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教育的核心就是用自身去影響。父母日常很多的習慣都被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慢慢的又像鏡子一樣,把父母的樣子再演繹出來。
尤其在孩子的年齡比較小的時候,父母榜樣的感染力就越大。孩子出生以後,首先接觸的是父母及其家庭成員,其最初形成的行為習慣幾乎都是從模仿家長而來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與孩子接觸最早、最多、時間最長,因而是孩子學習的最直接、最具體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猶如一本沒有文字的教科書,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父母擁有三種習慣,孩子學會後,會更加受歡迎,更有幸福感。
1.愛在孩子面前秀恩愛
我們小時候,家長對愛的表達都是很羞澀甚至是表達上都是刻板的。
如果家長骨子裡忌諱對愛的表達,孩子漸漸才學會藏起感情和慾望。該爭取的時候失去力量,該溫暖的時候羞於表達。失去愛的方法,漸漸失去愛的能力。
他們不敢在孩子面前說:「我愛你。」更羞於在孩子面前親一下對方的臉龐。覺得這樣做會給孩子不好的印象,更有封建思想覺得這樣做是羞恥的,會讓孩子學壞。
殊不知,這種不懂表達愛才會讓孩子不懂愛,於是孩子自己去探索愛的時候才容易被誤導。
如果家長骨子裡忌諱對愛的表達,孩子漸漸才學會藏起感情和慾望。該爭取的時候失去力量,該溫暖的時候羞於表達。失去愛的方法,漸漸失去愛的能力。
每個孩子在未來婚姻中,都會忠實的刻畫出自己原生家庭的夫妻關係面貌。如果父母兩個人彼此冷漠、不親近,孩子以後就算小心翼翼地想避免父母婚姻中的問題,卻總會不由自主地走進這個循環。
讓孩子儘早懂得什麼是愛,如何表達愛,能幫助孩子打開愛的認知,在愛的面前更從容,表達愛更明確。
2.愛閱讀
從往年的高考成績看,那些高考狀元和成績好的同學,大部分家長都是愛讀書的人。可以說他們很多都出生在書香門第。
在當今這樣電子產品充斥生活各個角落的年代,或許很多爸爸媽媽都被手機、電腦、ipad捆綁了,很多時候自己想看書都找不到合適的時間看書,更別提陪伴孩子閱讀了。
父母內心也知道閱讀的重要,閱讀是給孩子的靈魂提供營養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孩子建立自己的三觀。同時,大量的信息進入大腦可以鍛鍊孩子綜合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當孩子成長到一定年齡時,就能把所有這些儲存在大腦里的知識融會貫通。
現在有個別家長,雖然文化不高,沒讀過什麼書,也照樣有「黃金屋」「千鍾粟」,這簡直就是「讀書無用論」的樣板了。
當今社會,確有些文化素養不高的人以我們不熟悉的方式獲取了巨額財富及社會地位,這對學校教育或許是一種干擾,可能給他們的子女以錯誤的啟示,即不讀書也能過上體面的生活。
但是讀書的意義不是為了考上名牌大學,不是為了找個工作。讀書比的是一種境界,讀書和不讀書的人不一樣,讀書的人往往更知道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更容易看清楚自己,認識自己。
從小教孩子讀書的習慣,讓孩子更快的看人,看己,看世界。
3.保持童心
前段時間看到鄧超曬了一天微博,女兒把他的頭髮紮成小牛角辮子,還把他的指甲塗成紅色。看著他自拍照,能感受到他滿滿童趣和幸福感。相信在孩子給他扎辮子塗指甲的時候也是慢慢的滿足。
好多父母不喜歡讓孩子和自己玩這種幼稚感的遊戲,其實孩子每種玩法都是內心對外界的表達,他渴求什麼就怎麼表達。
就像鄧超女兒一樣,她可能通過玩這樣的遊戲感受父愛的關照感,能被允許的愛,才是真愛。
家長需要具備童心,需要的不僅僅是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更需要感受孩子們的感受。有時孩子的一些情緒和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且當孩子遇到困難或者希望落空時的情緒,就非常需要家長們能及時感覺到,幫助並鼓勵孩子走出困境,更好的面對以後的生活。
4.學會傾聽
夫妻間有想法,有意見不是通過比高聲,比爭辯,比的是誰更能沉住氣,更能有條理,有邏輯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一個人最大的修養是在對方有想法的時候,讓對方把想法表達出來,而不是一味的向對方發泄自己的情緒。
每個家庭都會有不同意見,不同聲音,家為何能讓人嚮往,家最主要的特稱就是家裡可以有人傾聽,是被尊重的場所。
孩子在一種有尊重的小環境中,感受被傾聽的重要性,潛移默化中就會學會傾聽,學會如何表達自己,在社會更大的環境中才有自己發言,和進步的渠道。
一般夫妻生活中,誰都發脾氣的時候,這個時候一方懂得傾聽,懂得疏導對方的不良情緒,很快一家人就能回復往日輕鬆愉悅的時光。
當看到孩子在馬路上亂跑,動不動打人,亂扔東西,這屬於孩子的不良行為,要告訴他這樣不好,及時糾正這些錯誤;孩子興奮、苦惱,或喜或怒,或恐懼或害羞,這屬於孩子的感覺,父母不要壓抑或控制這些感情的流露。
孩子本身在有耐性傾聽環境中成長,就會當下牴觸被責怪的心情,與家長說明自己內心的想法。
即使是在咿呀學語的孩子,也想說出內心的感受和願望。孩子長大了,有時多嘴多舌,問這問那。對此父母不可厭煩,絕對不要把他們的話當作取樂的笑料。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耐心地傾聽孩子。
在懂的傾聽的環境成長,有被傾聽的感受,孩子的內心是輕快的,沒有內心壓力的孩子更加自由和自信。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正面積極的榜樣是一種向上的力量,要培養孩子成為積極向上,我們家長自己就要努力成為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