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川西,更精準些,可以定位到甘孜東部的丹巴縣梭坡鄉莫洛村。
出發前,憑著僅存的地理知識,在心底對這場即將和數不清的大山面對面的旅途充滿期待,也有些忐忑和緊張。
3天兩晚的行程,往返差不多15小時車程,海拔2000米上下,每一個數字對於最遠只到過樂山一日游的我來說,都足以撩撥到神經!
Day One
7:00am-13:30pm
在路上
7點不到,就從成都出發,從車上完全清醒已經是四個小時後的事了,車窗外只剩下望不到頭的山石。
一路經過數不清的悠長隧道,就像畢贛電影里搖搖欲墜的長鏡頭,只缺了一個詩朗誦的BGM:「冬天是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三月,四月,當我的光曝在你身上,重逢就是一間暗室。」
沿途有些山光禿禿的,有些又飽滿豐盈,一路區分著不同的石頭色澤,最終在一點半抵達丹巴縣城。
同行的人基本都餓了,也不記得是哪家的牛肉湯鍋。總之用牛骨燉到乳白的濃湯,燙著牛肉牛雜一起落胃,暖乎乎的治癒感把坐車的累一掃而空。
14:30pm-16:00pm
入住
目的地定在丹巴梭坡的小住·丹巴,距縣城7千米。陡峭的盤山路對老司機也並不太友好,僅夠一輛車通行的寬度很難走。還好,住的民宿有安排梭坡藤原拓海下山來接。
抵達的那一刻,眼前豁然開朗。
山巒、迷霧,帶著民族特色的圖騰,沒有見過的建築,這些都讓我著迷,是從未見過的一個世界。
群山懷抱中的這棟藏式風情小院,處於古東女國遺址,背後就是千年古碉樓,靜立於梭坡藏寨的高處。
石頭堆堆分隔出一片下沉式院子,在小住的門口,要先經過一顆老胡桃樹,再穿過一片玉米地。五穀不分的我,從下車起就開啟了記筆記模式。
雖然外觀看起來是傳統藏式風格,和一路上經過的各家民居沒有什麼不同。可去到房間沒有想到是幅有現代設計感的景象。
簡約舒適的軟裝,配合粗糲的牆面和溫潤原木,讓整個空間有一絲絲原生態的味道。在牆面和結構上依然保留了藏地風情,但有沒有過於強調民族風的用力感。
房間裡面沒有電視!倒是細心地在桌上擺放了幾本新書。前不久才看完惡童三部曲的我,莫名撞了款,還真差點以為是在自己家了。
賓至如歸的感覺大抵就是如此吧~
16:00pm-18:00pm
千年古碉樓
儘管很想躺著,但一想到來都來了,該玩該耍的地方還是一個都不能少的。
從小住·丹巴的院子後門出去,步行兩分鐘就是丹巴古碉群,真的只要兩分鐘,名副其實景區房!
梭坡的千年古碉群被譽為「東方的金字塔」,是嘉絨藏族先民們的建築傑作。
看起來就像積木一樣堆疊起來的建築,實際上是千年前用于軍事防禦的,易守難攻,堅不可摧。鑽進碉樓,還是可以在裡面窺得一些藏民們曾經的生活方式。
往回折返到院子裡,「啪」地從樹上掉下一顆熟透了的無花果,行程馬上自發地切換到了採摘體驗。
才從樹下揪下來就馬上掰開送到嘴裡,吃一口,抿甜!是帶著鮮活生命力的那種甜,我甚至還可以感受到無花果的呼吸。
在沒有放過無花果之後,我們後來也同樣沒放過路過的野梨樹。沉甸甸的梨子雖然長得不好看,每一顆都水分飽滿,吃的就是一個XUAN!
19:00pm-20:30pm
晚餐
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呈現溫柔質感的餐廳,在入夜之後多了一些溫馨。
最後面的長桌,太適合我們組團涮湯鍋了,澄黃的雞湯,喝起來感覺又鮮又補,足以對抗高原上斷崖式的晝夜溫差。
餐廳氤氳開的煙火氣,讓它看起來更像是朋友家的客廳。
22:00pm
第一個晚安
第一天的丹巴之行,在難得的早睡中結束。原本擔心進入秋末的高原會讓人冷哭。結果在中央空調+地暖雙重加持下,整個人都暖洋洋地,一沾上床墊就睡著了。
第二天睡醒才知道,雖然這只是家開在山野的民宿,但竟然連床墊都買成很多酒店同款的金可兒。給自己的一夜好眠找到了原因。
其他細節上,比如在廁所用的是瑞士AXENT智能馬桶,給衛浴安裝了熱循環系統,打開3秒就出熱水,這個體驗感真的太棒了!完美解決了旅行途中最擔心的睡覺和洗澡問題。
Day Two
9:00am-10:00pm
自然醒
對於出門旅行只想吃吃喝喝的我來說,睡到自然醒是再美好不過的奢侈。
在樓下用過簡單的早餐,走到小住頂樓,竟然一整層都是公共空間。全景落地窗外是可以聽見風聲在山間拂過的超大露台,裡面適合坐下來喝杯早安咖啡。
其實對於我這種懶人來講,在這裡的沙發上窩一整天都不算難事。下午可以幾個人喝個下午茶,順便加個班。再慘無人道一點的,還可以團建的時候集體開個會。
等到了晚上,只要是不下雨的晴天,抬頭便是星空酒吧。
咖啡區域邊上還藏了一個小型書吧,私密性很高,陳列的書籍品質也不錯,隨手翻了幾本,就想坐下來好好看書。只可惜時間不允許。
10:00am-12:00pm
中路藏寨
十點過準時坐車前往中路,一個隱秘的仙境。反正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地方,到了之後就喪失了語言能力,只會一句:啊啊啊啊啊!這也太美了吧!
中路,藏語意為「人和神嚮往的地方」,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地方。聽說相比丹巴的其他景區,中路目前還是一個遊客相對較少的區域,有種野生不被打擾的美感。
白色的藏寨,在有層次的山林間裝點,色彩繽紛卻毫無零亂之感。遠遠望去還能看到山谷間蜿蜒的河流。
12:00pm-13:30pm
丹巴「春熙路」
從中路回到丹巴縣城,同行的少女們紛紛沒出息地想念起了奶茶。明明平時減肥喊的凶,但這個時候,也許因為是下雨天,就特別需要奶茶治癒一下。
我們當場試驗了盤,在道路崎嶇的山裡竟然還可以點的起外賣,外賣小哥過來的時候,大家竟然還夾道歡迎。
16:00pm-18:00pm
采菌子
雖然在成都對下雨早就已經習慣。但是在丹巴,下雨真的不是常態,碰上了就算賺到!
因為雨後就等於可以去采菌子。我可能是最後一個知道菌子要在雨後采的人,人生第一次去真實地走了回滿是泥巴的山路,還被各種叫不出名字的灌木刮到。
在當地嘉絨藏族大姐犀利的眼神下,從土裡刨出了第一顆她們當地叫「酸酸菌」的一顆菌子。
因為雨後的山路實在爬不動了,很多人在半路選擇放棄,比如我。
最後在大姐的帶領下,厲害的小夥伴慕樹跟她一起採回來了一大臉盆野生的菌子,當晚就被大家燙兔子鍋全部吃完。這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從農場到餐桌吧!
20:00pm-0:00am
烤火派對
飯後從餐廳走到下沉式休息區,白天就讓人注意到的藏式火爐在夜晚真正派上了用場。
加枯枝點燃的火爐,讓整個休息區都熱乎了起來。火塘里烤著門口玉米地里掰下來的玉米,再配上瓶冰啤酒,一群陌生人圍坐在一起,聊天、唱歌,打破了原本的距離感。瞬間有種「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江湖氣息。
Day Three
12:00am-16:00pm
小金
第三天睡醒之後,大家就收拾行李,踏上了返程。只不過沒有選擇原路返回成都,而是從挨著丹巴的小金路過。
中午開到小金縣城的土著家,吃了一餐當地的家常菜。挨著街邊擺出來的大圓桌,讓人吃起來仿佛提早團年。味道就是很好吃的家裡的菜的風味,不精緻,但很下飯。
吃完飯轉頭去了他們家果園采了回正宗的小金蘋果!味道不擺了,這次的採摘就沒有踩雷的,蘋果脆甜脆甜的,當場就在果園裡吃了兩個。
17:00pm-18:00pm
四姑娘山-巴朗山
從小金在往回開,一路經過了四姑娘山、巴朗山。
運氣很好地邂逅了雲海,也看到遠處絕美的雪山頂,讓人想喝雪頂咖啡上的奶油尖尖。
是震撼到說不出話的那種美!站在路邊邊明明整個人都凍到發抖,也捨不得上車。
這個行程規劃,很討巧地把四姑娘山和巴朗山一起都看過了,摸著良心說真的值了!超長時間的車沒有白坐。
晚上九點,回到成都。
這場屬於雪山、森林、藏寨的旅途仿佛在平行時空做的一場夢,讓人感覺不夠真切。
關於丹巴、關於嘉絨藏族、關於梭坡,似乎還有更多的秘境,在等下一次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