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陳強大學畢業以後,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工作兩年多就有了10萬塊錢的存款,陳強是學設計的,創辦一家自己的設計公司,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
可是父母希望他能早日買房結婚,讓生活安定下來。沒有說服父母的他用10萬塊錢付了首付,按揭了一套兩室兩廳的房子。
父母出錢裝修了房子,沒多久陳強就和女友雯雯結婚了。在外人看來小日子過得還不錯,可是只有陳強自己知道,每個月還貸的心酸。
按陳強每個月的收入來算,減去房貸和固定日常支出,每個月餘額就沒多少了。陳強小心翼翼的用錢,儘量避免所有大額消費,避免所有出遊、聚會活動。
自己的夢想也是一擱再擱。他看同事們都在不斷的自我提升,也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可是買了房以後時間、金錢、精力,都不允許他有更多餘力投入到自我提升上。
因為買的房子離公司遠,每天來回奔波就已消耗了很大精力,再加上還貸後所剩無幾的餘額,讓陳強囊中羞澀,真是心有餘力不足。
以前兩年就能存10萬塊,現在三年他也存不了10萬塊了,更不敢輕易換工作。因為他沒有辦法承擔換工作帶來的風險。
很多年後陳強的房貸快還完時,他跟很多同時進公司的同事已經無法相比。他的工作到了瓶頸期,做了好幾年主管就幾乎再也沒有了晉升的機會。
最近一次的部門經理選拔上,他連提名都沒有。
同事們雖然都在公司一樣上班,但是下班以後很多人仍舊再學習充實自己,考取各種證書,參加職業培訓。
別人把錢都用在了自我投資上,而他卻用在了還貸上。
陳強突然想起最近看的電影《激戰》里張家輝說的一句話「這個世界是不等人的。」
當你停滯不前時,就被世界遠遠的拋在了身後。
02
魏振由於家庭條件不好,高中就輟學南下打工。在一家電子工廠當工人,由於他聰明勤快被提升為車間領班。
一次廠里招收業務員,他毅然報了名。工友們都不理解他,放著舒適的車間不待,非要跑出去當業務員。魏振跟工友們說他想賺錢。
就這樣魏振白天跑單,晚上刻苦學習銷售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一年多的努力,魏振終於迎來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大單,光提成就8萬塊錢。
魏振的家人和女友知道以後也十分開心,讓他趕緊在城裡買房,買了房以後就算是在城裡立住腳了。可是魏振不想買房,他想用這些錢去創業。為此他被父母怒訓了一頓,女朋友也和她大吵了一架。
儘管這樣魏振還是頂住了壓力,他創建了公司代理了產品。公司成立以後他仍舊親力親為跑業務,公司員工也被他對工作的熱情所感染,都非常的投入工作。
一次出差魏振借住在一位好友家裡,朋友問他現在也是事業小有成就,為什麼還不買房?魏振說,他覺得自己的事業還能有更大的發展,不想用買房禁錮住自己。
在公司業績穩定提升以後,魏振又考取了MBA,在MBA學習期間他同時拓展了自己的人脈圈。不斷的自我提升,讓魏振的事業面越來越廣。公司也由一開始的十幾個人,壯大成了上千人。
對很多人來說一套房子就能夠消滅一個夢想。
雖然買了房子是讓我們暫時有了歸屬感,但是買了房子以後漫長的還貸,會讓我們畏首畏尾,將自己安置在看似舒適的環境里,等待夢想消磨殆盡。
人生的機會就那麼幾次,錯過了永遠都不會再有。
如果當年他們用這50萬買了房,到現在可能貸款都沒還完。
有人問音樂人高曉松,為什麼不買房租房子住,高曉松說:「我不買房,全天下都是我的,想住哪住哪,買了房就只剩一個角落是我的。我妹也沒買房,但我倆都走遍了全世界。」
地產大佬王石說:「對於那些事業沒有最後定型,還有抱負、有理想的年輕人來說,40歲之前租房為好。」
為了一套房子典當了自己的夢想實為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