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導 讀 :
脊柱是身體的支柱,還有著平衡肢體、協調運動、減震保護的作用。在日常中,幾乎所有的動作都有賴於脊柱來完成。有資料統計顯示,70%以上的慢性疾病都與脊椎錯位、脊神經被壓迫有關。
脊柱是由一節節的脊椎骨組成的,脊椎骨之間有椎間孔,這裡是脊髓神經的出口。脊髓神經負責傳達身體上上下下的訊息,控制四肢動作、感覺、維持平衡等,都需要依靠脊髓里的脊髓神經來傳達。
姿勢不當或受到外力撞擊時,有可能產生脊椎關節錯位,壓迫到相應的脊髓神經,影響神經訊息的傳達,引起相關臟器和部位的功能失常。
脊柱錯位對應的人體病症
第一頸椎 C1
對應部位:頭部血液供應、腦垂體、頭皮、大腦、臉部骨骼、內耳及中耳、交感神經系統
關聯病症:頭痛、神經質、失眠、頭部發冷、高血壓、健忘、慢性疲勞症、眩暈、偏頭痛、眼花、面癱、低熱
第二頸椎 C2
對應部位:雙耳、視神經、聽覺神經、額竇、乳突、舌、前額
關聯病症:額竇炎、過敏、耳鳴、耳周邊疼痛、眩暈、視力下降、斜視、耳聾、偏頭痛、胸悶、心動過速、排尿異常、高血壓、失眠
第三頸椎 C3
對應部位:臉頰、外耳、面部骨骼、牙、三叉神經
關聯病症:三叉神經痛、神經炎、座瘡、粉刺、濕疹、咽喉異物感、胸悶、頸痛、牙痛、甲亢
第四頸椎 C4
對應部位:鼻、唇、嘴、咽
關聯病症:流鼻涕、失聰、扁桃體腫大、咽喉異物感、胸悶、肩痛、牙痛、打嗝、甲亢、耳聾
第五頸椎 C5
對應部位:聲帶、腺體、咽喉
關聯病症:咽喉炎、聲音嘶啞、咽喉疼痛炎、眩暈、視力下降、心動過速或過緩、上臂痛、下肢癱軟、過敏性鼻炎、神經衰弱
第六頸椎 C6
對應部位:頸部肌肉、肩、扁桃體
關聯病症:上肢疼痛、慢性咳嗽、肩頸疼痛、心律失常
第七頸椎 C7
對應部位:甲狀腺、肩關節、肘關節
關聯病症:滑膜炎、畏寒、甲狀腺疾病、低血壓、心律失常、上肢後側及尺側麻痛
第一胸椎 T1
對應部位:前臂、手、腕及手指、食管、氣管。
關聯病症:哮喘、咳嗽、呼吸困難、呼吸急促、手及前臂疼痛、上臂後側痛、左上胸痛、心慌、心悸
第二胸椎 T2
對應部位:心、包括瓣膜及心包、冠狀動脈
關聯病症:心臟和胸部疾病、氣喘咳嗽、心悸
第三胸椎 T3
對應部位:肺、大腸、支氣管、乳房
關聯病症:支氣管炎症、肺炎、流感、心悸、肩痛
第四胸椎 T4
對應部位:膽囊、膽總管
關聯病症:膽囊疾病、膽結石、乳房痛、氣喘、打嗝
第五胸椎 T5
對應部位:肝、腹腔神經叢、總循環系統
關聯病症:肝疾病、血壓異常、關節炎
第六胸椎 T6
對應部位:(脾)胃
關聯病症:胃痙攣、消化不良、胃痛、腹脹、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第七胸椎 T7
對應部位:胰腺、胃、十二指腸
關聯病症:潰瘍、胃炎、肋間痛
第八胸椎 T8
對應部位:脾臟
關聯病症:抵抗力下降、肝及胃部不適
第九胸椎 T9
對應部位:腎上腺
關聯病症:過敏、麻疹、上腹脹痛、糖尿病、高血壓、發燒
第十胸椎 T10
對應部位:腎臟、膀胱
關聯病症:動脈硬化、慢性疲勞、腎炎、腹脹、卵巢炎、糖尿病、前列腺、高血壓、心臟病、膀胱炎、膀胱結石及其他泌尿與生殖系統疾病
第十一胸椎 T11
對應部位:腎、輸尿管、膀胱
關聯病症:皮膚粉刺、丘疹樣改變、濕疹、癤子、胰腺炎、排尿異常、尿路結石、小腹部不適、血壓異常、內分泌失調等
第十二胸椎 T12
對應部位:小腸、淋巴系統
關聯病症:風濕病、不育症、胰腺炎、糖尿病、腎炎、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低下等
第一腰椎 L1
對應部位:大腸、腹股溝環
關聯病症:便秘、結腸炎、腹瀉、腎臟區痛、排尿異常
第二腰椎 L2
對應部位:闌尾、腹部、大腸、大腿
關聯病症:痛經、呼吸困難、靜脈曲張、胃脘痛、腹痛、糖尿病、內分泌失調
第三腰椎 L3
對應部位:男女性器官、子宮、膀胱、附件、輸精管、睪丸
關聯病症:排尿困難、月經紊亂、性功能障礙、膝關節疼痛、兩側腰痛、腹痛
第四腰椎 L4
對應部位:前列腺坐骨神經
關聯病症:坐骨神經痛、腰痛、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尿痛、背痛、腹痛
第五腰椎 L5
對應部位:小腿、踝、足
關聯病症:下肢血液循環降低、踝部無力、足冷、大腿無力、腿抽搐
骶椎
對應部位:股骨、臀部
關聯病症:骶骨關節痛、脊柱側彎
尾椎
對應部位:直腸、肛門
關聯病症:痔瘡、瘙癢症、坐下時脊柱疼痛、肛裂
脊神經病根分布歌
頸一頭項通大腦,內耳中耳供血交;
頭痛頭暈高血壓,失眠健忘常疲勞。
頸二兩耳視聽舌,乳突額竇和前額;
耳鳴眩暈視力差,面癱胸悶尿難排。
頸三臉面外耳牙,三叉神經及咽喉;
痤瘡粉刺和濕疹,咽喉不適痛連牙。
頸四繞項連雙肩,又系鼻唇嘴耳咽;
肩痛牙腫伴呃逆,胸悶咽痛流鼻涕。
頸五肩背三角肌,聲帶腺體咽喉炎;
臂痛眩暈心緩速,神經衰弱和鼻炎。
頸六頸肩二頭肌,拇食兩指扁桃體;
頸斜上肢酸麻痛,慢性咳嗽咽喉炎。
頸七肩肘三頭肌,前臂中指甲狀腺;
心律失常低血壓,臂痛指麻滑膜炎。
頸八無名與小指,前臂掌面指屈肌;
酸麻脹痛屈指難,上臂尺側肌無力。
胸一上臂手腕指,食管氣管小魚際;
心悸胸痛伴咳喘,肩臂疼痛難呼吸。
胸二循腋至肘上,三至十二胸肋肌;
咳嗽氣喘上臂痛,心悸心慌心胸疾。
胸三肺與支氣管,胸膜胸廓乳房連;
心胸疾病肩胛痛,流感鼻塞氣管炎。
胸四膽囊膽總管,食道氣管亦關聯;
膽道諸疾胸壁痛,氣喘呃逆乳房疾。
胸五肝腹神經叢,肝病發熱血壓異;
胸悶乳痛打呃逆,循環衰竭關節炎。
胸六主管肝膽胃,胃痛灼熱消化低;
上腹飽脹脅肋痛,膽囊結石和胃炎。
胸七十二指腸間,肝膽胃脘和胰腺;
胃炎潰瘍肝區痛,脅痛膽石膽囊炎。
胸八神經肝胃脾,脾胃諸疾抗力低;
肝胃不和脅肋痛,胃痛膽石膽囊炎。
胸九肝胃腎上腺,麻疹過敏皮膚疾;
肝胃疼痛上腹脹,糖尿病和宮頸炎。
胸十腎臟先天本,睪丸卵巢和子宮;
腎炎腹脹疲勞症,生殖炎症糖尿病。
十一膀胱輸尿管,腎區疼痛排尿異;
濕疹癤子皮膚病,尿路結石胰腺炎。
十二肝胃亦連腎,淋巴循環小腸中;
尿路結石和腹瀉,肝胃疼痛胰腺炎。
腰一聯絡骼腰肌,大腸還絡股溝環;
肛裂疝氣尿路疾,腹瀉便秘結腸炎。
腰二斜下大腿前,內連腹部和闌尾;
尿路結石和痛經,腹脹便秘闌尾炎。
腰三股前四頭肌,子宮膀胱生殖器;
痛經紊亂排尿難,腰腹疼痛膝關炎。
腰四小腿內側面,坐骨神經前列腺;
腰背疼痛大腿麻,前連腹痛尿頻急。
腰五腿外脛前肌,足踝拇次兩趾連;
腹痛遺精月經亂,小腿麻痛筋抽牽。
骶一跟腱連小趾,小腿後外腓腸肌;
股骨臀部關節痛,肛門直腸和生殖。
骶二大小腿後面,下至足底掌小肌;
骶骼關節諸多病,脊柱側彎不能直。
骶三四五連尾椎,直腸肛門會陰肌;
痔瘡性功能障礙,子宮炎症前列腺。
保護脊椎怎樣做?
· 注重保暖 ·
每當天氣轉涼的時候,脊椎病人就有增加的趨勢。因為寒冷會導致脊椎周圍的韌帶、肌肉僵硬,影響血液循環,進而損傷脊椎。同時也要注意,夏天天氣炎熱,由於空調風扇用得多,也要注意頸背部的保暖。
· 選好坐、臥具 ·
床墊、枕頭等臥具如果不合適,脊椎就易受損。床墊不能太硬或太軟,枕頭的高度應該是枕下去後與拳頭差不多,枕頭的形狀建議選用頸部稍高、頭部稍低的。
此外,座椅也非常關鍵,椅背最好有前凸設計,沒有的話可在後腰部位放個小靠墊,幫助減輕腰部的壓力。
· 保持姿勢中正 ·
平衡和放鬆的姿勢是日常保護脊椎最好的方式,葛優癱、側躺著看手機、長期單肩背包等都不利於脊椎健康。平時總用歪著的姿勢,肌肉很緊張,脊椎很受傷。
· 久坐不宜 ·
人在久坐時,腰部承受的壓力大,頸椎處於前傾的姿態,很容易導致脊椎疲勞。大部分的腰椎病都是久坐出來的,約有35%的長期慢性腰痛最終發展為腰椎間盤突出。建議大家每隔45分鐘就站起來活動活動,同一個姿勢不要保持太長時間。
· 動作輕柔 ·
突然做大幅度的動作,很容易導致脊椎的急性損傷。儘量避免站著直接彎腰拿重物,單手夠東西的時候拚命拉扯上半身,猛轉頭等。拿重物時最好先下蹲然後再拿起,劇烈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
· 適當鍛鍊 ·
站樁功上身要求:虛領頂勁、含胸拔背、尾閭下沉。
該松的松,該沉的沉,讓整個脊柱一節節地伸展,放鬆緊張的肌肉,使脊椎回到平衡狀態。
站樁時間加長後,動力定型會讓正確的姿勢形成習慣,人的行動坐臥一舉一動,同時也在練功。
骨正筋柔,氣血以流,大道至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m3Nfm8BMH2_cNUgcVj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