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線上的第一口,先從米易開始

2023-02-06     成都Big榜

原標題:攀西線上的第一口,先從米易開始

復興號成昆鐵路複線冕米段的貫通,讓成都人對攀西的嚮往又落實了一大步。

甘洛、越西、冕寧、德昌、米易……攀西怕是要火了!

我們決定繼續啟動小馬達,找到當地的土著美食家。「隱於小城」攀西篇,就從米易開始說吧——

以前說到米易,覺得陌生,但嚮往。

最早之前,米易人來成都只能坐綠皮火車。頭天下午上車,在火車上睡一覺,第二天早上就到成都北站。

後來雅西高速開通了,回家的距離從14小時變成了7小時,但一直硬座的話,還是很辛苦。

飛機也不是沒有,但40分鐘的航班,連廁所都不會開的那種。

復興號成昆鐵路複線開通,一下子把川西這條沿線和成都人民的距離拉近了。現在說到米易,感覺就是近在咫尺的一米陽光。

1. 米易在成都的西南面,接近於四川的最南端。米易地處川滇交界。一直以來,都陸續有攀枝花以外的人,下意識地把攀枝花劃給了涼山州,或者乾脆誤以為它屬於雲南。

但米易人有自己的驕傲。通常走攀枝花市區去,會說:下攀枝花。回米易則是:上米易去。

2. 米易又叫迷昜,是三皇五帝之一顓頊的故地。通常說完這句正經八百的介紹,米易人都會來句實在的:我都活到十多歲才曉得……我至今都不知「顓頊」咋個念。

3. 由於亞熱帶乾熱河谷氣候的影響,米易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小舒 在離開攀枝花北上求學之前,不曾擁有一件羽絨服。

直到現在,@八喜飯糰子 的媽媽都還要說:在米易,就沒開過幾天空調。早穿棉襖午穿紗,洗好的衣服隨時都有陽光的味道。

4. 米易是農業縣,重工業少,環境也好。加之陽光充足,所以米易當地產的水果蔬菜種類又多又好吃。米易的白菜都是甜的。

5. 米易人的幸福之一,大概就是一年十二個月都能吃到當季盛產的水果:

12月-2月吃枇杷、甘蔗,3、4月份三花節,吃水蜜桃油桃櫻桃,5、6月吃火龍果、西瓜、葡萄,7月-8月吃芒果,9月-10月吃梨兒,11月-12月吃雷波臍橙……

就屬於你剛想贊一句「真是碩果纍纍」,然後米易人又忍不住接過話頭:還有核桃、草莓、藍莓啊這些沒說……哦,水果番茄也好吃,爆汁。真的,在水果這件事上,米易不輸三亞。

6. 米易不大,就是一個在河谷上建立起來的小縣城。河就是安寧河,位於長江的上游,安寧河的兩邊都是山脈。

@小舒 半開玩笑說,以前的米易半小時就能逛完。小時候,他感覺米易小到只有兩條街。現在,米易擴大了,有了東西南北好多條街,寡是河上的橋,都已經架了五座。

7. 安寧河的兩邊,沿著河邊步道有很多櫻花。梯田上可以看杜鵑,去普威鎮還能看萬畝梨花。

在米易的老年人最喜歡在河邊綠道散步,早上陽光和煦,清風柔軟。晚上吃完飯,他們又開始第二次散步,伴著晚風和夜景走一圈。

8. 大概從2008年、2009年開始,每年過節,安寧河上都要搞燈會。米易的每條街、每個公園,只要能放得下的地方,都會擺燈。記得有一年,安寧河河中間搭起一個舞台,當時喊的:水幕燈會。

9. 因為水果糖分足,所以米易的甘蔗也是一絕。米易開了兩個糖廠,生產出來的紅糖非常醇厚,絲毫沒有渣渣的口感,化了,就是純純的糖漿。

10. 說米易人會吃之前首先應該說他們會養生。米易特產何首烏,在米易當地,有很多何首烏雞湯的店,還有珍貴的何首烏酒。

11. 米易娃兒的童年,大概就是路邊5角錢的肉沫鍋盔,還有挑起擔子賣的那種茶葉蛋。那二年辰,城關一小舊址門口有一家米粉,5角、1塊的老闆兒都煮。

12. @八喜飯糰子 每次放學回家,都會路過一家拌米粉的攤攤。海帶絲、土豆、米線、涼麵,1角錢就可以拌,買個5角錢的都算奢侈。

還有一個小學老師開的手攤涼粉,也是幾角錢一份,用一張紙,把豌豆涼粉攤在上面,再刷醬。一手提塑料袋,一手拿紙包涼粉,亂七八糟吃一路,精精算準回家前吃完嘴巴擦乾。

13. 那時候路過蓮華中學,一定不能錯過的就是那邊賣的傳統冷飲。要自己帶個瓶子去接,老闆就會像打酒一樣給你灌滿的果味冰水。大概等同於成都娃兒的大冰和小冰。

14. 米易人愛吃火鍋。外地人去米易的第一頓必然是吃銅火鍋。米易人吃銅火鍋,也要吃牛、羊肉湯鍋。牛就是黃牛肉,羊,要吃黑山羊。

15. 據說每家米易人屋頭都有一口銅鍋,類似老北京涮羊肉那種鍋兒。銅火鍋與雲南的臘排骨火鍋相似,它是米易人的日常,也算是大餐。

雞湯和大骨湯吊底,下面依次是臘排骨、臘豬腳、雞肉,然後是香芋、山藥、紅苕。最上面一層是肉圓子。重點是要:嗡悶。

肉圓子必然是這銅火鍋的精髓所在,有它,就一整個香到莫法。吃完肉,再燙幾筷子葉子菜,豌豆尖是標配。

關於銅火鍋的蘸水,每家米易人都稱秘制,因為每家都不一樣。大概就是糊辣椒、蔥姜蒜、折耳根,有些要放點豆瓣炒,有些還要淋了熱油再加醬油醋。

16. 米易當地老饕一般不會輕易推薦去哪家吃銅火鍋,因為他們都是自己在屋頭煮,圓子自己rua,豐儉由人。

但你非要問,他們會很嚴謹地回答你:么妹銅火鍋名氣最大,外地人來了都要去吃。

17. 除了銅鍋,興許每個米易人屋頭都還會有一個燒烤架。因為米易的燒烤好吃得很。

米易燒烤有網燒、串烤,還有盤盤烤。口味偏重於香、辣、咸。必點菜是小豬兒肉和烤小腸。

小腸又分兩版:配土豆的香脆版,和填充洋蔥和大蔥的「灌腸版」。當然,蘸水必須是粗顆顆的海椒麵和豆面各占半壁江山。

豆面就是黃豆花生打成的粉,這是米易燒烤的靈魂。很多米易燒烤,是在烤制的時候就會一邊刷油一邊刷豆面。

18. 河西小婷燒烤不錯,他們家的土豆小腸和「深水炸彈」是一絕。「深水炸彈」是米易人對泡椒魚肚的別稱,香辣趕口,一口接一口。

串烤可以去王天兵,就在時代水街進門第一家。據說他們家的大雞翅、羅非魚和豆腐乾是特色,粉兒也非常好吃。

19. 除了以上兩大美食巨頭之外,米易人心目中值得擁有姓名的大小館子也不少。

小渝家,豆花莊,祥園農家樂、楊大姐私房牛肉館……可以吃到攀枝花名菜:攀枝花炒臘肉。

20. 關鍵說了那麼多,還沒說到米易的特色小吃。首先就是撒蓮涼粉。

撒蓮是米易的一個鎮,米易縣城最老字號的撒蓮涼粉就在河熙小區,老闆兒一直是那個阿姨。6元錢一碗,佐料的精髓就是豆瓣糖醋。

撒蓮涼粉最具特色的應該是漏漏涼粉,如果你要顯得不是第一次來,你可以給老闆說:老闆,來碗漏漏。

我原以為泡蘿蔔片片就只是吃燒烤解膩的一道小菜,殊不知它卻是米易娃兒從小到大的童年記憶,有點類似於炸土豆在之於成都娃兒。

小時候,蘿蔔片片都是手掌那麼大一片,酸甜口,包上海椒麵,5角錢一片,放學就買來吃。

到了現在,那些小攤攤很多都不復存在,還在營業的小吃店,一是:臭味相投,一是:四個圈。

兩家都賣炸土豆、炸餌塊,有冰粉,還有「劣質」奶茶。據說臭味相投後來換老闆兒了,除了賣這兩樣,還開始賣銅火鍋。

四個圈也很有意思。

以前那邊是河濱公園,公園門口正好有四個圈圈的裝置,所以很多人每次去附近這家小店吃東西都說四個圈,久而久之,老闆兒也就乾脆用「四個圈」給自己命名了。

21. 早先,米易的街上有兩個小攤攤,一個賣臭豆腐,一個賣王卷粉,現在都搬到碰碰涼和天天超市中間那片小吃聚集地。

22. 賣臭豆腐的大叔一直在流動,之前在尚品國際對門的巷子口擺過攤。那邊還有一家冷吃串串,和成都的缽缽雞差不多,但很多米易人覺得,比成都、樂山的都好吃。

23. 「串串一條街」最出名的不是串串,反而是石蹦館。石蹦,是一種蛙,後來越吃越少,石蹦店也就相繼關門了。

24. 與串串街同日而語的,可能要算燒烤城。原來燒烤城大概就在米易中心廣場的位置,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整體搬到了距離城中心比較遠的大坪北路上,稱為:新燒烤城。

新燒烤城的燒烤店很多,據說全米易最好吃的和最出名的都在那兒。像坤姐、品羊鮮這種,都是米易人的心頭愛。

25. 米易有個德克基,我問到底是德克士還是肯德基,答:它們的雙倍加成。

大概在2009年左右,那個時候米易還沒有德克士和肯德基,但是有了這家德克基。德克基開業時候,憑傳單15元就能買一隻童子雞,那個時候覺得:好洋氣,好好吃哦!

26. 除了吃之外,米易能耍的地方其實不算多。最出名的要數龍潭溶洞。

溶洞是天然形成的,也是米易最原始的景點,不大,半個多小時就能走完。如果指名要去曬太陽,那首選便是河濱公園。

27. 么妹銅火鍋所在的激情廣場也是一個神奇魔幻的所在。米易的奶茶店、KTV都在那兒。

原來很多米易娃兒招待朋友一條龍:下午激情廣場喝奶茶、吃小吃,吃到6、7點鐘去燒烤,吃完燒烤再去KTV,最後以一碗羊肉米線完美結束。

關於米易,我大約和三個米易人交替聊了一個整天,聊到最後,@八喜飯糰子 想起了她小時候在田坎邊邊上偷摘桂圓的故事。@小舒 說:把我說得都有點想回家了!

對的,五年了五年了,終於有動車了。結婚的話,成都朋友應該會來了。當然欣喜之後可能也會猛拍腦袋:WC,車白買了!(不是

哦對了,關於復興號成昆鐵路複線,我們還將陸續推出:甘洛、越西、冕寧、德昌。

請當地土著速在留言區舉手示意!有什麼好吃?什麼好玩兒?什麼故事?來,話筒給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4212efbf9ed724d71bbf7d8558091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