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星虎: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診治進展

2020-03-31   中國醫學論壇報

一、概念及認知歷程

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 ,NMOSD)是一種主要累及視神經和脊髓的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自身免疫性脫髓鞘疾病。具有復發-緩解的特點,呈慢性進展性病程,較多發性硬化(MS)的致殘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首先,需要指出NMO-IgG=AQP-4抗體。NMO-IgG 主要分布在腦的微血管和Virchow-Robin間隙以及軟膜和軟膜下;NMO-IgG能與構成BBB的一種星形膠質細胞蛋白質-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結合,故此後命名為AQP-4抗體。AQP-4抗體可在血清及CSF中檢測到,推測NMOSD是AQP-4抗體介導的星形細胞病。

這裡需要注意,NMOSD與MS的區別——

二、影像特徵1. NMOSD 脊髓MRI:長節段的脊髓炎(≥3個節段),呈中心分布,橫貫性

2. NMOSD 視神經MRI:病變較長,累及視交叉

3. NMOSD 腦幹MRI:四腦室周圍,分布集中

4. NMOSD 頭MRI:丘腦、三腦室周圍、錐體束和側腦室周圍等部位都可能出現片狀、雲霧狀病灶

三、治療策略

急性期治療:首選大劑量激素治療,次選丙球或血漿交換,目的是抑制病變炎性反應,減輕神經組織損傷。須注意順序:先血漿交換後輸注丙球。緩解期治療:免疫抑制劑如小劑量激素、硫唑嘌呤、嗎替麥考酚酯、利妥昔單抗等,減少疾病復發對症治療:有助於減輕患者的不良感受,減輕痛苦神經修復治療:如B族維生素等促進神經組織修復神經康復治療:旨在調動神經系統潛在的可塑性,最大限度激活殘存的神經網路,降低神經功能殘疾程度,康復治療的第一步是評價神經功能缺損的範圍及程度,然後制定恰當的康復訓練方案

張星虎,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神經內科感染免疫病區主任。中華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神經免疫學組委員兼秘書。承擔或參加國家「863」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首都醫學發展基金等科研課題7項。專業特長:神經免疫性疾病(如多發性硬化、脫髓鞘病、重症肌無力、格林巴利綜合徵及其他與自身免疫相關的神經系統疾病)及神經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腦炎、結核性腦膜炎、真菌性腦膜炎、腦膿腫、化膿性腦膜炎、腦囊蟲病等)的診斷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