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靜如海》,很多人都在推薦它

2020-06-08     精簡影視

原標題:《沉靜如海》,很多人都在推薦它

最近打開短視頻,看到很多人都在推薦這部電影。

影片名字叫做《沉靜如海》,講述了一個德國軍官和法國少女的愛情。

二戰時期,法國一個海邊小鎮。

少女Jeanne以教鋼琴為生,和爺爺相依為命。

此時法國已經淪陷,街上到處都是德國士兵。

這一天,她已逝父母的房間被德軍徵用,一位德國軍官要來入住。

爺孫倆雖然心中不滿,但也不敢公然反抗,只能無奈的接受事實。

軍官第一次進門,正值少女給爺爺演奏鋼琴。

也許是因為優美的琴聲,也許因為本身的修養,這位軍官非常紳士。

他進門的第一句話是:「小姐,先生,我很遺憾。」

「如果可以選擇,我是不會來的」,軍官解釋說,「我是被要求住在這裡的。」

說完,軍官脫帽致敬,立正行禮。

爺孫倆沒有說話,他們用沉默來表達自己的憤怒和不滿。

儘管受到了冷落,但軍官並沒有生氣。

相反,他此後一直保持著彬彬有禮的風度,早晚必問好,進門必致意。

他儘量不打擾爺孫倆的生活,只是偶爾會走進客廳,向他們喃喃自語。

他說,他喜歡大海,大海是寧靜的,要學會傾聽。

他說,他的父親死於一戰,他參軍只是迫於家庭的傳統。

他說, 他原本是一位作曲家,他最愛的,是巴赫。

不管他說什麼,少女和爺爺一如既往的保持著沉默。

但他們對軍官的觀感,漸漸產生了一些變化。

爺爺感到有些難以堅持:「我沒法冒犯一個人,哪怕他是敵人。」

少女雖然固執地沒有說話,但內心也泛起了一絲漣漪。

因為,她的父親也死於一戰,她最喜歡的,也是巴赫。

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軍官說的話越來越多。

他由衷地表達了對法國的尊敬,也毫不掩飾自己的思鄉之情。

他說,法國有許許多多的文學家,德國有許許多多的音樂家。

他說,他很高興能見到一位有尊嚴的老人,和一位默默無語的小姐。

少女聽著軍官的獨白,對他的了解越來越多。

原來他喜歡的東西,和自己喜歡的那麼相象。

原來他軍服包著的,是一顆熱愛藝術的靈魂。

少女開始偷偷地看他,看他颯爽挺拔的身姿,看他英俊優雅的面容。

少女看著,看著,目光從冷漠到溫情,從意亂到情迷。

聖誕夜,爺爺獨自去做彌撒,少女將自己打扮了一番。

她獨自呆在客廳,似乎在等著什麼。

「多麼美好的夜晚」,軍官來了,又開始了他的獨白。

「我已經來了一個月了,我來那天,你演奏的是巴赫的曲子。」

說完,他打開鋼琴,彈起了少女彈過的,那首巴赫的前奏曲。

曲畢,他默默地走到少女身後,雙手按在了少女坐的沙發上。

接下來他會做什麼?少女的身子微微顫抖。

她有點期待,又有點緊張。

她等了一會,但什麼也沒有等到,什麼也沒有發生。

只聽到軍官輕輕的一句:「祝你聖誕快樂」。

說完,軍官轉身,走了出去。

愛是什麼?難道就是想觸碰又收回手嗎?

少女有點失望。

軍官離開後,她忍不住潛入了他的房間。

偷看他留下的家信,摩挲他戴過的圍巾。

然後,躺在他睡過的床上,抱著他用過的枕頭,安然入眠……

軍官不愛少女嗎?自然是愛的。

他平日的那些獨白,那些喃喃自語,其實都是向少女傾述的愛意。

一個有心,一個有意,只可惜國恨家仇,將他們生生隔離。

如果不是戰爭,他們不會產生這段情。

但也因為戰爭,他們無法擁有這段情。

誰言亂世莫道兒女情,豈知亂世兒女情更長。

一個寂靜的夜晚,少女無意中發現了一件事。

她看到抵抗組織,在軍官的座車下放置炸彈。

少女的心提了起來,怎麼辦?要不要告訴他?

如果說了,她就背叛了民族大義,如果不說,她愛的人就將死去…

帶著矛盾的心情,少女靠在門口,沉沉睡去……

清晨,樓梯上傳來軍官的腳步聲,少女猛然驚醒,瞳孔倏然變大。

軍官準備開門,突然聽到一陣急促的鋼琴聲,這是他最愛的巴赫。

琴聲留住了軍官的腳步,他怔怔的看著彈琴的少女,有點不明所以。

就在這時,炸彈爆炸了,軍官大吃一驚,接著恍然大悟,茅塞頓開。

這是少女第一次為軍官彈琴,也是最後一次。

軍官死裡逃生,但他的兩名戰友和勤務兵仍然被炸死。

策划行動的抵抗組織被捕,其中包括少女的鄰居夫婦。

這就是戰爭,軍官和少女,註定沒法走到一起。

這一天,軍官又來到了客廳門前。

這一次,爺爺打破了沉默,主動開了口,「請進來,先生。」

軍官走了進來,看著他們,緩緩說道,「我要走了」。

原來,這一次,他是來告別的。

他馬上就要奔赴寒冷的蘇聯前線,那裡現在是零下40度的冬天。

也許迎接他的是幻滅的命運,但他也只能聽從命令,恪守職責。

像以往一樣,他說了句「祝你們晚安」。

不過這一次,他又加了一句:「再見」。

軍官說完,轉身離開。

少女再也無法抑制自己,流著熱淚,追出門外。

兩人四目相對,似有千言萬語,卻又無從說起。

最後,少女哽咽著,說了一句:「再見!

這是她對軍官說的第一句,也是唯一一句話。

再見,是她唯一可以說出口的--------告白。

軍官微笑著鑽入汽車,心滿意足,無怨無悔。

他終於證明,寧靜的大海,她懂得傾聽。

少女背送著他離去,聽著他的聲音,消逝在無盡的黑夜……

從頭到尾,軍官和少女沒有任何肢體上的接觸。

自始至終,他們也沒有任何的交談,除了那句告別的「再見」。

但沒有人能否認,他們的愛情是如此的盪氣迴腸,轟轟烈烈。

豆瓣有一篇高分影評,最後一段寫得特別精彩。

戰爭中的愛情,有太多的無奈。

國家與民族,人性與尊嚴,責任與犧牲,占領與反抗,忠誠與背叛,都會如同一道道鐵絲網一般,綿橫在相愛的兩個人之間,無法逾越。

所以在影片最終,上尉含著笑奔赴修羅場般的東線,女孩則成為了抵抗組織的一員。

但是愛,畢竟存在過。

哪怕他日後倒在俄羅斯平原的焦土上,哪怕她某天消失在蓋世太保的行刑室里。

在生命結束前的那瞬間,他們的耳邊都一定會迴響起對方在那台鋼琴上所彈奏的巴赫前奏曲。

這部電影,年輕人看了會感動,會憧憬,中年人看了會感傷,會回憶。

我們也許沒有經歷過殘酷的戰爭,但卻可能經歷過悽美的愛情。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我的青春年代,想起了那個曾為我哭泣的女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_jil3IBnkjnB-0zrW_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