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谷地植綠忙

2020-04-22     青海新聞網

化隆一景。攝影:李玉峰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春風催新綠,綠化正當時。春季是園林綠化的黃金季節。

走在鄉村的公路上,迎風吹過,空氣里有些香甜。公路兩旁的田野上,盛開的杏花,田間、路邊,芬芳吐艷的桃花、梨花,田埂邊迎風擺動的垂柳,儼然一幅幅自然山水畫。爛漫春光里,時不時遇見來自近的、遠的帶著老人、孩子來拍照的人。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漫步於湟水河畔,各類樹木綠意蔥蘢,在陽光下格外耀眼,伴著盎然的綠色,遊人們盡享春日好時光。這是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群科新區的春景,同時也是青海東大門各地鄉村的春天。

據化隆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馬彪介紹,群科新區從去年春天開始進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開展了鄉村美化工作,美化的重點便是綠化,見縫見綠是綠化工作的硬要求。「以『杏花節』品牌為載體,加大群科地區包括北山杏樹栽植力度,通過栽樹植綠的方式,既能有效防止邊角地亂堆亂放及垃圾亂堆反彈問題,又美化了環境。坐車到群科新區,經過地村子都很漂亮。今年我們主要是圍繞『綠屏障、綠河谷、綠城區』要求,繼續群科北山和各類造林林業工程綠化工作,從3月中旬到現在,根據氣候條件,本著先川水、再淺山、後腦山的思路,呈階梯式開展義務植樹綠化工作。今年將完成義務植樹65萬株,參加人數7.5萬人(次)以上……」

從群科新區去德恆隆鄉沙連堡村的路上,剛剛栽植不久的杏樹筆直挺立在哇家灘村山坡上,讓昔日荒涼的山坡呈現出勃勃生機。「這片是我們今年春季義務植樹時栽種的,有山杏、油松、雲杉等,約1500餘株、 6.67公頃。上面那片是2019年秋季義務植樹時栽植的,你看已經長大了,再過幾年這裡就會不一樣了。」同行的化隆縣群科新區北山林場場長韓福忠告訴記者,目前各綠化點栽植綠化工作正在進行中。站在化隆縣群科北山的制高點上極目遠眺,一派春意盎然,河湟谷地的美景一覽無餘,房前屋後競相綻放、爭奇鬥豔的杏花更是把這座小鎮裝點成黃色大地上一道浪漫獨特的風景,讓人舒暢自然、心曠神怡。

據化隆縣原林業站站長韓吉德介紹,2017-2019年,化隆縣共下達國土綠化三年行動計劃任務1.38萬公頃。到2019年底,共完成國土綠化面積2.33萬公頃,完成率為168.7% ;其中:人工造林1.28萬公頃,森林經營0,32萬公頃,封山育林0.72萬公頃。2020年,化隆縣以「雙城」建設為中心,加強城區景觀和園林綠化建設,不斷提高城市品位;以荒山河溝路旁為重點,實施規模造林綠化,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綠化覆蓋率。今年春季計劃完成國土綠化5600公頃。

近年來,化隆縣先後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草原生態治理、公益林管護及天然林保護等重大林業生態工程。數據顯示,化隆縣共有天然林面積1.87萬公頃、公益林面積4.8萬公頃,實施退耕還林1.47萬公頃,沙棘基地1.33萬公頃,已超額完成了國土綠化三年行動計劃,全縣森林覆蓋率和綠化率不斷提升,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而化隆縣的春季綠化行動只是海東市春季義務植樹造林「大會戰」活動的一個縮影。

4月8日,海東市2020年春季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在海東市平安區驛洲濕地公園拉開序幕。活動現場彩旗飄揚、人頭攢動,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

驛洲濕地公園是海東市新增添的一處集生態、休閒、娛樂、健康養生為一體的綜合性城市文化生態公園。目前,驛洲濕地公園的基礎工程和人工湖的採挖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園路、水中木棧道裝飾和公園周邊的綠化工作。

當日上午,參加植樹的人員滿懷熱情,揮動鐵鍬、相互協作,移苗、培土、澆水……忙得不亦樂乎,各個環節銜接有序,道道工序都做得一絲不苟,栽下一株株樹苗,植下一塊塊新綠。每栽好一片,負責澆水的同志及時對新植幼樹澆水,確保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成一片。經過一上午的忙碌,連排成行的樹苗錯落有致、迎風挺立,把平安區在建的濕地公園裝點得更加生機盎然。

據海東市林草局副局長黨恆邦介紹:今年海東市計劃完成義務植樹360萬株,今年參加義務植樹人數達到300多人,栽植株數達到1.67萬株。海東市各個縣區、鄉鎮都設立了分會點,參加義務植樹的人數達到10.9萬人次以上。

驛洲濕地公園植樹現場。攝影:哈糧德

「如今我們的家園山綠了、水清了、環境美了,通過這幾年的植樹造林,我們的居住環境越來越美,像生活在公園裡一樣。鄉村面貌變美了,城市裡的人也喜歡來這裡體驗農家生活。」前來植樹的村民說。

你揮鍬,我鏟土,你填泥,我扶苗……自2017年起,海東市開始開展春秋兩季義務植樹造林「大會戰」,造林綠化「大會戰」已經成為海東生態建設的響亮品牌。

近年來,海東市大力實施國土綠化和生態環境重點保護工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尤其是以國土綠化提速三年為抓手,加快推進實施湟水河「三峽」十大綠化工程、三北防護林、規模化林場建設等造林工程,超額完成綠化面積17.2萬公頃;全市森林覆蓋率從「十二五」末的32%提高到現在的36%。特別是連續三年開展的春秋兩季義務植樹造林百萬人(次)「大會戰」,共完成義務植樹2294.06萬株,參加人數超過300萬人(次),投入力度之大、參與人數之多、綠化成效之好,海東歷史上前所未有。同時,通過「三年行動計劃」,達到了打造海東生態文明建設金名片,夯實「醉美」海東綠色本底,喚醒全民綠化生態意識的預期目的。

據黨恆邦介紹:「2020年海東市通過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湟水規模化林場以及南北兩山綠化,湟水河重點流域生態治理等工程項目,要完成59173公頃造林任務,同時,今年還將繼續擔負起構築我省東部生態安全屏障、主動融入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推進海東全域國土綠化戰略和綠色海東全域生態振興工程的責任,繼續以黃河、湟水河、大通河三河兩岸和兩區四縣所在地綠化為重點,實施造林綠化共238.3公頃。進一步擴大城鄉綠色空間,確保青山常在、綠水常流、空氣常新以及一江清水向東流。」

此外,為突出海東市各縣域特色,體現一縣一品、一街一景,今年計劃在提升去年主城區16個重點綠化片區的基礎上,按照「錦上添花」的要求和「樂都梨樹、平安海棠、民和桃樹、互助丁香、化隆杏樹、循化泡桐」的思路,計劃繼續在湟水河、黃河兩岸以主城區為節點實施綠化重點項目,綠化總面積256.3公頃。

如今,海東市春秋季造林綠化「大會戰」,已然成為「把海東建成青藏高原山水田園、生態綠色、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實現在蘭西城市群節點崛起」的綠色基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6KZn3EBnkjnB-0zBaae.html










好兄弟,謝謝

2020-05-05