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春天老是睡不飽?5招預防春困上身

2020-04-07     鴿子中醫

最近老是到昏昏沉沉、全身沒勁嗎?許先生近來便是如此,一度在重要會議中恍神而遭到主管責罵,自覺狀況不佳,卻也說不上哪裡不舒服,去就診才知道是『春困』上身了!。

體循環增加影響大腦供血產生昏脹感

節氣進到春分,季風開始轉變,氣溫也逐步開始上升,這時候人體從冬天抵抗風寒、周邊毛細血管收縮,減少血流到末梢以降低熱量喪失的狀態,到了春天逐漸轉變成毛孔、汗腺、血管舒張,血液循環向身體周邊增加,導致相對性的大腦的供血降低,容易讓人產生頭暈腦脹、注意力無法集中的情形。


寒濕體質導致春困

這時節氣也往清明、穀雨的高濕度方向前進,天氣忽冷忽熱,大氣濕度增加,容易使人感到沉重、酸痛、疲倦、乏力、嗜睡,生理因素加上外在環境便形成『寒濕』的體質表現,導致『春困』發生,如果平常沒有運動習慣,身體更容易覺得不舒服。


5症狀可知體質是否有寒濕

想知道自己的身體體質是否有『寒濕』?建議可通過日常生活來觀察,如:每天刷牙的時候觀察舌苔,是否白白一層很厚?早晨起床的時候經常腰酸背痛,但活動後、曬太陽或熱敷可以改善;或者糞便稀爛、不成形,味道不重;四肢時常感到腫脹,觸碰皮膚常感覺冰涼…等等情形,就要小心留意。

特別嗜睡者可服生脈飲

除了中醫調理,對於特別造成困擾的疲倦、乏力及嗜睡狀況,加強給患者服用生脈飲中藥液包,因生脈飲主要成分人參、麥門冬可益氣生津清熱,五味子可斂陰止汗,對身體益氣潤肺、養陰生津、斂肺止咳之功效。生脈飲經實驗證實,可促進淋巴細胞之轉化,增強免疫力達到扶正固本。


預防春困5招


1. 多到戶外踏青

春天是萬物發芽,百花齊放的時節,此時適合到郊外活動增加五官接受外界的刺激,也能讓精神較為振奮集中。

2. 增加有氧運動 流汗就能去除濕氣

適量的運動能夠增加血液循環,讓心跳適當加速,提高腦部含氧量的方式,流汗是最好去除體內濕氣的方式。特別提醒,有效訓練心肺功能來達到有氧運動的強度,必須是微微的喘及汗出的程度。


3.避免生冷、低溫食物

因為春天氣候回暖,身體血液已從身體深層逐漸往周邊流動,腸胃道功能也會相對減弱,若又接觸生冷、低溫的食物會增加腸胃功能負擔,影響消化吸收功能,導致腸胃腹脹、腹痛、腹瀉。


4. 均衡且多元化飲食

多吃原形食物,食物原形的養分非經過人工萃取、濃縮、合成的,是人體最容易吸收的形式,藉由3餐的飲食內容物適當搭配,攝取均衡且多元化的食物,養分多元加上充分吸收才可維持器官正常發揮功效。


5.規律作息

充足且入睡時間適當的睡眠,是維持身體正常功能與修復機體最重要的工作。長時間睡眠長度不足、品質不良,就像是機器超時工作,相對零件也會是加倍耗損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BWsUXEBfwtFQPkdXYR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