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家庭教育,媽媽擁有的9個壞習慣,孩子很難成功

2019-07-15     父母育兒新知

都說媽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媽媽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孩子,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在每個孩子心目當中,媽媽都是超級英雄。因而媽媽的日常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最大。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如果媽媽有以下五個缺點,是很容易遺傳給孩子的,甚至會影響三代。

1、做事情拖拉

媽媽在日常做事情時候總是拖拉,上班遲到覺得沒有什麼,和朋友會面遲到也覺得沒什麼,漸漸的孩子以為這樣的拖拉行為就是對的,於是產生了錯誤的時間觀。在做作業和會朋友的過程中也用媽媽日常的習慣。

做事情拖拉的習慣很容易形成卻特別不容易改正,所以孩子在小的

時候就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時間觀。

2、不尊重長輩

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會因為生活中的各種瑣事,而與自己的媽媽或者是公婆發生爭吵,尤其是當著孩子的面,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孩子天生模仿力強,孩子長大後,也會效仿媽媽,與自己的媽媽發生爭吵。日後想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就應該要從尊敬自己父母開始,為孩子起到表率作用。如果是女孩子,孩子長大成人後繼續延續媽媽的習慣,當自己的孩子也會延續小時候媽媽給自己不尊敬長輩的習慣。

3、沉迷於手機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智慧型手機日益普及,功能日益完善。越來越多的人士,開始用智慧型手機玩遊戲。尤其是為人父母者,如果經常性玩遊戲的話,那麼孩子長大後,也比較喜歡玩遊戲。因為媽媽在玩遊戲的時候,孩子就在身邊看。

有的媽媽為了帶孩子省事,直接把手機開個孩子看,這樣的孩子一般視力不好。而且經常看手機的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也比其他孩子低。

4、經常撒謊

誠信是基本的道德準則,對於媽媽來說,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當要講究誠信,才有助於事情的發展。媽媽講究誠信,對孩子的成長有益。有些媽媽在日常的生活當中,經常性說話不算數,出爾反爾,答應孩子的事情做不到。例如:帶孩子出去旅遊,經常說話不兌現。

孩子長大後也這樣對待他人,一個講話不誠信的人很難結交到真正的朋友。

5、不做家務

現在很多媽媽不會做飯,生了孩子後房間的整理一般都是交給老人。既然組建了一個家庭,那麼在日常的生活當中,肯定有很多家務活需要做。例如:洗衣、做飯、拖地、打掃衛生等。有些媽媽總是自己懶惰,加上小時候沒有養成整理房間的習慣,從來不會主動打掃衛生。即便家中非常髒亂,也會視而不見。媽媽經常性不做家務,孩子就會耳瀆目染,同樣不會做家務活。

6、經常發脾氣

媽媽是孩子的首要老師,有些媽媽總是為日常瑣事而煩惱,不會處理情緒,遇到一點不開心的事情就開始發脾氣,有時候會無緣無故發脾氣。看到媽媽經常性發脾氣,孩子也會模仿媽媽,久而久之,孩子也變得容易發脾氣。長時間在媽媽壞脾氣的氛圍下,孩子也變得蠻不講理,性格暴躁,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脾氣,最後變成情緒的奴隸。

對於一名媽媽來說,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優秀,想要讓自己的孩子,擁有一個好的習慣。那麼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就應當要為孩子起到表率的作用,起到榜樣的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媽媽的帶領下,孩子則會越來越優秀。

7、不愛閱讀

有些媽媽經常監督孩子學習,也不停的說孩子要多讀書,自己卻在一旁玩手機,一拿起書就發困。這樣的媽媽很難培養出愛讀書的孩子。如果媽媽經常讀書,不光自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還經常讀給孩子聽,漸漸的孩子就會發現讀書的樂趣,於是讀書的習慣很快就養成了。

8、不愛運動

媽媽們平時總是喊著累,又大部分被手機電腦占用太多時間,沒有養成愛運動的習慣。經常運動不但能提高身體健康,而且還可以促進大腦發育,所以孩子在小的時候,媽媽就要有意識的和孩子一起運動,比如跑步,打球,踢球。而且通過運動還可以提高親子關係。讓孩子和媽媽之間的溝通更順暢。

大城市孩子放學回家後就不下樓了,家長很少把孩子帶到戶外運動。這個問題尤其需要注意,而且調查發現,孩子的體質健康水平與家長的體質健康水平一致,也就是孩子的生活方式受家長生活方式的影響,想要孩子愛運動,家長首先就應該多運動。

9、愛講粗話

在生活中,隨時都能聽到媽媽在家或者和朋友們講髒話,有些人把說髒話當成了一種習慣,張口就要把髒話掛在嘴邊,似乎哪天不說髒話就覺得很不適應了,其實這是一種陋習,不利於社會良好風氣的養成,也不利於個人的發展。

作為一名成年人,應該有控制自己語言行為的能力,而自己卻時不時地說著髒話,這時,要進行嚴厲地自我批評,多批評自己,讓自己主見減少說髒話的次數。

遇到事情,先思考,再說話。很多時候,我們說話不經過大腦,隨意地,輕描淡寫地說話,有時總是把髒話掛在嘴邊,這時,我們要改掉這個壞毛病,不管遇到什麼大事小事,也不管是對誰說話,先經過大腦思考一番再開口,把髒話憋回去。

因而,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一些不良的習慣,應該要加以改正。應該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經常性發脾氣。應當要擺正心態,學會去尊重長輩,尊敬自己的父母。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畢竟陪伴孩子的時間就這麼幾年,等孩子長大了,想要陪伴,孩子也不樂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fxQ2wB8g2yegNDHIw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