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只有小面?你對重慶早餐的豐盛程度一無所知

2019-09-09     咕嘟夜食

編 輯 /三水 出 品 / 自由氣質

重慶,以火鍋和小面為代名詞的城市。

每逢假日,旅遊的人絡繹不絕,排隊坐新華索道的隊伍總也看不到盡頭,在擁擠的磁器口古鎮連正常走路也困難。



除了魔幻的輕軌,很多人說,最心心念念這裡的,就是美食。甚至有人說,專門飛一趟到重慶,不就為了吃。

其實,重慶好吃的又豈止小面和火鍋。地處四川盆地東部,重慶是一座山城和霧都,並不像川西平原那樣,歷來氣候宜人,生活富庶。

縴夫和巴東號子的歷史記憶,都是有關於「艱苦」。但在這種條件下,也激發了人們對美食無限的創造力。

而這種創造力,在重慶的很多市井小吃上都有淋漓盡致的展現。重慶人的早餐,很多都是小吃,如果你吃過一些這種傳統早餐,就會知道,它能給一天的開始帶來多大的動力。


蒸煮炒煎炸,豆菜肉米麵,重慶早餐,不止小面。

舌尖上的甜蜜——糯米糰

論重慶的早餐,糯米糰絕對是泰斗級別的。

據說糯米糰來自於抗戰時期的陪都,原本是上海人本地早餐的美食,被大量內遷的上海人帶到重慶,被重慶人喜歡上了。



製作糯米糰的過程很有趣,舀一大勺糯米到紗布上,用勺子將糯米糰壓平。撒上一層白糖,抹上一層黃豆面,再放入四五個脆脆的油條,將糯米和油條全都用紗布裹起來,用力的揉搓,使其合為一體。

這時初現雛形的糯米糰,最後再放進白糖黃豆面里滾上一滾,一個白白胖胖的糯米糰小子便誕生出來。

香甜的糯米裡面是炸得酥脆的油條,外面裹了一層白糖和黃豆粉,咬一口,白糖粒和油條噶嘣兒脆,綿密的黃豆粉滾入口腔的各個方位,無一遺漏。

吃完一定要記得剔牙,不然牙縫裡會卡著黃豆粉的。

儘管這樣,也阻擋不了愛吃的人的熱情。糯米糰作為是重慶最古早的一種早餐,大概也是從前人們對於甜蜜滋味的嚮往所致,真可謂是舌尖上的幸福了。

外酥內軟的尋常味——熨斗糕

重慶人有多硬核?不僅是吵架一流,為了吃個早餐甚至可以上班遲到,而熨斗糕就是這樣讓人慾罷不能的存在。


總結起來,人類烹煮食物的方式總結起來只有這四種:火烹、油烹、水烹、汽烹。至於煎炒炸什麼的,都是對這種方式的細化。熨斗糕便屬於火烹的變形。

古人用鑄鐵或者青銅做成熨斗,內里裝上燒紅的木炭,用其熱度將衣服上的褶皺熨平。熨斗糕的名字就來自於這裡。

雖然熨斗糕用料和做法都很簡單,但是它的好味道可不打折,酥香軟糯,讓人吃一個就想兩個。

剛烤好的熨斗糕外酥里嫩,外殼上還帶著一些類似鍋巴的棕色塊狀,但其實捏起來十分柔軟,就像棉花團一樣。

焦香的殼裡是嫩嫩的糯米糕,好吃又健康。熨斗糕內里不帶任何餡料,樸實無華。外層的酥脆與內芯的綿軟濕潤形成鮮明對比,化在嘴裡微甜,還透著發酵後的酸,是老一輩心裡最念叨的尋常味。

白糕puls——三角粑

三角粑也是從前常見的早餐,是以大米為主料,用特製的鍋將米麵反覆煎烤而成的一種改良版白糕。由於形狀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名字便叫三角粑。



三角粑是發糕的升級版,與之不同的是在烹飪方式上多了道油煎但就是這道工序讓三角粑的味道更豐富,香脆甜一齊點燃你的味蕾。

米漿剛剛接觸到燒得滾燙的鐵盤時,會有一股撲鼻的焦香迎面而來,鐵盤翻面,只要聽到那一聲細小的「吱吱」聲就意味著可以出鍋了。一個熱氣騰騰的三角粑就到手了。

趁熱吃,一口下去,香脆酥甜的口感在舌頭中綻開,把還未完全睡醒的胃調教得十分滿足。

油茶不是茶

曾幾何時油茶也是和小面平分秋色的,可是近些年它卻漸漸被人遺忘了。

油茶,不是茶,是以米糊做底,香酥的花生和黃豆是輔料,再灑上一層榨菜粒和蔥花,正主兒是掐碎的饊子,堆成金碧輝煌的「冒兒頭」。



那油茶為啥叫「茶」?

這個涉及到中國茶文化的產生及演變,總而言之,在秦、漢時期,中國人的茶是一種羹狀物,把各種各樣的食材研磨成粉煮成羹食用。

如今的貴州、四川、重慶等地,「油茶」的做法大同小異,都是用各種當地特有的食材,做成羹狀食用。



很多重慶土著告別睡眼朦朧的清晨,就是從這碗香脆麻辣的油茶起,開始忙碌的一天。


炸得金黃的饊子覆在大米糊糊上,糊糊里加入各種調料,用勺子攪拌均勻後端起碗呼啦啦喝下,整個胃裡心裡都是暖烘烘的。

而重慶則必是要再加上兩勺油辣子,曾經有一家賣油茶的辣椒太香了,連續吃了一個月都沒有膩。

剛開始饊子脆脆的,攪拌一下咸香可口的米糊在油脆的饊子外糊上一層外衣,粘稠鮮亮又別有一番風味。



饊子乾脆酥香不油膩,小撮進嘴的感覺就像牙口在蹦迪。趁熱開吃,饊子+米糊,一口下去迸發在舌尖,味蕾可感知的顆粒感,咸辣適中,回味酥香。


讓人慾罷不能的油醪糟


據說當年宋美齡來重慶,下飛機吃的第一道美食就是這個油醪糟。

油醪糟是用干湯圓面、濕湯圓面混合做成掐掐湯圓,配上碾碎的黑芝麻、花生米,桔餅、冬瓜條、核桃等,和上豬油,煮成一碗。

小小一碗油醪糟包含了酸、甜、脆、香各種味道。與這種油醪糟類似的還有醪糟湯圓,眾多早點鋪子裡有賣。



油醪糟是用糯米製成醪糟坯,下油鍋,加芝麻、桔餅、核桃仁、油酥花生仁、蜜棗、白糖等稍煎,然後放入沸開水中煮沸即成。味道香甜不膩口,營養十分豐富。



現在重慶很多傳統早餐不是難找到就是壓根找不到,畢竟都是薄利的東西,商販賺不著錢就乾脆不賣了。



只是還是會想念那記憶中純粹簡單的味道,雖比不上什麼珍饈美饌,卻獨有一番山城的好滋味在。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5ZsGG0BJleJMoPMnpL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