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控股:轉型即虧損,負債率居高不下

2020-05-14     覽富財經

原標題:泛海控股:轉型即虧損,負債率居高不下

2020可謂是多事之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很多人平靜的生活,更打破了很多房地產企業本就岌岌可危的收支平衡。早在2018年,萬科(000002)一句只求「活下去」不僅震驚了房地產業,更透露了房企冬天的來臨。

直到2019年,房地產企業狀況也並未有明顯改變。比如泛海控股(000046),財務狀況一再惡化,於是在2019年困則思變,謀求業務轉型。

轉型後虧損1.20億元

面對房地產業凜冬到來,泛海控股的解決辦法是直接剝離房地產業務。2020年1月,經證監會核准,泛海控股行業分類由「房地產」正式變更為「金融業」的子行業「其他金融業」。其2019年的布局成果不可謂不成功,但是帶來的實際效果卻明顯低於預期。

根據泛海控股披露的2019年報和2020年一季報可知,公司2019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0.79%達125.02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7.62%達10.95億元。但是202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收同比降低18.71%達23.34億元,凈利潤驟降105.77%虧損1.20億元。

泛海控股年報中特意強調,公司在2019年初出售泛海國際居住區 1 號地塊和上海董家渡項目,標誌著公司地產業務去化進入實質性階段,同時堅決貫徹落實「去槓桿」、「降負債」目標並重點關注公司階段性現金流風險,力保公司財務安全穩健、風險整體可控。可是這一系列操作下來,公司業績虧損更加嚴重。

從公司2020年一季報來看,截止2020年一季度報告期末,持股比例為68.49%的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質押股份約32.06億股,約占持股總量35.59億股的90.08%,公司總股本的61.70%。而泛海控股持股80%的泛海能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已經100%質押其持有的1.24億股。兩家公司累計質押約為公司總股本的64.09%。

實際上,泛海控股2019年的10.95億元凈利潤,也並非全來自營業收入,其扣非凈利潤為4.92億元,大部分利潤都是觸之相關資產得來的,即前文提及的2019年初出售的項目。

償債能力堪憂

2019年的泛海控股,無論是否得益於出售房地產業務,其資產負債率確實從2018年86.60%將至2019年底81.39%,雖然仍高於80%,但這已經是近五年來最優水平。反觀其曾經的同業公司,保利地產近六年長期將這一數據維持在78%左右。

對於緩解債務壓力,泛海控股選擇的辦法是持續發債。

據覽富財經查閱公司公告整理得知,泛海控股從2019年12月開始擬發行22億元債券,實際發行5億元,隔年1月擬發行17億元債券,實際發行12億元,2月份,擬發行5億元債券,實際發行4億元。

從公司目前財務狀況來看,泛海控股持續發債對於公司本身而言,無疑具有較大風險。如果公司不能合理使用資本工具,控制債務期限和結構,將會極大降低融資能力和債券償付能力。

反觀公司此前極力剝離的房地產項目,其現有土地儲備倍數為15.46,而且主要集中於武漢,這對公司自己運營和出售項目都帶來極大不確定性,存在一定去化風險。

雖然房地產企業轉型金融業務是行業默認的趨勢,但是泛海控股這樣大刀闊斧的轉型,給其自身帶來的風險也是較高的。同時公司期待值頗高的金融業務,業績並不穩定。

泛海控股目前所面臨的各類風險,直接體現在公司股價上,自從2015年6月股價峰值21.13元每股,至今已經跌超80%,截至2020年5月14日收盤,公司收報3.39元每股,市值約176.2億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eTmFHIBnkjnB-0zGG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