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身邊的「健康殺手」,肥胖、三高、癌症都和它有關

2020-02-14   好藥師健康資訊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現在很多人都意識到鹽攝入過多的危害,開始有意識地控制鹽的用量。但在我們身邊,還隱藏著一個甜蜜的健康殺手,就是無處不在的



1

增加致命風險的「健康殺手」


早在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曾調查了全球23個國家人口的死亡原因,最終發現:長期嗜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壽命比正常飲食的人要短10~20年。


此外,糖還與肥胖、心臟病、高血壓、痛風、齲齒、腎結石、營養不良、癌症等疾病密切相關。



2008年,有調查顯示,平均每個中國人在這一年裡吃下了19.6公斤的糖,相當於每天吃了50克糖。與30年前相比,中國人的糖攝入量整整上升了5倍。


糖攝入過多帶來的危害逐漸凸顯:高糖加上高油高鹽的飲食,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患上了三高,心梗、腦梗等疾病越來越呈現年輕化趨勢。



2

細數高糖的「六宗罪」


日常生活中糖分攝入過多,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負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點擊視頻查看專家詳解


1

肥胖

食物中引起肥胖的主要有兩種物質,一種是糖,一種是脂肪。糖分如果攝入過多,就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從而造成肥胖。


2

脂肪肝

糖轉化成的脂肪,一方面藏在皮下,一方面蓄積在臟器的表面,不僅會造成脂肪肝,還可能造成脂肪心、脂肪脾等。



3

認知障礙

糖的代謝主要在大腦,攝入過多可能會影響大腦的神經元正常功能,年輕時愛吃糖的人,老了之後得老年痴呆的幾率就可能比別人高。


4

癌症

腫瘤細胞對糖的代謝特別旺盛,已經有研究發現,在癌症的治療中,通過限制糖的攝入,腫瘤可能會變小,對於一些癌症患者來說,要更控制糖的攝入,否則腫瘤細胞可能會不受控制地增長。



5

心臟病

體內過多的糖造成過多的脂肪,導致血液流動變慢,時間久了生成血栓,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性的心臟病。


6

糖尿病

糖尿病並非是吃糖吃出來的,但如果吃過多的糖,會刺激內源性胰島素的分泌,加重其負擔,最後也可能導致糖尿病,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誘因之一。



2

每天該吃多少糖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給出的建議:每人每日添加糖攝入量最好限制在25克以內,不超過50克。


所謂的添加糖是指在加工食物或飲料中額外添加的、非食物本身含有的糖,比如白糖、方糖等。尤其是甜飲料、果汁、各種糕點、烹調用糖以及加工食品中的隱性糖。很多食物吃起來不甜,但在配料表中卻有糖、果葡糖漿等字樣,這就是隱性糖



聽起來50克的推薦量並不少,但如果換算成常吃的食物,一不留神就會多吃。


比如:一罐330毫升的可樂,約有35克糖;一瓶430毫升的果汁,約有45克的糖;幾塊甜餅乾,含糖約10克;吃100克雪糕,其中可能就有近20克的糖……



所以我們即使沒有吃糖果,在不知不覺中,糖的攝入量可能早已超標。


3

這樣控糖,遠離「甜蜜危機」


有的人看到這裡可能會說,我就愛吃甜食,每天都吃糖,不還是活得很健康麼?確實,糖不會真的像毒藥一樣,立刻就危害我們的生命,但經過日積月累,很多慢性病就可能找上門來,不經意間就毀掉了我們的身體。


如果您對健康有更高的追求,小編和大家分享幾條控糖的建議,作為參考:


  • 少喝甜飲料、乳酸菌飲料;


很多女性和孩子愛喝的牛奶飲品

除了水和牛奶,其他成分其實都是糖


  • 少喝果汁,儘量吃新鮮水果,因為水果榨成汁後,大量的營養都被破壞了,而一杯果汁往往需要多個水果;
  • 每天吃甜食限制在50克以內,比如喝了一瓶可樂或者吃了一小塊蛋糕後,就不要再吃其他的甜味食品了;


隱藏在身邊的「健康殺手」,肥胖、三高、癌症都和它有關


  • 喝牛奶、咖啡、豆漿時儘量不放糖;
  • 購買食物時多看配料表,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麥芽糖、玉米糖漿都屬糖類,越是排在食物配料表前邊的成分,其含量往往就越高;
  • 做紅燒、糖醋等菜肴時,適當減少放糖或是控制食用量,飲食清淡,還有番茄醬、燒烤汁之類的調味品,含糖量也可能是比較高的,要控制用量。


要注意的是:適當吃點糖,也是身體所需的,關鍵在於控制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