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學習正在毀掉孩子的未來

2019-07-22     飛鳥樂魚

今天坐公交車時,無意間被坐在前排的母女倆吸引。小女孩5、6歲的樣子,一雙大大的眼睛十分惹人喜愛,只是本該神采奕奕的大眼睛有點無神。

只聽她對身旁的媽媽說「媽媽我想回家睡覺」,媽媽和藹的說「楠楠想睡覺了啊,爬媽媽身上睡會」,「我想回家睡」小女孩嘟著嘴說。「回家來不及啊,下午還要上英語課呢!」媽媽有點為難的說。

「孩子這麼小就開始學英語了」旁邊有位年長阿姨好奇的問。

「聽說英語越早學越好,我們都報的晚了」,小女孩的媽媽無限可惜的說。

「那先帶孩子回家睡一覺再去啊,看小臉困的。」年長的阿姨看著小女孩心疼的說

「早上剛陪她跳完舞,下午還要學英語,回家時間有點來不及 。」小女孩的媽媽有些無耐的說到。

「這麼小的孩子現在就學這麼多啊?」年長的阿姨有些驚訝的問

「不多,還有一年就要上一年級了。還要趕緊幫她把語文、數學也要報個班。」小女孩的媽媽說完,還不由的低頭無限期望的看著懷裡的女兒。

我不由的感嘆,這還沒上學呢,就開始語數英科科學起,那麼正式上學的時候又學什麼呢?

在一個媽媽群里我看到了這樣的答案

趁孩子沒上學的時候時間多,早早給孩子報班學起來,上學的時候就有時間給孩子再多報個班學習更多的知識了。

這無疑是透支了孩子的身體和幼年、童年時的玩耍時間啊!

隨便一調查就會發現現在的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是各種學習,學舞蹈、樂器、書法、畫畫、英語、古詩、、、、、、、

隨著年齡的增長所報的班從興趣班到補習班,只增不減。

試問這樣對孩子就真的好嗎?

家長們總是以孩子還小,孩子不懂,我都是為孩子好,將來他會明白的,為理由說服自己。

幫孩子早早報好各種興趣班,各種補習班,

這一切的努力安排之後,當孩子學的好了,家長就會很欣慰「多學點還是有必要的」,學的不好時,家長就會變的很焦慮「怎麼就是學不好呢?哎報的太晚了,那幾年都玩過去了」。於是痛下決心給孩子再多報幾個名師班。

甚至很多家長還給孩子報了開發左右的腦的速算速記班,讓孩子的大腦最大開發化。也真的有孩子達到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成效。

但是學了這些以後孩子參加工作用的上嗎?

我更發現一個奇怪的現像,就是孩子不停的上著補習班。家長呢?不停的上著親子教育班。

有一次我問一個媽媽,你花那麼多錢和時間去上親子教育課是學什麼,那位媽媽說,想更了解孩子學會和孩子相處。現在的小孩越來越難相處了,我這麼辛苦都是為他好他卻不理解我。

其實我想說你把原本屬於孩子的時間還給孩子,就沒有必要去上那麼多親子課了。

現在的教育一直在大力提暢九年義務教育給中小學生減負,殊不知學校是減了,卻加到了各種學習班。學費是減了,卻把更多的費用交到各種學習班。

曾經在一個親子論談上看到一位媽媽發的這樣一句話「孩子不是在學校就是在學習班,要不就是在去學習班的路上。」

還有人提到現在上學習班是一個劇場效應,前面的人站起來了後面的不站起來根本就沒有機會看到舞台。所以也就有了你的孩子學前學,我的孩子幼兒園就開始學,你們學一項我們學兩項,差的想後來居上,好的想更好。

如此發達的網絡世界,鋪天蓋地的成功案例,讓劇場中的家長們像打了雞血似的踮起腳尖向前看,每個人都在爭先恐的給孩子規划著未來。

只是家長們在看到那麼多過度學習的成功案例後,是否也注意到更多的失敗案例呢?

例杭州2歲男童為通過幼兒園面試,報5個興趣班,因學習壓力過大,患斑禿;

上海3歲男孩母親自設KPI考核式「牛蛙計劃」,孩子因精神壓力過大,患「抽動症」;

廣州8歲男孩從幼兒園起,每個周末都奔波往返各種興趣班,勞累過度猝死;

這些讓人觸目驚心的報道是否也曾讓家長們心生顧慮呢?

可能會有家長說,我的孩子不會的,我給他報的班都是他喜歡的,都是孩子自己願意學的。

真的是自己願意學的嗎?

適當的學習可以幫助孩子儘快的獲得更多的知識技能,過度的學習只能毀了孩子的未來。

中國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曾經說過「中國留學生學習成績往往比一起學習的美國學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後,科研成果卻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於美國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和創造精神強。」

和學習成績相比孩子的健康和天性才是最重要的,做為家長要對孩子的成長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相信孩子能夠成才也要接受孩子的平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c6xLWwB8g2yegNDgkQ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