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寶寶,這些兒童藥必備

2019-12-09   母子健康雜誌


家有小寶寶,在護理上要格外注意。寶寶愛生病,一些小藥家中要必備哦,那麼都哪些藥家中要常備呢?

1. 退熱藥

家裡的藥箱首先不能缺的就是退燒藥。一般而言,當體溫持續超過38.5℃以上,就可服用退燒藥。

目前對寶寶安全性最高的兩種退燒藥是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這兩種藥除了退燒,也是常用止疼藥,用於緩解牙疼、頭疼等。

對乙醯氨基酚

發燒首選,適用於3個月以上的兒童和成人。

兒童服用對乙醯氨基酚的日常每次最大劑量為每千克(孩子體重)15毫克(藥量),每4~6小時一次,一天最多4次。

對乙醯氨基酚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都可以使用,不會傷害胎兒,也不會影響哺乳中的寶寶。所以,媽媽們發燒難受時也可以使用。對乙醯氨基酚除了液體劑型外,還有栓劑。如果寶寶喂藥時反抗或嘔吐,用肛門栓會方便很多。

使用對乙醯氨基酚退燒無效時,可以選擇布洛芬。

布洛芬

布洛芬用藥間隔6~8小時,因為退燒作用比較強,因此不適用於有脫水症狀的患者。

很多寶寶發燒都是由感冒引起的,一般感冒,建議多喝水、多休息,靠提高自己的免疫力來對付病毒。


2. 外傷用藥

寶寶活潑好動,小小磕碰避免不了,一些外傷小藥就要常備。

碘伏

碘伏比酒精溫和得多,刺激性小,給新生嬰兒的肚臍消毒,使用碘伏最為方便。黏膜的傷口也可以用碘伏。擦傷、碰傷、劃傷後,先用清水(生理鹽水、未開封過的瓶裝純凈水)清潔,用紙巾吸干,如果血能自行止住,傷口不大不深,只要用碘伏徹底清潔傷口就可以。

創可貼

適用於淺表正流血的小傷口。清潔的、淺表的又正在流血的小傷口用創可貼,可以起到保護創面和止血的作用。但是,小而深的傷口不要用創可貼,最好送醫院處理。另外,創可貼有吸收液體的功能,如果沾了水要馬上換掉。創可貼每天都要換新的,更換創可貼時,最好讓傷口暴露一會兒,讓局部的皮膚透透氣。

百多邦軟膏

百多邦也叫莫匹羅星軟膏。如果寶寶的小傷口有紅腫、發炎的跡象,比如痱子、濕疹等造成的發炎,可以使用百多邦軟膏,這是一種外用抗生素,每天用3次,5天為一個療程。眼周圍部位出現傷口紅腫、發炎時,不能用百多邦軟膏,而應該用紅黴素眼膏。

爐甘石洗劑

不管是長痱子、蚊蟲叮咬導致的瘙癢,還是未知原因引起的皮膚瘙癢,都可用這個止癢,大人小孩都可用,安全又有效。但注意,如果寶寶的皮膚已經出現了破潰流水、有明顯滲出,就不能使用爐甘石洗劑,因為它是渾濁液,會加重破潰。還有,對這種藥物過敏的寶寶不能使用。


3. 腹瀉用藥

腹瀉最怕脫水,尤其是秋季腹瀉,脫水症狀明顯,所以家裡應備口服補液鹽。

口服補液鹽

目前在國內市場,只有兩款成人和嬰幼兒共用的口服補液鹽,口服補液鹽Ⅲ粉劑和口服補液鹽Ⅱ粉劑,因為不是兒童專用口味補液鹽,所以口感很一般。家長按照口服補液鹽上的說明調配即可。腹瀉停止後,補液即可停止。

蒙脫石散

如果腹瀉很嚴重,就需要服用止瀉藥,像蒙脫石散,其對黏膜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能縮短腹瀉時間,比其他強效止瀉藥安全很多。

  • 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氣體等有極強的固定和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能力。蒙脫石通過靜電作用,可將帶電性的致病菌、病毒以及它們產生的毒素吸附固定,而後隨腸蠕動排出體外,使其失去致病作用。
  • 對消化道黏膜具有很強的覆蓋保護能力,修復、提高黏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禦功能。蒙脫石散為消化道黏膜保護劑,可覆蓋在整個消化道表面,與消化道黏膜蛋白結合,從而對消化道黏膜起保護和修復作用。
  • 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蒙脫石散能平衡腸道寄生菌群,使消化道內分泌型免疫球蛋白量增加,提高消化道的免疫功能。

益生菌

在腹瀉過程中,腸道益生菌會流失,因此需要適當補充一些微生態調節劑,如培菲康、整腸生、麗珠腸樂等。

但需注意,益生菌不要用熱水沖調,也不要和抗生素同時吃,以免影響藥效。


4. 抗過敏藥

患過敏性鼻炎、慢性蕁麻疹、瘙癢性皮膚病,可以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組胺類抗過敏藥止癢。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嗜睡、乏力的不良反應較小,而且有長效的作用,通常一天只需服用一次,除了成人,還有兒童用的糖漿或滴劑。

5. 便秘類用藥

開塞露

開塞露的有效成分是甘油,屬於刺激型瀉藥,通過肛門插入給藥。短期使用相對安全,長期使用很可能會使寶寶對其產生依賴性。所以偶爾使用即可,不能長期使用哦!

6. 緩解鼻塞、流鼻涕藥

6個月以下的嬰兒可以直接給他們用注射級別的生理鹽水,也就是0.9%的氯化鈉。用小滴管吸出來,滴一滴到寶寶的鼻孔內;對於6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使用兒童專用的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劑。


《母子健康》溫馨提示

感冒藥不必吃。主要是因為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感冒藥基本上都是「治標不治本」。其作用是緩解不適,但不會縮短感冒的病程,人們常說的「吃藥一周好,不吃藥七天好」就是這個道理。

目前歐美等很多已開發國家都不推薦6歲以下兒童服用感冒藥,我國目前還沒有相關規定,但是儘可能不給孩子吃。

鎮咳藥在醫生指導下用。咳嗽是感冒的主要症狀。最新臨床研究表明,感冒後咳嗽甚至可以持續18天之久。感冒後寶寶咳嗽,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喂止咳藥。但這不利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最好不要吃;如果需要,也最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鎮咳藥。

編輯/孟琪 文/百合


《母子健康》雜誌簡介:

《母子健康》雜誌創刊於1992年,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日友好醫院主辦。透過嚴謹而感性的編輯團隊,專業並權威的專家顧問,以健康第一的理念,為中國女性提供專業的婦產、兒科等方面的指導及保健,提供全方位的育兒健康新知,關注身心協調發展,將醫學常識融入實際生活,與父母一起共創和諧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