帳戶會伴隨你整個職業生涯,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機會與可能。

《工匠精神:向價值型員工進化》書中說:「價格是別人給的,價值是自己創造的。

多付出會讓你的僱主看見,你的價值遠超於你的價格,升職加薪的機會自然就是你的。

當然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跟領導多彙報工作,遇到問題及時溝通,讓領導知道你的存在,讓領導知道你的功勞業績。

2、成為復合型人才,多學習

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付出足夠多了,即使是升職加薪依然讓你沒有安全感,你害怕有一天會失去

這份工作。

這種時候,你可以成為復合型人才。

所謂復合型人才,你需要具備兩點:

一、除了有一項專業能力,還要有其他隨時可以派上用場的能力;

二、能力掌握方面有要求,不是淺度掌握,而是幾項技能都有深度掌握,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公司在資源緊張的情況下,復合型人才可以幫公司提高人效產出比的( 一個員工的成本和TA可以產出的實際價值比)。

網上有個很流行的說法,好的招聘人才的原則應該符合「 1個人,干2個人的活,給1.5個人的錢 」。

舉個例子,我招一個新媒體運營,如果TA既可以寫內容,又可以做活動做粉絲,還會一點設計。

在相同條件下,如果另外一個新媒體運營只會單一寫文案或者只會做活動。

如果你是老闆,是不是也更願意雇前者?也更願意給前者更多的發展機會?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核心讓自己的能力可遷徙,保證你現在學習的技能,不管在未來的哪家公司,都可以被復用,或者是被結合。

唯如此,即使你遇到了職場不公平對待,你也可以大膽闊步的向前走,不怕沒有人重用你。

四、寫在最後

如果你在工作中,還總在計較不公平的待遇,也許說明兩點,

第一,你還是新人,還具備學生思維,凡事一定要據理力爭,追求公平。

第二,你所處的職場的階層,還比較低。

每個人都會收到不公平對待,要看你怎麼怎麼爭取,主動創造公平的條件,並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你遭受過不公平對待嗎?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更多乾貨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秋葉圖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l3Lsm0BMH2_cNUgfMR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