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為人父母者留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並非是房產、存款,而是言傳身教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讓他們明白規矩的重要性,這才是父母留給孩子受用一生、取之不竭的財富。
霍震霆讚揚兒媳郭晶晶育娃有方:對外很溫柔,在家我的面子也不給
跳水皇后郭晶晶嫁入豪門,和其他豪門闊太太的生活奢靡不同,郭晶晶與霍啟剛夫妻兩人都相當低調,行為舉止之間透露出了真正的豪門教養。
在養娃育兒方面,身為闊太的郭晶晶一直都親力親為,即便是送孩子上學這樣的小事上也不假手於人。
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郭晶晶更是「強勢」,一掃平日的溫柔,即便是公公霍震霆也不給面子。
據霍震霆透露,自己每次抽空看望孫子,都被郭晶晶定下規矩:「要等到孩子完成作業才可以玩。」
雖說霍震霆語帶調侃,但這位睿智的老人也相當贊成郭晶晶的做法。
較之於普通人家來說,霍家是當之無愧的名門望族,郭晶晶的三個孩子按理說都贏在了起跑線上。
但身為母親的郭晶晶以及爺爺霍震霆都知道,家庭的富有與否都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要想他們將來成為可造之材,現在的教育就不能放鬆。
在郭晶晶的育兒經中,我們可以清晰地讀懂她所制定的「規矩」——先完成作業,然後才能玩,先後秩序不能因為爺爺或者其他情況就改變。
嚴格的規矩制定,不僅能夠約束孩子的行為,讓孩子在秩序中成長,也能讓他們能分辨、判斷是非善惡。
那麼如何讓孩子懂規矩呢?所謂規矩就是界限,對孩子成長很重要
第一步:明確告訴孩子什麼不能做
規矩就是不能逾越的紅色警告線,並不能因為孩子年幼、不懂事、好奇心強等理由去觸犯,因為超過規矩的界限,可能就是面臨危險。
以「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為例,這就是孩子必須遵守的規矩,一旦違反這個規矩,不光會破壞社會有序秩序,也可能讓孩子置身於危險境地。
作為家長應該告訴孩子,規矩並沒有情分可講,在立規矩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記得自己的態度,是嚴肅的,不容商量的。
規矩一旦設立,不能因為任何理由去破壞,朝令夕改會讓孩子對規矩的嚴肅性質疑,繼而認為違反規矩也不是什麼大事。
第二步:讓孩子明白違反規矩的後果
規矩的設立,要建立在孩子認同的基礎上,只有認同的規矩他們內心裡才願意遵守。而一旦規矩設立,最重要就是監督孩子遵守。
倘若孩子違反了規矩,就要讓孩子明白會承擔什麼樣的後果。同樣以交通規則的「紅燈停、綠燈行」為例,一旦小朋友們違反這個規定,那麼面臨著可能身體受到傷害,更嚴重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第三步:告訴孩子怎麼做
規矩的設立很簡單,但是真正告訴孩子怎麼做卻是很多家長都容易忽視的部分。規矩要遵循清晰明了的原則,不能太複雜,也忌諱信號不明確。
打個簡單的比方:今天你要把房間收拾乾淨,或許孩子理解的乾淨與家長設立的乾淨標準不一樣,如何避免因為指令傳達造成的理解衝突呢?
家長可以將規矩進行細化,比如:地面要清掃,衣服放入衣櫃中,被子疊好等。
在一開始的規矩建立過程中,越是細化規矩,下達的指令越是清晰,孩子更容易理解明白,而且也更容易執行到位。
反之,父母的指令模稜兩可,孩子會出現理解偏差,執行不到位,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漠視規矩的重要性。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有一句至理名言:「人生應當做點錯事。做錯事,就是長見識。」
規矩制定後,很多孩子都需要一個時間段和過渡期去養成規矩,在這個規矩養成期間,孩子不可避免會犯錯。
但是作為家長不要用打罵教育來迫使孩子屈服,一旦長期對孩子斥責、打罵,孩子對打罵會產生免疫力,不僅不能讓孩子自願服從規矩,還會激起他們的牴觸心理,故意去挑戰、違反規矩。
在規矩執行過程中,父母不要採取「居高臨下」的姿態,要學會跟孩子建立平等的關係,相互理解,允許孩子犯錯,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讓他們從內心裡接納並認可規矩,久而久之,當規矩成為習慣,孩子也就成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關於孩子規矩的建立方面,您又有怎樣的心得呢?歡迎跟我們一起分享交流。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tHK1nEBnkjnB-0z4g6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