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一碗燃面,趕走這個冬天所有起床氣

2019-12-03     咕嘟夜食

,是最近的關鍵詞。


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現在都已經入了冬。北方部分地區,清晨起床可以看到哈氣,樹葉上已經打了霜。北京,也在前幾天迎來了初雪。


清晨,我們在北方的暖氣屋裡賴著床,思考著等會吃啥的時候,南方的朋友,是否也和我們一樣?今日,早城故食,宜賓走起。



早餐,你吃面了嗎?


宜賓,一座來了就必須要吃面的城市。


宜賓人對面的喜愛程度,完全不亞於火鍋。在此之前,我很疑惑「為啥宜賓人如此愛吃面」,知乎上的一個回答讓我瞬間明白。


澆頭好、湯底濃,花樣多,這樣的面怎麼會不好吃,怎麼會不讓人著迷呢?宜賓人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自己對面的喜愛,一日三餐都要吃,尤其是早上。



說道宜賓的麵食,就不得不提當地最具特色的燃面


宜賓燃面,原名敘府燃面,舊稱油條面,因其油重無水,點火即燃,故名燃面。早在清光緒年間,便開始有人經營,麵條鬆散紅亮、麻辣相間,深受食客的喜愛。


宜賓的面,多是論兩賣,對普通人而言,2兩面就可以吃到飽飽的。


宜賓燃面,是沒有湯的拌面。


雖說面上的菜碼和澆頭是重點,但面也同樣重要。燃面使用的並非普通的面,而是宜賓當地的水葉子面。何為水葉子面?它其實是鹼面。這種面含水量低、口感偏硬、吃起來有嚼勁。


煮好撈出的面,配上宜賓自產的碎米芽菜,麻油、芝麻,最後再加上香蔥、豌豆尖,現拌現吃,美味的不得了。


因為是鹼面,所以燃面看起來比普通的麵條要偏黃一些


宜賓人,喜愛面,早餐也多以麵食為主,除了上面所說的燃面之外,常見的面還有辣雞面、姜鴨面、牛雜麵等。


一碗看似普通的面,卻將面香、油香、肉香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趕走了宜賓人早上的起床氣。



是粑,還是糕?


燃面好吃,但略微重口,天天吃身體也有點受不住。因此,宜賓人偶爾也會換下口味。


此時,他們的首選便是「粑」,各式各樣的「粑」食。


宜賓豬兒粑


葉兒粑,是四川的特色小吃,也是宜賓人喜愛的早餐之一。


不過,在宜賓,它有另外一個名字——豬兒粑。其實,叫這個名字並不是因為它有用到豬肉,而是因為它的形狀,剛蒸熟的葉兒粑,潔白而有光澤,仿佛是煮熟的小豬。


看著像熟睡的小豬嗎?


豬兒粑,外皮是用糯米粉做成的,軟糯Q彈,但絲毫不粘牙。而且,它是有餡兒的。咸口的多為肉餡,甜口多是豆沙餡,讓食客有更多選擇。


剛出鍋的豬兒粑最誘人,蒸蓋揭開的瞬間,白白的蒸汽冒了出來,就連整個空氣里,都瀰漫著香味,視覺和嗅覺的雙重滿足。



黃粑,同樣深受食客的喜愛。


名為黃粑,它的顏色卻是紅色的。因為裡面用到了紅糖,因此,吃起來的味道甜甜的。它和豬兒粑的做法類似,但是用料有所不同。


它,沒有餡料。它的味道,主要來自紅糖和糯米。說它是早餐,其實也可以當做下午茶或者小零食。



白糕,雖不是宜賓當地的美食,但卻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很多人經常分不清白糕和豬兒粑,把他們兩個混為一談,其實,他們很好區分。白糕,多為原味(沒有味道)和甜味,吃起來有點像小時候的發糕,吃起來很有童年的感覺。



我,其實是一個「花捲」


宜賓人的早餐,種類豐富到讓人「吃驚」。


想當初,我第一次看密子君「宜賓密食」那期的時候,我真的全程驚訝,這也是早餐?這也是早餐?這還是早餐嗎?


除了上面所說的燃面、姜鴨面之外,水餃、抄手、水粉,在這裡也被當做早餐。不僅如此,裡面還要放上紅紅的辣椒……



宜賓人的胃,是和我們的胃不同嗎?或許真的不一樣吧,畢竟「嗜辣如命」。


如果你無法接受早上吃面、吃抄手、吃豬兒粑,那就一定要「康康」燕窩絲了。這個東西,真的是吃一次就愛上。


燕窩絲也叫銀絲卷,我第一次知道這個東西,是因為密子君的吃播。雖然當時她吃的很開心,但在我心裡它就是個普通的「花捲」。


密子君視頻截圖


然而,打臉來的就是這麼快。燕窩絲,也太好吃了吧!


它,真的不是普通的花捲。口感非常的鬆軟,還有豬油的香味,用手掰開看的話,會看到是一絲一絲的,這和它的做法有很大的關係。


燕窩絲的做法很複雜,需要將酵面拌成絲條,捲成燕窩絲狀,在上籠屜蒸。裡面還會加入豬油,這點很重要,這是燕窩絲能被分成一絲一絲的重要原因。



吃上一個剛出鍋的燕窩絲,真的很巴適。




宜賓,是四川省的城市,雖然很多人並不知道它,但提到五糧液想必各位並不陌生,它產於宜賓,也是宜賓的標誌。


因此,一小部分人也稱宜賓為「酒都」,說這裡的大街小巷都飄著酒香。但,經過了解之後,覺得酒香並不全是宜賓的「味道」,它還有燃面香、豬兒粑香、燕窩絲香……


不同的香味,組成了宜賓的美味,讓人心馳神往。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cIAm8BMH2_cNUgLi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