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內部,有一支神秘的戰隊,它幫助阿里在最困難的時候起死回生。實際上,在每一場網際網路的白刃戰中都有它的影子,在阿里崛起的過程中扮演著的數一數二的角色。
它就是阿里」中供鐵軍「,外界稱它是馬雲麾下最具有戰鬥力的部隊。也確實如此,這支部隊中培養了中國網際網路大半個」CXO「,走出了諸如滴滴CEO陳維、美團COO於嘉偉、大眾點評COO呂廣渝、趕集網COO陳國環、去哪兒網COO張強這樣的人物,現在隨便哪一位,都是獨當一面的大佬級別人物。
「中供」是「中國供應商」的簡稱,它是阿里國際B2B平台的初創業務之一
當年,就是靠著這個挨個商家一家家地推的銷售團隊,培育了中國最早一批觸網商戶,幫助他們獲得海外訂單,創造了一個個銷售神話,奠定了阿里巴巴在B2B市場的地位。
滴滴總裁柳青曾經感概:
中供鐵軍以驍勇著稱,以無所謂著稱,以忘我著稱,在他們看來捨我其誰,什麼都可以做。
今天阿信要說的這位主角,是中供鐵軍中的戰神,曾創下一年獲得11個銷售冠軍的記錄,至今無人能破。
他就是——賀學友。
和馬雲打賭跳西湖,願賭服輸
賀學友身上有典型的南方青年的韌性和精明。高中畢業後,他先留在老家安慶種地,但慢慢發現這樣的生活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於是開始利用空餘的時間學習、閱讀書籍雜誌。
那是1990 年,賀學友是村裡唯一訂了兩份雜誌的人:一本《當代青年》,一本《農村百事通》。他跟雜誌學做農活,成了一把好手。
後來,他決定出去闖一闖,做過小生意,但屢戰屢敗,還欠了錢。來阿里巴巴之前,他曾經做過的18 種工作。
2000年前後,創業初期的阿里趕上了網際網路泡沫,資金鍊面臨斷裂,公司存亡關頭,馬雲決定要靠銷售賺錢。於是,阿里推出了面向外貿客戶和國內客戶提供的會員服務,並組建了龐大的直銷團隊。
就這樣賀學友來阿里做了一名「中供」銷售。2001年底,公司表彰銷售人員,上台領獎的前三名都是女孩。賀學友心中的小火苗蹭蹭的燃起來,入職才2個月的他暗下決心要登上明年的領獎台。
2003年初,在阿里年度Kick Off聯歡會上,賀學友碰上馬雲,問:「如果2003年我做到1440 萬你會怎麼看?」
馬雲詫異地說:「我不要求你做到1440 萬,你做到365 萬就可以,一天一萬元。」接著又加了一項要求:「訂單的續簽率也要到78%。」
於是賭約就這麼產生了,365萬到帳業績+78%續簽率。如果做到,馬雲答應請賀學友在世界任何一個城市單獨吃飯,地點賀學友定;如果目標沒達成,賀學友說他願意脫光衣服跳西湖。
馬雲和賀學友
為了贏得這場和馬雲的賭局,賀學友給自己制訂了極為詳盡的執行計劃。在那一年裡,賀學友家的工作檯前、床前、廁所里,全部貼滿了年度奮戰目標和當月奮戰目標。同時,在每個目標旁還貼著一句激勵的標語:YES,I CAN!
到8月份,賀學友已經一舉突破和馬雲打賭的365 萬的賭注,到年底一舉突破630萬的總業績。要知道在2003 年,100萬還是很多銷售全年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賀學友在一個月就拿下了。
然而,由於續簽率差2個點,沒達到78%,賀學友還是輸了。
2004年2月,杭州最冷的時候,賀學友帶著手下的兩名經理,跳進了西湖。
三人上岸後,馬雲在人群中講了一段話:
「今天這個日子值得紀念,它已成為阿里巴巴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第一,體現了誠信,承諾了就要兌現,該獎的獎,該罰的罰。第二,體現了團隊精神,賀學友的兩個經理都來陪綁。續簽是我們的生命,希望以後不再看到這種事。我非常欽佩賀學友……」
東莞破局:把吃不起飯的隊伍,打造成人人買車買房的軍團
2003年,賀學友破紀錄地包攬了阿里中供鐵軍全年所有的17個大獎的冠亞軍:6次月度第一、4次季度第一、年度總業績第一。他全年都站上了領獎台。
絕對C位的賀學友
2004年,正是賀學友春風得意的時候,阿里派他去了東莞工作。
賀學友去了東莞才知道,那裡的業績只能用四個字形容:慘不忍睹。當時東莞一共有20多個銷售員,每月的銷售額合計才有10萬-70萬。
沒有業績就沒有提成,那裡的銷售幾乎到了沒錢吃飯的窘境,作為主管的賀學友也好不到哪裡去。當時,賀學友基本工資兩三千,他還剛買了房子、車子,每個月還有貸款要還。
東莞的業績如此之差,是有原因的。
賀學友發現簽不了單的根源就出在找不到老闆上,當時東莞工廠的老闆幾乎都來自台灣、香港,一個月才來大陸一次,當地工廠的廠長都是他們雇的人,根本做不了主。
如果說之前在杭州的輝煌戰績,是賀學友的意外驚喜,那麼在東莞的日子,才是他真正意義上管理生涯蛻變的開始。
賀學友的確不甘心,他收拾好心情,準備大幹一場。事後他回憶起這段經歷,是這麼形容的:「天塌下來,我都能用手撐著。」
他試了100多種方法,終於找到了突破口,摸清老闆最在意的東西,根據此設計出吸引老闆不掛電話的話術,並教給團隊成員,讓老闆願意到內地來見面,至此撬開了業績增長的大門。
只要打通客戶源頭這個環節,銷售的鏈路也一通百通,賀學友把在杭州帶出銷售冠軍團隊的方法成功複製到了東莞團隊。
這套方法讓他帶領的7人的團隊從人均績效8000每月做到33萬每月,翻了30多倍。
整個東莞團隊徹底大翻身,人人買上了房、車。
雖說東莞這一場破局戰異常艱苦,但也因此成就了賀學友,對於這段跌宕起伏的經歷,賀學友感受深刻:
「團隊遇到困難,如果你不奔赴前線和隊員一起並肩作戰,而是坐在辦公室指揮,永遠沒辦法破局,只會把自己困在業績的死穴。如果沒法帶領團隊干出高業績,不能成就別人,那麼你作為管理者一點價值都沒有!」
一個人的強大不算什麼,一群人強大才是硬實力。
獨創阿里鐵軍打造心法
時隔幾年後,賀學友才知道,當初阿里是把他當做救世主派到東莞去的。好在賀學友也不負眾望,在東莞成功破局市場,完成了公司的使命。但他對東莞的貢獻遠不止於此。
在阿里的管理體系基礎上,他搭建了一套更加精細化的管理體系,並且在他離開之後,這套體系對於整個團隊的業績提速仍然奏效。
這套體系總結起來也不複雜,就是「早啟動、晚分享、中間抓陪訪」。
賀學友正在培訓一線銷售
1. 早啟動
管理者做「早啟動」的目的是要明確團隊中每個人的每一個目標:要做哪些事情、達成哪些結果。
比如說:明確sales今天要出門拜訪幾家客戶,幾點約了哪個老闆,期望達到什麼樣的結果:是B/C類客戶往前推進,還是A類客戶簽單拿下;今天3家有效新增客戶分別是誰…….「早啟動」明確目標的顆粒度要做到足夠精細。
除此之外,「早啟動」的另一個目的是讓員工通過彙報每日奮鬥目標的差距產生對比:為什麼別人的拜訪量、簽單量是自己的兩倍、自己在哪些環節要提升。這也能對員工產生一定的激勵作用。
2. 晚分享
就「晚分享」而言,實施的戰略是「扶貧拔尖」,以「吐槽」和「分享」為主。
為什麼要吐槽?銷售是一個日復一日面對拒絕的工作,sales每天可能都被無數次的拒絕,產生了很多鬱悶、沮喪、抱怨的情緒。開晚會就是為了營造一個空間和環境讓sales的負面情緒得以發泄,而不是讓其累積。
「晚分享」的成功之處就在於sales從被拒絕的第一天開始,管理者就沒有讓他們的負能量堆積,每一天都幫助他們疏導、排解垃圾,幫助他們煉就了強大內心。
所以即便每天被客戶拒絕,也能堅持三個月,這就是「扶貧」。
「扶貧」完之後,「晚分享」要做的「拔尖」工作是讓表現突出的人分享成功簽單的經驗、復盤成功案例,讓團隊其他人能從中有所收穫。
這樣自己在實踐的過程中能借鑑別人的成功做法,避免走更多的彎路,這就是「晚分享」的功勞。
3. 中間抓陪訪
阿里巴巴有一句16字輔導方針:「你說我看,你做我聽;我說你看,我說你聽」。
這聽上去很好理解,但這句話的真諦並非人人都透徹。
關於陪訪,需要明確兩大問題:抓陪訪的目的是僅僅為了幫助銷售簽下單子?還是為了解決他們在簽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他們獲得成長?
需要明確一點:陪訪的目的,是為了幫助隊員獲得能力層面的提升,是為了解決銷售們在簽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給他簽單方法,而不僅僅是幫助他拿下一個客戶。
什麼樣的拜訪制度最出業績結果?
賀學友獨創了一套「1 A 2B/C 3有效新增」方法:每天新增3家有效新客戶、往前推進2家B/C類客戶、每天拿下1家A類客戶。
這背後的管理邏輯是,銷售每天要保障新客戶的開發、老客戶的有結果的推進和高客戶轉化率。
銷售普遍遇到的問題是把大量的時間花在過去拜訪的客戶身上,他可以8次、10次、5次簽下一個客戶,也可以1次、2次就簽下客戶。這就是簽單效率高低之分。
所以要做到1-3次就能簽單的目的,就需要銷售們每天花80%的時間在有效的新客戶身上,而不是在過去拜訪過的客戶身上。
跟進了很多次的客戶能簽單的早就簽單了。而實際情況往往是,95%的銷售都在老客戶身上放置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老客戶一旦簽不下來,又不主動開發新客戶,他的業績一定不會高到哪兒去。
所以,賀學友說:有效新客戶是銷售的生死線。
賀學友獲得阿里巴巴股權獎勵
對於如何有效簽單,賀學友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賀學友說,每次和客戶談完,客戶說「好吧,我考慮一下「的時候,千萬不要離開,再堅持10分鐘。
原因很簡單:客戶的「好吧」是在敷衍你,這個時候客戶真正的需求和問題一定沒有解決。找不到用戶痛點和訴求,你做再多也是徒勞。而成功轉化率就是這樣流失掉的:再次約談客戶,他就不一定露面了。
這個管理制度為團隊高業績打下了牢固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在賀學友離開東莞團隊後第4個月,東莞還創下全國總業績第四名、區域業績最高3800萬/月的佳績。
馬雲和阿里鐵軍
一支團隊之所以能夠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依靠的不僅僅是團隊成員決不服輸、拼搏到底的敬業精神,更重要的是,需要擁有一套完整的銷售管理流程。有了可複製的高效流程,而這也是賀學友和阿里鐵軍背後的真正殺手鐧。
現在,賀學友把自己獨創的銷售心法寫成了《銷售鐵軍》這本書,記錄了從日常過程管理、「樹目標、追過程、拿結果」到市場破局、打造銷售冠軍團隊的一套系統化管理方法論。
賀學友說,阿里鐵軍銷售管理法則,曾經幫助阿里巴巴從危難中崛起,而在它輝煌之後,這種理念和方法可以惠及廣大中小企業。
參考資料:
知乎:賀學友 || 從一無所成,到佣金百萬,他如何通過頂級銷售心法逆襲?
搜狐:驛知行創始人賀學友:凡是銷售高手,都把這4項技能用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