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最低工資標準公布,終於知道年輕人為何要待在上海了

2019-07-24     好買商學院

好買商學院專注出品原創內容,內容包括金融理財知識,基金基礎知識,股票,債券,大家想了解更多,就點擊頭像關注好買商學院吧,更多精彩內容等你來看喔!

股市簡介:

主板:

周三(7.24),今日兩市高開,隨後三大股指強勢上揚,漲幅均超1%,盤面熱點活躍,個股普漲。午後,兩市小幅震盪下行,漲幅有所收窄。截止收盤,滬指報2923.18點,漲0.8%,深成指報9266.30點,漲0.99%,創指報1553.72點,漲1.22%。兩市合計成交4003億元。

科創板:

今天是科創板開板第三日,25隻科創板股票全線飄紅,平均漲幅約11%,其中福光股份漲幅居首,盤中一度漲56%%股價創新高,25家公司成交額合計逾220億元,平均換手率約38%。

投資參考:

1、

機構資金撐起公募基金「半邊天」 533隻基金機構持比達100%

據海外成熟市場的經驗顯示,公募基金不斷走向成熟的標誌之一,是各路機構資金紛紛「進駐」公募基金,為公募基金提供優質、穩定的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新基金髮行火熱,機構資金為主的債券基金又一次站上「C位」。眾多債券基金,更是在達到2億元的募集資金後選擇了快速成立。業內記者從多家基金公司處了解到,提前結束募集的債券基金持有人基本在200戶左右,資金來源以機構客戶為主,機構拼單的債券基金,在持有人達到200戶後,募集金額一般能到3億元以上。

在此背景下,機構資金占比較高的基金產品不在少數。梳理基金二季報發現,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在50%以上的基金多達2599隻,機構資金持有比例高於90%的基金有1730隻,其中還有1232隻基金的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在99%以上,最為極端的,有533隻基金的機構占比已經達到100%。這些基金大多是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

2、

賺錢效應激發入市熱情 基金加大轉債配置力度

隨著行情開始轉暖,可轉債重回投資者視野。

近期,可轉債上市首日表現一改此前屢屢破發的尷尬,全部實現正收益。統計顯示,截至7月23日,7月份以來,共有9隻可轉債密集上市。9隻可轉債上市首日全部高開,平均開盤價達107元/張,上市首日收盤平均漲幅為7.55%。其中,漲幅最高的是環境轉債,該可轉債以120元/張開盤,上市首日收盤價相較於發行價上漲17.09%。

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報顯示,基金在二季度也加大了可轉債的投資配置。據券商研究報告,基金二季度加倉轉債跡象明顯。具體來看,偏債混合型基金2019年二季度轉債倉位均值提升6.8個百分點,二級債券型基金的轉債倉位均值提升6.2個百分點,一級債券型基金的轉債倉位均值提升2.5個百分點。

展望後市,機構對可轉債的後市表現比較樂觀,。部分機構人士認為,經過調整後的轉債不論絕對價格還是估值水平都已回到低位,預計後市轉債會有不少結構性機會。

3、

不滿足於打新 外資欲深度參與科創板投資

伴隨科創板首個交易日落下帷幕,不少前期參與打新的機構投資者收穫頗豐。根據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此前披露的網下打新配售結果,除了公募、私募、養老金、社保等機構積極參與其中,部分QFII也成功入圍。

據悉,儘管目前外資只能通過QFII渠道參與科創板投資,但不少外資機構仍然積極參與了首批科創板公司的打新。

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的網下配售結果公告顯示,高盛公司、富敦資金管理有限公司(富敦絕對回報中國A股基金、富敦盧森堡基金-中國A股)和大成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大成中國靈活配置基金)等三家外資成功入圍。另外,在瀾起科技披露的網下投資者初步配售明細表中,也出現了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富敦資金管理有限公司、大成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QFII的身影。

相較於已經參與的機構,更多外資機構表示,正積極關注科創板的發展進程並加強研究力度,等待合適的入場時機。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目前僅有少數QFII參與科創板投資,但未來隨著外資研究力量的加強以及相關制度的完善,必將有更多機構參與其中,而外資對於初創企業更加成熟的定價經驗也將有助於科創板的長遠發展。

財經點評:

4、

31省份月最低工資標準公布:上海2480元居榜首

7月24日,人社部官網更新全國各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情況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情況(截至2019年6月)。數據顯示,上海月最低工資標準為2480元,為全國最高;北京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24元,為全國最高。


點評: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的勞動,用人單位需要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之所以會存在最低工資標準,主要是為了保障廣大底層勞動人群的利益。一般而言,最低標準工資上調後,基層勞動人群的工資有望上漲。

5、

攜號轉網倒計時4個月 工信部:推廣技術方案已確定

7月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表示,全國攜號轉網推廣技術方案已確定,網絡系統建設改造、網間聯調聯測及服務提供等工作也正在統籌推進。

此外,五個試點的省市共計完成了230萬用戶攜號轉網工作。根據公開資料,這五個試點省市為天津、海南、江西、湖北、雲南。

點評: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表示,手機號碼已經不僅僅是通信用戶標識,而且廣泛運用在各行各業的網際網路當中,成為網絡運行空間的「身份證」。用戶更換手機號碼不僅需要很高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還可能引發財產及安全風險。「攜號轉網」可以化解這些矛盾,用戶可以在號碼不變的情況下,選擇為其提供服務的運營商。

本文系好買商學院原創,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於「好買商學院」。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免責條款:本文內容為基於公開資料研究完成,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審慎決策、獨立承擔, 欲知更多的精彩內容,請關注好買商學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_0xLGwBmyVoG_1ZRfr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