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地形複雜多樣的國家,但是平原面積相對於國土面積的比例較低。通常說到我國的平原,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三大平原。我國的三大平原在地理課本里涉及的比較多,大家應該比較了解。而本文將介紹的是除這三大平原外,我國還有哪些著名的小平原?
我國的大平原相對分布在東部和北方地區,而高原、山地、丘陵眾多的西部和南方地區所存在的平原就顯得比較珍貴。
關中平原
關中平原位於陝西省中部和山西省南部,又被稱為渭河平原、渭河盆地、關中盆地,它是由斷層陷落地帶經渭河及其支流衝擊而成的衝擊平原。關中平原介於陝北高原和秦嶺之間,長約500公里,海拔在300到800米之間,面積4.7萬平方公里。
關中平原是最早出現「金城千里,天府之國」的地方,這裡自古就是灌溉發達,盛產小麥、棉花的地區,是陝西省主要的糧棉生產基地。
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西南三省最大的平原,是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一處衝擊平原,又被稱為川西平原、盆西平原和川西壩子。成都平原是由發源於川西高原的岷江、沱江及其多個支流的沖積扇連綴而形成的復合沖積扇平原。
降水充沛是成都平原的特色之一,這裡四季分明、日照少、氣候溫和,屬暖濕亞熱帶太平洋東南季風氣候區。該平原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在600米左右,土地肥沃,水渠縱橫,農業發達、物產豐富、人口稠密。是我國重要的水稻、蠶絲、油菜籽產區。
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是黃河沿岸的沖積平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廣義上的河套平原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賀蘭山以東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平原),內蒙古巴彥高勒和西山咀之間的巴彥淖爾平原(後套平原),包頭、呼和浩特和喇嘛灣之間的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
河套平原海拔在1000米左右,土地肥沃,灌溉系統發達,是西北地區最主要的農業區。該平原適合種植小麥、水稻、穀物、大豆、高粱、甜菜等作物,由於盛產糧食,河套平原又被譽為「塞上糧倉」和「塞北江南」。
珠江三角洲平原
東南沿海諸河口都有三角洲平原,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平原面積最大。它是由西江、北江衝擊形成的大三角和東江衝擊形成小三角的總稱。珠三角的地面起伏較大,四周是山地丘陵,中部是平原。
珠三角平原也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地處北回歸線以南,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農業、牧業、漁業在這裡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以上短暫的列舉了我國四個比較著名的小平原,如果將我國所有的平原平地歸類,得到的結果如下:
東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黑龍江谷地、鴨綠江谷地
華北平原:海河平原、黃泛平原、淮河平原、黃淮平原、膠萊平原、黃河三角洲
長江中下游平原:兩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皖中平原、贛撫平原、澧陽平原、巢湖平原、里下河平原、太湖平原、杭嘉湖平原、長江三角洲
東南沿海諸平原:寧紹平原、溫黃平原、福州盆地、興化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潮汕平原、珠江三角洲、潯江平原、南流江三角洲
黃河中上游諸平原:黃水谷地、銀川平原、巴彥淖爾平原、土默川平原、汾河谷地、運城盆地、渭河平原
西部地區平地:漢水谷地、成都平原、河西走廊、伊犁河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